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大乡村干部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面对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乡村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队伍结构老龄化、运行机制不完善以及服务效能有待提高等问题,与新时代的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应进一步优化乡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增强乡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完善乡村干部队伍运行机制,发挥“制度支撑”作用,提升乡村干部队伍服务水平,主动转变其服务意识。
一、农村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 乡村干部队伍结构老龄化,工作活力不足
乡村干部老龄化趋势已严重阻碍了我国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以乡村干部年龄构成为例,经调研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八村一社区中乡村干部(包括网格员和村监会成员)共134人,其中50岁以上的干部为45人,占比33.58%,除却均为新生力量的新民社区外,上桥镇八个乡村中50岁以上的村干部为45人,占比38.79%,接近40%。由此可见,乡村干部队伍的主力军是70后和80后,90后和00后较少。整体而言,乡村干部队伍的年龄偏大,反映出以下几点问题:一是身体和精力难以满足基层工作的需要。基层工作压力大、工作内容繁琐以及工作环境不佳,长此以往,年龄较大的乡村干部身体和精力吃不消,影响工作质效;二是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下降。例如在经济普查工作中,需要乡村干部学习使用“五经普应用”进行统计上报数据,部分年龄较大的乡村干部反映“五经普应用”难学难用,侧面反映出其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下降。三是学历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程度较弱。调研结果显示,利通区上桥镇八村一社区干部中只有二位研究生学历的干部,主要由大专学历及以下人员构成,缺少高学历干部人才,且多数村干部专业不对口,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乡村干部的战斗力。
(二)乡村干部队伍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相较于脱贫攻坚工作,乡村振兴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而当前的乡村干部队伍运行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完善。一是乡村振兴宣传教育机制有待健全。乡村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的最大受益者和主要参与者,理应对乡村振兴政策有所了解。这就需要乡村干部充分发挥教育宣传的作用,做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工作,激发农民内生动力,让农民群众自觉、积极的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少数乡村干部对于乡村振兴政策的宣传流于形式,并且一些村民习惯于用旧思维去看待新鲜事物,部分村民认为乡村振兴与自己的生活无关,这暴露出乡村干部队伍在宣传教育工作方面的缺位。另外,受后疫情时代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群众对于乡村振兴的认识存在功利心态,认为与自身无关的工作无须参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乡村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二是乡村干部队伍考核评价机制有待规范。推动乡村干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地生根,需要有明确可执行的考核评价机制来考评乡村干部工作的实施和成果,进而夯实工作成效,确保乡村振兴目标如期实现。但当前乡村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一方面,现有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当前考核主要以阶段性结果为导向,导致部分干部注重短期经济效应,忽略高质量发展要求。另一方面,重复考核加重了干部的工作量。在不少乡村干部队伍中,出现同一工作内容在不同考核中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情况,加重了乡村干部的工作量,导致乡村干部工作尽显“疲态”。
(三)乡村干部队伍服务效能有待提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还需建设好服务型乡村干部队伍。然而,当前的乡村干部队伍服务效能有待提高。一是部分乡村干部为民服务意识不强。乡村干部队伍来源于人民,与广大农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反映民意,做好农民群众的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但当前仍有部分基层领导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忽略民意民情,导致工作未能真正反映群众所思所想。究其原因,在于部分领导思想存在较强的逐利性,只看重上级指示、评奖评先和个人政绩,工作重心逐渐偏离群众。二是乡村干部队伍服务资源利用不合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换,农民各类诉求也明显增多。乡村干部提供的服务并非农民所亟需服务,两者间的诉求不对等,这导致乡村干部反映工作任务过重,而农民对于乡村干部提供的服务感知不足,乡村干部队伍的供给端与需求端相脱节,反映出部分乡村干部队伍的服务效能相对较低,存在“为了服务而服务”的情况。
