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7日,怀着一颗虔诚的求知心,一个极度晕车的我,坐了中巴转大巴,转了大巴换公交,换了公交上火车,从乡村到都市,从河南到河北一路辗转来到徐水只为了参加语文湿地第三届年会。
今天,2017年7月28日,我早早地醒来等待着倒计时8点钟的到来,这恐怕又是一次我这个暑假里最难忘的经历,整个七月都活在数倒计时中。
湿地幕后人 温暖撒满场
和同伴吃完早餐走进会场,一排排干净整齐贴有序号的座位映入眼帘,备好的茶水、舒适的空调温度,特别是还有一直忙碌着总不见身影的舅妈(湿地会务组成员之一),为会场、为湿地服务的都是这些幕后人的辛劳付出,看到这里想到他们,让我深深地感动。
昨晚舅妈是在我的睡梦中回到房间休息,又是在我的睡意浓浓时醒来工作,她休息不到五个小时,甚至躺在床上满脑子还是活动方案,等到脑海里得出结论准备入眠时,离起床时间已不到三个小时。看到她的辛苦,也让我看到了会务组其他人员的辛苦。正是因为他们的辛苦付出和服务,才让我们的年会顺利进行,也让我们这些参会人都有了一个安稳舒适的状态和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我被他们感动着,我想对他们说:谢谢亲人们,你们辛苦了!
写作大天地 生命得升华
随着一声倒计时,四位靓丽帅气的主持人一上台,我就再也掩饰不住那份激动,心脏似乎要跳出来一般——我不是做梦,这是真实的!真实的年会现场!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我怀疑自己在做梦一般,但是眼前的一切告诉我,我是真的来了!
点燃青春,照亮语文
第一节课是来自东道主徐水二中姚艳达老师的《怎样写好一双手——细节描写》。这一节课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画人物素描的时候。感悟到原来写作文就和绘画一样,要有重点刻画,该略去的也要懂得舍,画面要形成鲜明的虚实、明暗、色彩对比,进而空间感、厚重感、深度才会出来。也许这就是文、艺不分家的原因所在吧,它们本身就是相通的。而当年大一新生的我,在第一节刘忠宏老师的人物半身像素描课上却迟迟无法动笔,原因是:每次刘老师评我的画都说我的画太面面俱到,每一样都刻画的那么好,导致画面“平”了,重点不突出了,整体感不醒目了。当年她让我自己学着舍弃,整个课程学下来,我也没有魄力去舍。
舍,就是生活中的“放下”,这需要我一辈子去修炼。而姚老师的这一节细节描写,其实就是另一半的舍。
可能是艺术生的缘故,我画过太多的手,不同年龄的手,更在无聊时无数次画过自己的手。每当孩子读到他们的练笔,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一双如文字般的手的形象。那一刻,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它不像艺术家用画笔直观表现一双纤细的或具有沧桑感的亦或龟裂的手,而是一个个跳跃的文字加上想象,这手便出来了。笔之不同,表达方式不同,给人的视觉感受就不同。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2012年我给我的母亲画过一次头像,但是从那次画头像之后,我决定再也不给父母画肖像了。因为当初我是画着哭着,母亲那双布满鱼尾纹的双眼刺痛了我的心,我从来没有那样认真仔细地看过妈妈的脸和眼睛,妈妈脸上、眼角何时出现了那么多那么多的皱纹!所以,与绘画,与写作,细节描写最能打动人的内心,给人带来震撼。不同的是:绘画首先是带来视觉上的震撼,而文字附带想象带来的是心灵上的震撼。
第二节周忠玉老师的景物描写《万物皆有序》让我体会了一把美。无论是开始的课程导入环节,还是尾声的校园景色,以视觉传达的美,然后用文字叙述美。有序的排列便是美最好的姿态。最让我受益的是拍摄的二中山楂、葡萄的远、中、近景照片,我第一次通过这样的视觉对比感受到“序”的美丽。其实它何尝不像一幅中国山水画呀!只是与写作中的“序”恰巧相反而已。如周老师所说:我们游览风景往往会先远景(全景),再中景,最后特写。而创作一幅水墨山水画的顺序一般是先特写,再微略中景,依此往后伸,最后几笔淡墨淡化远景,由此拉开空间感。原来,写一篇描写风景的作文原来就是把顺序倒过来画一幅中国山水画呀!
