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前相比,刚刚过去的一年,我的读书的状态似乎只能用随意二字概括。基本是随兴而为。
这样的阅读方式,其优点是没有功利性,不觉得枯燥,不必当作任务勉强自己。因为,能够读下去,并且读完的,应该说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也就能够经常体验到那种单纯的、沉浸式阅读所特有的快感,也就是心理学家所称的“心流”。当然,这样做的缺点也很明显。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不仔细数,我竟然不能准确说出去年到底读了多少本书。再加上没有及时总结,有的书事后已很难再回想起最初的感受。
所以,有必要做一下粗略的梳理,既是回顾和总结,也是为翻开今年的书页做准备。
一、2018年到底读了哪些书?
1、散文类(8本)
分别是:《阿勒泰的角落》( 李娟)、《美好的七年》( 埃特加·凯雷特)、《缘缘堂随笔 》(丰子恺)、《我与地坛》(史铁生)、《黄小厨的美好生活》(黄磊)、《轻声说再见》(松浦弥太郎)、《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卫西谛)、《惜别》( 止庵)。
2、健康生活类(11本)
分别是:《你的身体,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卡梅隆·迪亚兹)、《每周健身四小时》(蒂莫西·费里斯)、《谷物大脑》(戴维·博尔马特)、《清断食戒糖篇》(麦克尔·莫里斯)、《低油低脂零添加烘焙》(国明)、《不说二十斤,就别说你瘦了》(张东辉)、《运动饮食1:9》(森拓郎)、、《别说你会吃日料》(玩丸)、《把爱写进食谱》(格温妮斯·帕特洛)。
3、社科类(6本)
分别是:《最好的告别》(阿图·葛文德)、《原则》(瑞·达利欧)、《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学思考》(朱利安·巴吉尼)、《极简主义》(乔舒亚、瑞安)、《气质最好的样子》(加藤惠美子)、《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日野原重明)
4、小说类(40本)
欧美小说(21本):《理智与情感》(简·奥斯汀)、《德米安:徘徊少年时》(赫尔曼·黑塞)、《在轮下》(赫尔曼·黑塞)、《心是孤独的猎手》(卡森·马卡勒斯)、《老人与海》(海明威)、《简萨默斯日记1:好邻居日记》(多丽丝·莱辛)、《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奈保尔)、《抵达之谜》(奈保尔)、《八月之光》(福克纳)、《苹果酒屋的规则》(约翰·欧文)、《 盖普眼中的世界》(约翰·欧文)、《 独居的一年 》(约翰·欧文)、《美食祈祷恋爱》(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奇迹唱片行》(蕾秋·乔伊斯)、《雨中的3分58秒》(约翰·帕克)、《青春咖啡馆》(莫迪亚诺)、《清单人生》(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外婆的道歉信》(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弗雷德里克·巴克曼)、《英国病人》(迈克尔·翁达杰)、《多斯的城堡》(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日本小说(11本):《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山茶文具店 》(小川糸)、《人间便利店》(村田沙耶香)、《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山田宗树)、《昼颜 》(井上由美子)、《比海更深》(是枝裕和)、《如父如子》(是枝裕和)、《昨夜的咖喱,明日的面包》(木皿泉)、《鱼河岸小店》(西加奈子)、《宛如阿修罗》(向田邦子)、《寺内贯太郎的一家》(向田邦子)。
华语小说(8本):《绫罗》(阿袁)、《梨园记》(阿袁)、《七声》(葛亮)、《浣熊》(葛亮)、《戏年》(葛亮)、《北鸢》(葛亮 )、《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朱天心)、《小小小小的火》(伍绮诗)。
二、2018年我是如何选书的?
1、兴趣
可以看出,在所有的图书种类中,我最喜欢看的还是小说。这就是兴趣所致,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读长篇小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岁,当时偷偷读完了两本厚厚的《艳阳天》。我所列的华语小说虽然不多,但是这里不包括我在《当代》、《十月》、《清明》等文学期刊上读的当代中国作家的最新作品。
除了小说,因为我喜欢运动,也自然而然地关注如何合理饮食,才能更好地保持健康、保持身材,所以运动和饮食方面的书籍也占了很大比重。今年,我不止一次向朋友们推荐《谷物大脑》,尤其是血糖比较高的朋友,虽然书中的一些说法颠覆了我们很多人的习惯认识,但是,被肥胖等问题困扰的读者了解一下还是没有坏处的。
2、爱屋及乌
虽然今年只读了一本村上春树的小说,但是,他对我今年所读书单的影响不可小觑。其中,福克纳的《八月之光》曾出现在他的《挪威的森林》中,而约翰·欧文更是他的好友,二人曾一起在纽约中央公园跑步,他对欧文的欣赏从不吝溢美之词,还亲自翻译欧文的作品。
因为好报的报大人曾经分享过李娟和埃特加·凯雷特各一篇散文,我在找到这两篇文章的出处后,索性把两本书全看了。
另外,对于我来说,似乎还有一个定律:假如我喜欢某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那么我很有可能也会喜欢他的其他作品。从《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我喜欢上了风趣幽默的瑞典新锐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接着再读他的《外婆的道歉信》和《清单人生》,果然照样精彩。 从《步履不停》,我喜欢上了日本导演、作家是枝裕和,迄今为止,已经看了他五本小说。从《戏年》成为葛亮迷,不但自己一口气读了他的几部短篇小说集和最新的长篇,还向好几个朋友推荐了他,在朋友圈掀起了一股小小的“葛亮热”。
三、2018年所读的书如何影响了我的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说不出一本书具体的、直接的影响。
书籍对一个人的作用更多的是潜移默化,不是有人说吗,你的容颜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尤其是小说,当时被书中的情节、人物、语言所牵引,所附带产生的喜怒哀乐,那种共情,就是我们所收获的吧,当然,长期的熏陶还会培养出我们的语感、理解力和鉴赏力等。
不过,因为去年我看了很多与“吃”有关的书,对我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虽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饮食上变成一个更自律的人,还照样喜欢吃零食,特别是甜食,但是,我已经变得更喜欢做饭,更喜欢尝试做没有做过的东西。上周,圣诞节那天,我还第一次用烤箱按菜谱教的方法做了烤鸡,基本还算成功。虽然和买现成的不能相提并论,但自己动手做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这大概就是所谓生活的仪式感吧。
当然,副作用也很明显,我辛辛苦苦跑步的成效也被抵消了。2018年,我累计跑了2600多公里,夏天时体重最低降到了50公斤。但是,悲催的是没能保持住。这个冬天我又和去年冬天一样了。可见,知易行难。希望今年能够把所学的东西真正用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四、2019年的读书计划
在数量上,希望能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达到70本。
在类型上,减少虚构类作品,增加非虚构类作品,多看一些社科类图书,提升个人的修养和综合能力。
在效果上,每读一本都要立即总结,完成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