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三十一天读书营——系列打卡第二天
每个人眼中的现实不尽相同,这是一种发明,而不是一种发现;人们对于现实赋予的意义,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在其所生活的社会里发生的,深受社会脉络的影响,是在社会关系及个人信念的基础上,被创造和建构出来的。
SFBT 尊重来访者的知觉,把他当专家,我们只是与他合作,要让他的想法、感觉、行动和经验,形成他对自我、生活、生命的觉察;确认他的知觉,看看他对问题性质的诠释,他曾经尝试过克服困难的方法,期待生活中能发生变化,以及已经做了什么和还没有做什么,跟他不断的确认、澄清、协助他,让他自己界定他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而不是我们直接上去就劝他改变,只是陪着他聊,聊得越细越好。
只有确认知觉,才能陪着当事人去扩大知觉,转移知觉;把当事人当专家,充分尊重他的想法,进入他的脉络中,把他与问题分开,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相信他,接纳他,欣赏他,理解他,要陪着他聊,从关注困境,转向关注优势,到关注接下来想要的是什么,进而会带来新的理解和行为。
但接纳当事人的一些行为, 不等于认同他;只是把他这种行为看作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他这样做一定有他自己的重要理由,要想改变,他本人才是关键;不要随意给他贴标签,要与他合作,达成共同理解基础,全然接受,不与他争辩,也不对他进行任何评价和理论解析。
要想使当事人达到真正的改变,必须先重视合作关系;只有双方合作,相互协商,相互尊重,在开放的,温暖的,放松的,安全的状态下,当事人才能敞开心扉,这样才有改变的动机;其实,来访者与他自己的关系,要比咨访关系重要的多,因为只有他自己想改变了,才能产生变化的效果。
我们要做的是保持未知(不是无知,而是反应慢一点)的姿态,身后一步引导,认真的倾听,要让当事人感到是真诚,开放、信任和欣赏的沟通态度,对他所说的话,表示尊重和好奇,使用他的关键词,重新建构出他的重要内容,从正向的角度去解读出来他想要的什么,他拥有的哪些,他的成功经验,优势资源等,进而给他带来希望和力量,与他建立经营合作关系,将他的改变强化迁移,最终达到初始所定目标。
这样的道理,同样也实用与家长和孩子;也就是说要想孩子有所改变,先与孩子建立起共同合作关系,陪着他聊,倾听他说的话,听懂他;确认他的知觉,看看他到底想要什么,他拥有什么,他曾经尝试过哪些努力,哪些做法对于改变有效,接下来想干什么……这一系列都是以孩子为主,让他自己说出来,我们作为家长,只是陪着他去梳理,不要把我们的想法硬强加给孩子,在陪着孩子的过程中,不要反应那么快,不要认为你比孩子还能,这样以来反而起不到好的作用。
实际上我们现实中的家长,当发现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比孩子还焦虑,不免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往往不听孩子说完,甚至还没有听懂孩子的表达意思,就急于表达你的意见,评判孩子,训斥孩子,直接把你自己的以为强加给孩子,把孩子与问题放在一块儿说事,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这样一来孩子就不愿意跟你再继续沟通下去了,因为他看不到改变的希望了,就破罐子破摔,导致孩子很难改变。
所以说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要首先稳住自己,关注孩子这个人,而不是问题;陪着孩子,梳理出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远比我们直接给他怎样改变的建议重要的多,因为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他改变起来就更容易,我们只是陪着他,理解他、接纳他、欣赏他,不评判、不指导、不建议,做到身后一步引导,这样也许才会对孩子做到真正的帮助,孩子才会有改变的勇气和动力。
其实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没有问题才是问题,怎样解决问题才是关键,相信问题就是解决方案,把问题视为孩子成长的契机,要学会与问题共处。所以,家长在遇到孩子出现问题时,一定先要稳住自己,不乱阵脚,因为稳是改变的定海神针;即使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又怎么样呢,相信这只是暂时的,不会长久下去,相信雨后总会有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