山中清寂,总是云雾缭绕,以为可以躲避喧嚣,哪知没有红尘不到。
来年三月,今上降诞,各州无不搜罗奇珍谒贺,本州太守多方寻觅,总寻不到合意之物,这一日忙完政务,正在府中休息,忽有所感,便听得管事来报,有一老道前来献宝,于是让管事迎将进来。
道士也是奇怪,见了太守,没有言语,放下背着的竹篓,对着太守只是微微一笑,转身便欲离去。太守一急,叫道:“仙长留步!”,道士身形飘忽,却已不见了踪影。
原来竹篓之中是一大块发着幽光的千年乌木,
一看便知不是凡品,但是以此木为礼,未免过于粗糙,太守正心生失望,却见竹篓之中还有一张纸,上面有诗一首:
未改尘颜知难觅,有动天心若释伽。
北去浮山求明刻,一点成悟也安然。
见了此诗,太守沉吟不已,似有所悟。
浮山佛堂的老师父胡子雪白,面貌和蔼,却终日不发一言,只是在房中作画。
如此却正合了刻陌心意,刻陌身患锢疾,虽已十四五岁年纪,平日里只是身懒力惫,连说话也是费力,便也不喜言语。来了佛堂几天,每日里除了读读经书,就是看老师父画画,如此度日,也不觉无聊,只是夜深难眠,总会思念母亲。
原来几天前,几个官家衣貌的人来到刻陌与母亲隐居的浮山草庐,一番交谈之后,刻陌的母亲便准备随之出山,但刻陌的身体经受不得奔波,无法随母出行,他母亲便将他托付于佛堂的老师父。离别之时刻陌曾问过母亲此次离家的缘由,母亲只说是去了却一桩陈年旧事,让他安心在佛堂静养,不要过多思虑。
只是经文读得多了,却也觉得头疼,老师父画的画也是光怪陆离,看不明白,刻陌一问,老师父也只是笑笑不语。老师父仿佛是怕刻陌烦闷,让他不要读太多经书,经堂里还有一些杂书,也可看看。刻陌虽不觉烦闷,也依了老师父之言。
有一天,刻陌在经堂里翻出一本名为“机关窍系”的书,书里讲的是各种精巧机关器具的制造规程,看得刻陌渐渐入迷,于是找了些木料弹簧,动手制作起来。
后来山下传来消息,今上驾崩,太守满门抄斩。
刻陌的母亲没有归来,也没有了音讯。
老师父依旧是作画,刻陌钻研着机关,一老一少在佛堂中,各自沉迷,虫鸣鸟叫伴随每天的晨钟暮鼓,不觉时日。
201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