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至今已有 5000 年的历史 《茶经》茶神陆羽著 《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茶这方面的知识 “中国茶史”起源历史悠久 两晋北朝时期出现茶文化 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 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 古老而神秘的制茶手艺 跟随着历史的发展 几经辗转,风雨飘摇 被懂得坚持与传承的 制茶匠人代代相传 即使被时代的浪潮掩埋 也要一直遵循古法制茶 所以我们决定 寻找8大名茶 寻找8位大师 确立一个标准 开启中国好茶寻根之路 现下的茶太过于复杂 小罐茶-回到茶的原产地 追溯它的原始手工艺 探寻那些仍然坚持传统手工艺的制茶匠人 对于茶的制作,我们没有创新 追寻8位之茶匠人 是希望用传统的方式呈现茶最正宗的口味 正本清源,唤醒国人舌尖最奢侈的味觉记忆 八大制茶匠人 茅台酒 中华烟 兰亭汇 小罐茶 邹炳良 / 普洱茶中国普洱茶终身成就大师原勐海茶厂厂长、总工程师 从业近六十年的普洱 “熟茶之父”,与普洱茶同成长,共命运,成就了普洱茶的行业标准。 王顺明 / 武夷大红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武夷岩茶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 仅仅是大红袍的母树,他就照看了21年,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大红袍。 戚国伟 / 西湖龙井国家礼品茶(西湖龙井)唯一指定承办者西湖龙井茶(浙江省)制茶大师 这些年西湖龙井国礼茶的唯一承办者,直白点说,就是各国**喝的西湖龙井,都由他负责制作。 谢四十 / 黄山毛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山毛峰制作技艺传承人黄山毛峰传统制作技艺第49代传承人 出生在1400年从无间断的制茶家族,只能说,他天生就是为了做茶。并且这样的经历,茶行业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林乃荣 / 茉莉花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茉莉花茶窨制技艺传承人 花茶界的“独孤求败”,他负责制作的茶屡获“茶王”殊荣,同时他本人也是外交部驻外使馆“外事礼茶”的缔造者。 魏月德 / 安溪铁观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铁观音始祖魏荫第9代嫡孙 铁观音鼻祖的嫡系传人,铁观音母树在他家茶园,铁观音的正宗技艺由他掌握。 林振传 / 福鼎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国家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 福鼎白茶制茶世家林氏的第12代传人。国家白茶制作技艺标准制定的核心参与者,白茶短时间在全国风生水起,他的贡献不小。 张成仁 / 滇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滇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滇红茶叶科学研究院院长 “滇红帝国”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人物,从事滇红制作与研究近30年,迄今为止,滇红高价产品纪录保持者“中国红”由他带队制作完成。 1400年,和一片树叶长相厮守 茶人要与茶对话,因为茶是活的 这些茶的确伴随了他们的成长 甚至可能是无数代人的成长 魏月德大师 一手精湛的制茶技艺需要30年 30年,可以容纳多少悲欢离合 刨除任何技艺上的玄乎说辞 完全以时间来衡量 这是一个令人动容的标准 而这一切所有的心血都平淡无奇的磨合在了茶里 这罐茶,注定内涵丰富 现年76岁的邹炳良大师 整整在普洱茶行业打拼了近60年 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闲暇时,也是在与茶待着一起 也许是茶改变了他的一生 林振传大师 谢四十大师先祖在1400年前的隋朝开始做茶 而后祖祖辈辈坚持在富溪山地中日复一日地做茶 没有离开半步,这是愚公移山的精神 还有福鼎白茶的林振传大师 铁观音的魏月德大师 以及黄山毛峰的谢四十大师 请问你们在坚持什么? 或许茶已经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谢四十大师 八位大师 耗费时间和心力-做茶 是茶的幸运 如果茶叶是一个人 他该如何回馈我们? “炒作”的慢是艺术 小罐茶的八位大师懂得慢的意义 只有慢下来,有耐心 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好茶 他们舍得花时间、敢于耗时间 时光连同高超技艺打磨出来的味道 最适合犒劳挑剔的味蕾 喝茶恍似神仙,但做茶并不浪漫 小罐茶的成型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手艺 烟熏火燎,通宵达旦 练得是人的心力 只有大师们才能懂得这些到底是为什么 王顺明大师享誉业界的焙火工艺 传统的烘焙的绝不止是茶,而是心智 烘焙间老旧却干净,茶香滚滚扑面 如此古朴更多的是一种亲近感 烘焙起茶来,却拒人以千里之外的烟熏火燎 更何况传统技艺十六道工序制作的大红袍 需要反复焙火几个月 王顺明大师 福州三伏天太阳最为毒辣 却正是采花的好时机 采回来放到晚间七八点 茉莉花养成盛放的虎爪型 香气最浓,窨花的时机成熟 今晚, 不停地拌合、通花、起花,方能确保品质无虞 林乃荣大师的独门绝技里 投花量和窨花次数都多于一般茶人 而投的花越多,观察的功夫就要越细致 窨的次数越多,熬夜的次数也越多
电话:13997779999 微信号:754548858 QQ:75777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