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从家里有了侄子侄女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失宠”了。
失宠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里零食的所有权不归我了;第二,侄子侄女乱拿我东西乱画我的书也没人管了,而我呢,偶尔抱怨一下都是罪过。
侄子侄女出生之后给家里带来了很多的欢乐,虽然他们半夜哭闹吃饭狡猾这些都很招人烦,但是总归还是欢乐和温暖多一些。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了一些非常自然而又有点儿奇怪的东西,比如隔代亲。
那以下我就给大家叨唠一下我发现的关于隔代亲的现象啦。
-2-
隔代亲,这个名词在百度百科上面是这样定义的。
“隔代亲”,是指老年人自已代自己的孙辈现象。“隔代亲”这样最能解除老年人的寂寞和孤独,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宽慰,甚至还会焕发起老年人尚未泯灭的“童心”。
看完这个解释之后,其实我还是觉得非常的模糊。
我写这篇文章的原意不是想给大家定义一下什么是隔代亲,而是就我的生活经验想给大家剖析一下这隔代亲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3-
就我自己的观察看来,隔代亲的产生原因有一下几个。
第一,父母当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开心,出于本能的对自己孙子的疼爱。
家这个团体是一个很特殊的组织,大部分父母都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爱着自己的子女。
没有原因,也不需要理由。当然,对于家庭里的新生命更是如此。
第二,现在的人,不管工作是否稳定以及收入的高低,大多喜欢让父母给自己带孩子。
由于孩子的需要,大部分的父母都不会拒绝自家孩子的要求。别说带孩子了,做了父母,基本上一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心劳肺当牛做马。
人在暮年之际本就孤独,和自己的孙子相处久了这感情也就更深了。加之成年人对孩子天生的保护欲,对孩子的爱不浓就奇了怪了。
第三,婆媳关系。
不管婆媳之间关系好或者不好,作为先来者的婆婆都会有事事都压儿媳妇一头的意图。不管是在人情客往家庭事物还是带孩子,都是如此。
比如,我就经常听到我妈妈问小侄女是奶奶做的饭好吃还是她妈妈做的饭好吃(汗颜)。
不仅如此,我妈妈还会经常说我嫂子做的饭难吃。一边说别人做得难吃,一边又嫌弃别人在家啥也不干。典型的自相矛盾。
第四,婆婆在和儿媳妇争抢儿子的关注,婆媳关系不好者更是如此。
妈妈在家带侄子侄女那段时间,不论家里谁回来,妈妈都要让三岁的侄女来背一遍我们家所有人的电话号码以及我们各个人的姓氏和属相。每次小侄女一个不落的全部说对之后,妈妈脸上的那种自豪感,简直没办法用语言来形容。
哥哥回家的时候更是如此。
比如哥哥前一天说第二天要回家,妈妈当天晚上必定会给小侄子小侄女特别认真的洗个澡,第二天穿上相对较新一点的衣服(平时妈妈觉得穿脏了难洗而不给他们穿的那些浅色的衣服)。
除此之外,在哥哥面前,妈妈会滔滔不绝的说小侄子小侄女在家做的那些让人发笑或是非常逗趣儿的事儿。然后,仿佛又看到了情景再现似的再大笑一次。
当然,如果哥嫂回家之后侄子侄女依旧非常的黏妈妈的话,那么妈妈就会更开心。有时候还带有那么一点儿自豪,因为这代表着侄子侄女对她的“工作”的肯定和依恋。
第五,养老。
在农村,虽然大家都见过不少老人儿孙满堂却老无所依的现象,但是现在却依旧盛行着养儿防老的思想。
不对,不是养儿防老,而是带孙防老。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段这样的话,是关于儿媳妇怼婆婆的:“你不给我带孩子,我凭什么要养你。你养的是你儿子,我从小到大你又没有养过我,我有什么义务要对你好。”
