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有一个破旧的木箱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铁货”,不知道从哪里拆卸下来的样式各异的旧螺丝钉,还有大小不一的旧铁皮,或者是自行车上的小零件,或者是别人不要的二手工具之类的……七零八落地全部装进了箱子,上面大件的,下面小件的;就这样,爷爷每次要修架子车、自行车或者搭个挂玉米的架的时候,我看见他聚精会神地从箱子里面寻找,直到最后找到合适的。在我看见的每次寻找中,最终总能找到合适的,我从未见过爷爷寻找过后失望的样子;相反,每次他一找到需要的东西脸上立马就绽放了春天的花朵。
就这个箱子,爷爷一直舍不得扔,还经常把收集来的杂八杂七的东西随手放进去,像给一只没有底的木桶灌水一样,总是灌不满。
爷爷有这个嗜好,也带给我一些启发。当我想把用过的旧东西扔掉的时候,总是想起爷爷随手把一些东西放进木箱子的画面;于是,那些暂时不用的东西我也开始不那么急匆匆地扔掉了,有时候就悄悄地收集到了不容易看见的角落里。
后来我慢慢明白了家的涵义。家,首先是一个念想。一个家总有一些东西寄托着念想。这些东西,曾经是生活的温度和感觉。因为生活是不断延续的,所以眼下那些用过或者该扔的东西也应该有延续的机会。扔掉就是抛弃,抛弃就是放弃了机会和念想。有些东西看似用不上了,但放在那里便是填充了家的空间。
时代不同,人的习惯也不同。现在衣服多了,扔了就扔了,但在以前的时候,衣服破了要缝补过几道的,实在不能穿的时候还可以用来再当抹布;我记得母亲把一副换下来的旧窗帘做成了一套实用的沙发垫子,还见过别人在穿过的凉鞋底上重新上一副颜色鲜艳的鞋帮,用拾捡回来的铝线做成电视的信号接收天线挂在房顶上……旧物依然给了生活的点缀和惊喜。而现在,我们在失去这种点缀,衣服穿一个夏天就扔了,去超市买东西的塑料袋都是一次性的,吃饭的筷子也是一次性的……世界变得千篇一律。生活的温度和感知在下降,每个人都像设定了运行程序的机械。
其实,在充盈的物质面前,努力保持生活的感知和性格才是最珍贵的,就像记忆里的小卖铺总是比现在街头的便利店更让人感到温暖一样,早晨包子铺的蒸汽一定盖过外卖和自助餐,还有我们穿过的第一条牛仔裤总是那么舍不得扔。
我们记住了故乡的那棵弯树,它永远比城市里的树木更清晰和翠绿。其实,我们真的应该抬头看一看午后这蓝天,看一看这深秋的太阳多么透明;还有,我们有多久没有仔细看过月光了,而在这同样的月光里,是不是还藏着我们躺在麦垛上的夜晚……想到这些,我就明白了爷爷一直保留着那个装满零碎的木箱子的意义。(更多文章,请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黄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