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表达出了一种“生命不止,学习不止”的学习进取精神,是一种乐观的激励。人,为什么要学习呢。想必很多人会说,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了美好地生活,为了赢……无论是为了什么,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扪心自问:学到老,没有问题,问题是,我真的善于学习吗?
我不禁回想了一下自己过去的学习经历。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大多数都忘了,大概只有日复一日重复的老师才记得那么清楚。从小受环境影响,没有人告诉我怎样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一直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父母说什么就做什么,逐渐被打造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乖乖女”,似乎完全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丧失了独立人格的意识。在现在看来,这也算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哀之一了。不过,值得庆幸地是,只要活着一天,就有机会去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点。
作者在书里指出了传统教育存在的七大问题:
一、教育前提的谬误。现代教育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发展的,而工业化的前提就是要把人变成机械化、标准的人。因此给人们划分专业,规定课程,你只能学这个,打破了一个人完整的人的天性。
二、教与学混为一谈。奥斯卡王尔德曾指出:“值得学的东西是教不出来的。”传统教育把教与学混为一谈,强调教,而非学。错误地认为,一盎司的施教会给受教者带来一盎司的学识。在大多数学校里,诵记被误当为学习。而大部分诵记的内容只能被记住很短的时间,考试过后很快便忘得一干二净。
三、没有内在的学习动力。动力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育者从外部灌输而来。学习者具有内在动力时的自主学习是效率最高的、记忆效果最佳的一种学习类型。
四、学习内容基本处于低级阶段。学习内容由低到高分为五个级别:数据、信息、知识、理解、智慧,传统教育却把大把时间用在信息传递方面,少量时间用在传播知识,理解和智慧自然不足。
五、机械的课堂环境。课堂上学生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解题,大量练习,一切都只为了一个可接受的成绩。传统教育则是权威人士(教师)希望得到他们熟知的答案和解决方法,而不想看到让他们吃惊的东西,所以很难培养创造性出来。
六、割裂的科目和学科划分。分门别类的课程设置,导致大部分成年人都是根据问题出现的地方或识别问题所处的学科领域对问题进行分类处理,从而割裂事情之间的整体联系性。事实上一个人需要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某一个学科的人。一个科学家如果不懂得带团队,那他也就只能是一个实验员,他必须得懂得带团队,他才能够做出一个伟大的课题。
七、独裁的教育管理模式。约翰•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瑕疵就是,它未能在学生学习目的的构建过程中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从幼儿园一直到研究生层次,学生几乎没有个体权利可言。被教导要尊重师长,做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而且会被“你还小,你不懂”、“我们都是为你好”的各种名义挟持,几乎看不到任何翻身做主的机会。
作者列出不同人生阶段的理想教育是:
一、学龄前的岁月
首先,允许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和步伐去琢磨怎样应对他们接触到的人和事。所有的学习都是自己开始,并没有成人“教师”为其提供帮助。其次,按照孩子的需求喂食。第三,不要总是拒绝孩子,很多人站不到孩子的立场上,总认为他们会搞砸一切,要知道,孩子并不打算搞破坏,而是企图学会如何正确应对环境。第四,要鼓励孩子探索,过分保护孩子就把他们变成了自己环境的陌生人。在学龄前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允许孩子犯错。
二、重新审视幼儿园到十二年级
学习通过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进行,给予所有的兴趣同样的地位,学习者产出的自我评估得到评判,根据共同兴趣小组组建学习小组,不对学习者和施教者进行人为区分,所有学习者都需参与学校活动的制定。
三、大学经历
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学习的快乐,而不是为了到某一个单位上班。大学理想的教育是没有入学要求,但毕业时需要上交作品。老师和学生可以组成一个Team一起共同完成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取消教授职称,没有等级之分,人们都在享受教与学的过程。大学教育目标是提供一种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闲暇时间愉快地涉猎广泛的知识领域和各种人生体验。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一生中坚持学习,包括如何学习的能力以及坚持学习的内在动力。
爱尔兰诗人叶芝曾经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经历应试教育下的我们无疑就是那桶水,虽然素质教育也提了很多年了,教育发生的改变也不少,但注水模式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老师讲,学生听”统治了教育界,成了天经地义的的教育模式。而《翻转式学习:21世纪学习的革命》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人类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更好的选择,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人们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尽管抵制教育变革的因素比比皆是,但是至少可以选择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家庭做起。给自己、给孩子、给周围的人一些发自内心的学习机会,让大家的学习氛围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