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里的发哥和程程成为了我们那个时代的中国CP偶像。这部电视剧描写了民国年间上海帮会内的人物情仇和爱情故事。现在我还记得小时候一大群人围在电视机前看周润发与赵雅芝演的《上海滩》的情景,那时侯是全民围观,大家都被剧中许文强和冯程程的爱情所感动。 《上海滩》播出后瞬间爆红,成为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时代经典。无论叶丽仪演唱的那首令人回肠荡气的主题曲,“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还是周润发扮演许文强经典的造型:黑礼帽、白手套和长风衣,以及赵雅芝扮演梳着两个麻花辫的“冯程程”,都成为我们那个时代的人的集体回忆。90年香港评选80年代十大最佳电视剧,《上海滩》是排名第一的。
我们看香港描写黑帮的电视剧《上海滩》是在1985年。尽管剧中没有一个镜头是在上海拍摄的,但是我对百年前大上海的印象都源自这部电视剧。那时的上海就是有钱的大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帮派之间火拼仇杀,百姓受尽欺压的社会。上海的建筑有白墙黑瓦的旧弄堂,歌舞升平的百乐门,摩登的大光明电影院,还有豪华洋楼的法租界,破旧的老码头,穿梭在街道中间的有轨电车..... 这是百年前老上海在我心中的印象。
第一次知道上海是个先进的城市还是在我没有上学的时候。我们家那个时候没有钟表,因为我们那个城市没有卖的。我家看时间是要靠听工厂的广播,火车鸣笛声和太阳的位置来判断的。还记得那时候文革还没有结束,晚上能听到街道打枪的声音。我爸爸出差到上海了。妈妈因为腿受病不能到外面走动,晚上邻居的大爷来帮忙把我家窗户挡上木板,防止子弹打进窗户。一周后我爸爸回来,他买了一个“三五”牌座钟。这个钟表上面有日期和星期,到了几点就打几个响声,感觉太先进了。全家把它做为最重要的东西摆在柜子上面的中间位置,这个钟表一直用了快50年。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我们那旮旯比不上上海,落后得很吆。
我第一次到了新上海是在《上海滩》播出后的两年,1987年。那次上海没有给我留下良好的印象,城市的软硬环境都和我想象的先进城市相差甚远。那年我在读研究生,学校组织我们到北京、上海和杭州去访学,也就是去看看先进的大城市,去听听那里的大学教授的新思想。在上海我们住在火车站附近,当天参观了上海的码头,去了南京路游览了步行街,第一次吃了肉粽子,夜晚漫步了情侣专属的外滩,感觉上海真是热闹,不愧为“不夜城”。第二天我们要去大学了。一早我们一行人坐上了第一段的公共汽车,去那所大学需要换车。从早上,我们一直坐到了快到中午,近两个小时了,还没有开到换车点,路上的交通没有什么秩序,非常拥堵。我们只好放弃了,又坐了返回旅馆的车。第二天我们又提前出发,结果还是一样,中午之前都赶不到我们要去的学校,再次放弃。不仅仅是因为上海城市大,而是交通堵塞得非常严重。在上海住了三天,要办得正经事情没有办成。上海当时的当地人也是很瞧不起外地人,对游客也不友好。问路得时候,他们很不耐烦,甚至还故意告诉我们错误得方向。那个时候手机还没有出现,更不用说导航了,走到哪里都是查一张上海地图,找不到就得问当地的人。当时就想,千万不要再来上海了。
35年过后的今天,我疫情解除隔离,有机会独自一人漫游摩登的大上海,还真是令我耳目一新,感觉”老好啦“!要说几件小故事,下次再告诉侬吧。”虾丫“(上海话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