第三节,我们的青春女神王君老师要靓丽登场了!虽然在入会场前已经与君同框合影,但是眼睛依然在到处寻找她的身影,看到她走上讲台依然掩饰不住的激动。王君老师这一节课上得我忘记了记笔记,课程结束才发现只写了一个题头,过程只字未写。光顾得听了、拍了、乐了、迷了,手中都忘记干活了。
说起负能量,其实自2012年正式毕业在私立学校工作,并深受领导赞赏时,是我最具有职业幸福感的那一阶段,天天都觉得干什么都美美的,不知道什么叫抱怨,满满的正能量,并且乐观向上天天开导负能量的朋友。但是就在2015年考上招教反而成了一个怨妇,这也不顺心,那也看不惯。还渐渐地被现实打击的失去了以往的自信。我爱发说说,爱发朋友圈,于是QQ空间里和微信圈里的文字布满了我的抱怨,我成了一个充满负能量的人。后来我也在试着改变自己,毕竟没有谁愿意和一个爱抱怨的人在一起聊天!今天王君老师的这堂《写作与负能量》让我用“受益匪浅”都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感受。真是如君所说:风景是一样的,人心是不一样的。我需要修炼的是自己的内心,让它变得强大。王君老师让我看到了什么叫“大”课——一个具有大情怀的课,具有深度与高度的课。我来值了,我这次奔着课堂来,最后却发现问题不是找自己课堂中的问题,而是要从自身找。在君姐身上我看到了自己读的书太少,我看到自己读的书范围太窄,我发现自己做的事太少,我发觉我的创新太少,并且心还不够细,人还不够勤奋……我恨不得一下课就钻进图书馆如饮水一般,一饮而尽。但是我知道不行,也不可能,我还是要在日后的生活中、工作中多学习,多锻炼自己提升自己。人若不优秀,课怎么会优秀呢?
梅香十里,只为寻你
我是小学语文老师,对小语有着不一样的热爱。这次来参加湿地年会,主要就是冲着窦桂梅老师来的。下午的窦桂梅老师专场,更是让我震撼旋晕。敬爱的桂梅老师,我读过您的书,但我没听过您的课,这一听,我就不想下课了。
在这样一节新六年级的阅读课《大脚丫跳芭蕾》中,让我真正看到了什么叫生成。老师牵着学生生成问题,学生挣着老师生成教学资源,师生之间互相牵引,互相成就。到底是谁牵着谁的手走的?后来我想:他们之间不存在谁牵谁,就像一个拉锯场景,老师具有驾驭课堂能力之下,自然地形成了。
窦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真爱。从她的课堂中无论是肢体语言,还是对话交流都让我看到了一个爱孩子的教师。课堂上,一个孩子把板书写错了位置,窦老师让他上台修正,并说:“孩子,我要让你学会第一次把事情就做对。”对于每一个小细节里她都有对孩子的一个大期望。窦老师的课就是一幅艺术品。听完这节课才发现自己欣赏了一幅名画。里面涵盖有数学和文学,还有多种艺术元素和艺术鉴赏。这已不仅仅只是一节单纯的语文课,而是一节有知识宽度和生命高度的综合素质的大课堂。窦老师是一个课堂上的“演艺”大腕,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是一个优秀的演员。窦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什么样的课就是什么样的“我”。正如那句:文本的属性决定在不同生活里活出不同的姿态。她让我想起《朗读者》斯琴高娃那一期的朗读,深情并茂,艺术与自我融为一体。她是一个资深的演员身份,她用了一些演员表达朗读的技巧,但她又不是演员,那婆娑的眼泪是一个女儿思念母亲的泪。像窦老师一样,她有《大脚丫跳芭蕾》的优雅,也有《水浒传》里的豪放狭义,她似“演”已不是演。达到一种“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演艺艺术境界。我忽然间发现:语文老师也是一个艺术家。包括窦老师服饰要与课堂属性的搭配,这是一种细节,更是一种艺术元素在课堂上的体现。
这一节上出了感动,我一会儿为之大笑不已,一会儿又因触动而潸然泪下。这是一节推动生命的课,不仅仅是学生们,还有对我也是生命高度的一个推动。这是一个具有大情怀的语文老师。遇上语文我是幸福的,遇到您我是幸运的!
这一天,我在静静地听,深深地悟。我听出了大师们在语文课堂上真实的声音,我悟出了语文课堂中的教育情怀。
作者简介:常晓敬,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小学语文教师。沉睡了七彩画笔与文字结缘,在文与艺之间调色,体会文字与色彩的魅力。语文让我看到文字特有的颜色,教育让我感悟到别样的滋养,直至遇见语文湿地,让我找到了家的归宿,找到了语文教学的方向。爱绘画爱语文,爱读写常感悟,愿意在语文湿地的濡染下做一个有爱的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