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8年第3篇文章
学会投资有多重要,相信不需要我解释大家都会深表同意。我认为学会投资在于学会如何利用好资源,不仅仅指钱这个资源,还有自己、人脉等等。但本文探讨的对象暂局限于钱的投资。
在收听吴军老师1年多的专栏节目之后,我发现对吴军老师很多理念都相当认同。比如他常讲人生是一条长河,需要具备马拉松的能力,而不是短跑的能力。类似的,他提倡的投资理念也是如此。以下内容整理自专栏内容及我的学习感想。
一、投资首先要考虑的三个问题是:
1、投资的行为要围绕目的进行。目的可分为不受损失、赚回报、情怀、博名声等。大部分人的目的都是赚回报,但工薪阶层想靠投资获得财富自由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以简单算一笔账,假如你今年30岁,年收入是10万元,每年拿出2万元投资,每年通货膨胀率为3%,而收入的增长每年也是3%,投资也按照这个比例增加,每年的回报为8%。那么20年后你的财富积累按今天的物价可以达到68.3万(已扣除通胀因素)其中40万为本金,28.3万为回报。
我算出来是98.8万,不知道是不是思路错了,有知道如何计算的伙伴请指教。20000*(1.08^20+1.08^19+1.08^18+1.08^17+1.08^16+1.08^15+1.08^14+1.08^13++1.08^12+1.08^11+1.08^10+1.08^9+1.08^8+1.08^7+1.08^6+1.08^5+1.08^4+1.08^3+1.08^2+1.08)
这样的投资回报已经算好的了,但显然无法让你实现财务自由。如果时间持续30年,那财富会变成136万,按今天的生活标准,可以算是财务自由了。也就是说,这样一个稳健的投资策略完全可以让一个工薪阶层在60岁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如果要提前达成,那就要靠事业发展了。
2、投资的工具
全世界的投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6类:
1)上市公司可流通的股票(不包括难以流通、专门挣股息的优先股)
2)债券(包括国家政府的债券、地方政府的债券和企业的债券)
3)不动产(包括房产、土地等)
4)未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含天使投资和私募)基金
5)金融衍生品(比如人寿保险)
6)高价值实物(比如黄金、艺术品)
3、选择投资对象基本的考量
总的来说,要考虑的因素有回报、风险。风险低的投资,回报肯定不会高,但是风险高的,回报未必高。
在金融学上,有一个夏普比率,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夏普教授提出来的,它是一个综合考虑回报和风险的量化指标,计算公式为:夏普比率=(投资回报-无风险回报)/波动性的标准差,其中无风险的回报可以理解成银行存款或者国库券的回报。夏普比率越高越好,因为说明投资相对而言回报高,风险低。
从几个国家股指基金的夏普比率来看,美国股市表现最好,中国第二。
除了风险和回报,考虑的因素还有:流动性和准入成本。
流动性是指投资随时变现或者有现金可以随时投资的便利性。比如存款的流动性最好,股票次之,债券又次之。风险投资一般要锁定7-10年。
提到准入成本,比如买股票要交手续费,买房子要交手续费和税费。如果一种投资的准入成本为3%,看上去不是很高,但如果回报只有8%,那么实际上一小半收益都给了中介。
二、投资的底层逻辑
财富只有2个来源,创造和掠夺。从长远来讲,通过创造能获得的财富比掠夺的多得多。
什么财富具有掠夺性质呢?比如欧洲养的具有劳动能力却在家吃福利,过的比工薪阶层还要好的人就是在掠夺财富。房地产上获得的财富也属于这一类,只有在房价稳定后长期缓慢上涨才具有了财富创造的属性。
掠夺性的财富常常只能获得一次,谁夺得了就是谁的。
财富的第二个来源是靠劳动创造,这也是长期来讲最可靠的来源。债券、股票能够获得回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参与了创造财富的过程。
股票的回报是随着一个公司盈利能力而变化的,如果创造财富的能力在增加,那么它的存量就值钱,资本的回报就增加。对于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假如经济发展的速度是10%,也就是说今年比去年多创造了10%的财富,那么创造这些财富的公司的价值,也应该相应增长。从这个角度讲,股市从长期来看永远是向上走的。
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能完全对等的反应到股市上,因为决定股市增长的因素非常多。比如监管不力或者政治不稳定,风险太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