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写作持久战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快活到老。自从加入到简书日更创作活动,总觉得要写的、想说的话语实在太多,但想要有条不紊、合情入理、优美抒情地有感而发却也不是件容易之事。
首先,以量变入手是基础,据说至少要有20万字文稿的输出,才算入写作之门。
其次,从量变到质变是需要沉淀历练的。从大量的阅读输入开始,不断打磨提炼所学的知识点,反复创作修改,最终才可能创作出优质的作品。
回顾古今中外,哪一部能流芳于世的经典巨著作品,不全都是作者坚持不懈的付出而换来之作吗。例如: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完成创作。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断断续续花了三十二年的时间完成创作。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写了十四年左右才完成这部书。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记载不是很明晰,但据说这部书的创作也花了六年多时间。
中国现代文学〖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的作者巴金,创作耗费长达十年时间才完成的。
世界文学名著
《战争与和平》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历时六年,这期间经过无数次修改终才完成。
当然,如今是网络信息时代,有优于古往文学创作的信息平台,无论从时间上或素材收集等方面提供了便捷之道。但是,写作创作量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顾此,个人认为写作的过程如同一场持久战,就象拉弓没有回头箭,要想在这条路上走好走远,最终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还得不断努力完善自己、持续恒久地不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