二、农村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进路
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需进一步优化乡村干部队伍结构、完善乡村干部队伍运行机制、提升乡村干部队伍服务水平,以此不断提高乡村干部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一) 优化乡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增强干事创业活力
选拔年轻人才是增强乡村干部队伍活力的重要途径。要及时调整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条件,在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基础上,还需注重年轻干部队伍的专业相关性、思维前瞻性和忧患未然性。鉴于乡村管理型干部和技术型干部比较缺乏,引导专业人才流向乡村社会十分必要。一是根据每个乡村的不同定位和发展方向,招收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年轻干部,专业知识强才能更精准地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针对性改进方案,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注重对乡村干部队伍的理论教育培训。结合村级后备干部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特长,采取集中专题培训、送学上门培训、基地教育培训、现代信息培训等方式,分期分批对后备干部进行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村级组织建设、如何当好村干部、农村惠农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村实用法律知识、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农村实用产业技术等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三是建立村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做到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身份能官能民,提醒村队干部常怀忧患意识,为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完善乡村干部队伍运行机制,发挥“制度支撑”作用
实现乡村振兴,应完善乡村干部队伍运行机制,发挥制度支撑作用。一是完善乡村振兴宣传教育机制。乡村振兴落到实处需要乡村人力和物力双管齐下。一方面,应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鼓励工作优异的乡村干部现身说法,主动分享所在村的优秀工作经验,为其他干部注入全新工作想法,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邀请农业生产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和专业培训,帮助干部了解农业生产实际、学习生产经验,不断提升生产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需发挥物力资源的作用。乡村干部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传播媒介,将农村宣传工作与数字资源相结合,提升宣传教育效率,更好地对民负责、为民服务。二是完善乡村干部队伍评价考核机制。应积极扩⼤村⼲部绩效考核中的民主评议占比,对村⼲部年度⼯作绩效实⾏实绩考评和民主评议两评制。一是实绩考评。每年底或次年初进⾏,分三个步骤实施。第⼀步,个⼈⾃评。即由村⼲部对照年初承诺⽬标进⾏⾃评;第二步,村党组织考评。村党组织书记召开⽀部委会员会议,对村⼲部年度⼯作⽬标完成情况进⾏考评;第三步,乡镇考评。在村⼲部⾃评和村党组考评的基础上,各乡镇组成考核组逐村逐⼈对村⼲部进⾏实绩考评,量化打分。二是民主评议。由本村党员群众和乡镇机关站所两个层⾯的满意度评议构成。本村党员群众评议,结合对村⼲部实绩考评,由乡镇组成考评组逐村主持召开村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村⺠⼩组⻓参评民主评议⼤会,听取村⼲部的述职述廉,进⾏满意度测评。乡镇党委在综合实绩考评和民主评议结果的基础上,按实绩考评和民主评议各占50%的⽐例,逐⼈折算出村⼲部年度考评分值。
(三)提升乡村干部队伍服务水平,主动转变服务意识
避免乡村干部工作走向“虚浮化、部门化、狭隘化”,要求优化乡村干部队伍服务水平,以此夯实群众基础,推动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加扎实稳妥。提升乡村干部队伍服务水平最重要的是要转变乡村干部的服务意识。农民群众意见的落实,需要乡村干部做到“眼睛向下看、心思往下沉”。因此,乡村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发挥着“纽带桥梁”作用,要主动转变服务意识,积极服务人民群众。在理论上,党员干部之间应深入交流讨论,加强联系,广泛借鉴可行经验落实到工作当中。此外,还需积极参加研讨会和专家座谈会,在一次次研讨交流当中,长见识、增本领。在实践中,乡村干部要深入调查研究,努力做到在“提户知人”中融入乡村基层、在“提人知事”中摸清社情民意、在“提事知情”中解决群众急盼。同时在调查的过程中要贴合群众,巩固与群众的友好关系,遇事主动同群众商量合作,避免工作成果与群众需求相背离,不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真正正的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