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与经验思维 许多人会讲,中国人办事缺少逻辑,是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缺少逻辑思维的部分。其实不然,外国人所谓的逻辑思维,恰被中国人压缩到几十个字中了,顺便还讲述了其与经验思维的关系,但稍不注意,不仔细去理解,就被忽略掉了。 国学中,讲述逻辑思维和经验思维的篇章,就是《道德经》的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学是一门研究实践的学问(为什么是研究实践,这篇我就不说了),而实践中最重要的,就是思考,拥有一种好是思维方式,必定能够事半功倍,马到成功。《道德经》的第一章,除了以道开头外,后面就引出了两种思维方式,以及与思维方式相关的概念,而我们现代称之为逻辑思维和经验思维。 “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句话暂且不说,我们从“名可名,非常名”开始。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手段,也是人类思考的凭借。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考,只能凭感觉做事,凭本能生存(语言学相关说法)。而名字,则是思考过程中,给各种事务编上的一个符号,一件事物往往有好多个名字,自己起的,别人起的,各个地区的不同人起的,通用的,特有的等等……可能许多人会问,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不取那个名字,为什么听他的命名,而不听我的命名?只是个符号而已,你取、我取,都一样。你用你的,我用我的,也行。只要不发生冲突,就行。 因而“名可名,非常名”的解释就是,事物你可以取名,也可以将名字告诉他人,但这个事物不一定就叫做这个名字,因为它本来并没有名字。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给事物取名字呢?因为方便沟通,因为方便思考。但是,我们要时刻记住,事物本身是没有名字的,不要因为取了名字,它就会按照我们所取名字对应的规则运行下去(我们不能唯心主义),因而我们需要时常去去除名字的标签,看它自然运行的轨迹(我们要唯物主义)。 有了名字,我们“思想的世界”就开始了,去除了名字,我们“思维的万物”就还归了本源。这就是所谓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个“天地”和“万物”并不是自然中的天地和万物,而是思维中的天地和万物(搞错了范畴,再勤奋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有了名字,我们就可以逻辑地思考,因为、所以,再因为,再所以,一步一步推演下去,可以划分得很细,讲述得很条理,记录得很详细,这就是所谓的“欲以观其徼”。 我们的推算是否是正确的?是不是因为取了名字它就不一样了?为了消除名字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又应当将名字去掉,仅凭经验判断,看看其是否属实?其在大方向上又有怎样的牵连,怎样的变化?还有哪些细节,是我们逻辑思维所没有考虑到的?它们又有着怎样的关联,怎样的影响?这些,逻辑思维将有所欠缺,都需要经验判断来补充。因而,我们又要经常“无名”而“观其妙”。 逻辑思维是对经验思维的深化,经验思维是对逻辑思维的补充,我们需要相互借鉴、来回切换。它们都是思维运作的方式,是为“同出”,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一环扣一环(“玄”就是相扣的环),环环相扣,可以找到各种奇“妙”答案的“大门”。 逻辑思维和经验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表象,在《道德经》中以其特征被分别定义成“有名”思维和“无名”思维。其实还是蛮实在的,但中国人忘记“道”是干什么用的,“名”起什么作用之后,“有名”和“无名”,就成了一句云里雾里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