原话还可能不是这样,但是大意如此。乍一看没什么毛病,但细细思来总让人心里凉半截。
终究,亲人一场仅存的还是物物交换。
这句话当时我嫂子当着我的面儿说过,但是我没有说出来。我一个半年回一次家的人听着心里都凉,更别说是天天步行四十分钟一个人接送两个孩子上学的妈妈了。
即便是如此,不管家里有多大的矛盾,妈妈还是愿意守着她的儿子过日子。
一向都告诉我要自己努力奋斗的妈妈不知道是心里放不下自己那两个宝贝孙子还是真就指望他儿子给她养老。亦或者是二者都有,谁知道呢。
-4-
我经常能接到妈妈的电话,内容无一不是在抱怨哥哥怎么的好吃懒做不长进或者是嫂子怎么不会勤俭持家过日子。
我告诉过她很多次一个家庭生活质量的提升不应该就依靠节约,而应该努力的出去挣钱。有次说急了,我还举了发小他们家的例子。
发小家兄妹二人,都是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上学没花多少钱。发小哥哥结婚,媳妇儿是自己来他们家的,没给彩礼。发小结婚,两家人彩礼没谈拢,发小自己去的男方家,发小妈妈没给嫁妆。发小家里房子翻修政府还给了三万块钱的扶贫补贴。
在村里,可以说他们家是非常的“节约”了。但结果怎么样呢,他们家很有钱吗?
错,在大家都已经不为温饱发愁努力奔小康的时候,他们家困难得都快揭不开锅了。
2018年过完年之后,发小哥哥带着一家人去了广东打工。发小爸妈已经快五十岁了,背井离乡的出去打工,谁心里都不想的吧。
无论怎么省钱,家庭没有收入一切都是零。
同样,无论我怎么说,妈妈没有行动也什么都是零。
-5-
还有一些我觉得奇怪的现象。
侄子侄女每一次小感冒、发烧、碰伤或是单纯的食欲下降,妈妈都会非常的担心。不仅担心,还会不停的指责家里带孩子的人。
但是,就我的记忆里,妈妈当母亲时,其实并没有比嫂子好多少。
小学的时候,妈妈为了省去冬天早上给我们炒饭的负累,会多给我们每人五毛钱。我们早上八点上课,下午两点半放学,回家三点多吃当天的第一顿饭。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貌似妈妈都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但是小侄子小侄女一顿不吃饭,妈妈就得急得蒸鸡蛋炒肉末炖排骨,忙得不可开交。
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感冒都是自己去的医院,买药的钱都是就近在二姨家拿的。不知道乱吃了什么急火攻心而吃不下饭的时候,妈妈也说是可能还不饿,饿几顿就好了。那段时间我不吃饭依旧是照样早起去学校上课。
我记得我从田埂上摔下来,半边脸都是血。那时候是农忙季节,爸妈非常的忙,就在家里随便给我上了一点儿消炎药,甚至都没有去医院。隔壁的奶奶说脸摔伤了不能吃辣的,不然会留疤。而妈妈也只坚持了一顿饭没有放辣椒,第二顿应家里其他人的要求照样放了辣椒而且也给我吃了。
后面我自己想起来,幸好自己命大没留疤。不然这脸就更没法儿看了。
现在写下这些,不是为了要指责父母当时对孩子怎么的不上心。
我由衷的理解他们。当一个人还在为了一日三餐奔波劳碌的时候,除开口腹之欲之外,其他的东西都是虚的。
再说,那个时候孩子多呀,多一个少一个的,也没什么要紧的。
但是,就现在妈妈对于嫂子的苛责,其实大多都是非常无理的。
人就是这样容易忘记。其实就他们看来,自己孩子还是这样没生什么大病的长大了就是他们事事优于现在年轻人的骄傲和资本。殊不知,现实中的一些事儿,你不去承担,总得有人去承担。
看似简单养成的孩子,其实内心承受了很多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也没办法理解的艰辛。
多说无异,总之,隔代亲在我看来,除开真正的亲情之外,其实还掺杂了其他东西。
欢迎看到文章的诸君发表自己的见解。人可能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一定要成长。
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