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师而言,最难上的课莫过于开学之初和即将放假。初三学生上上周已考完试,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教学周,不少老师都反映,临近假期,学生上课都比较浮躁,稍微拓展思考,教室里就开始有了此起彼伏的嘈杂声,纷纷表示“上的人真累”。
我深知,无法激起学生兴趣的课堂必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换言之,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值得去深思。
首先,立足学情。期末考试结束后,为了在放假前结束九下的教学,我便开始讲授第三单元。考虑到该单元涉及到的重点考点较少,大多数内容学生可通过自学完成。因此,第一节课我安排学生结合“知识小册”进行勾画梳理。
反思:无目标的自学无疑是在浪费时间,更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一是应该明确自学内容及完成要求;二是留足一定时间引导学生展示反馈;三是引导学生找出需重点讲解的内容板块。
其次,重点突破。学生自学后,我再次重点讲解重点考点,通过口述的方式,明显感到教室后面几排学生注意力开始不太集中,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发呆;有的打瞌睡。那一刻,站在讲台上的我很清楚,我讲的内容只是教材内容的复述,不够有趣,所以学生不愿听,不爱听。
反思:应该重构单元知识框架,将知识分为“学生自学可得”和“教师重点讲解”,再把“教师重点讲解”的进行知识重构,以“情境+知识”的形式分为“情境1、情境2......”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并能引发学生思考,进而突破重点。
再次,链接考题。今天这节课,通过展示中考考题,引导学生明确该单元知识点“如何出题”。同样地,课堂中时而出现乱哄哄的现象,讲解中不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反思:可以设置小组活动—“我是金牌讲解员”,在规定时间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通过读材料、析材料、链知识。换言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
最后,强化练习。明后计划安排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若整堂课都留给学生写题,必然达不到练习的效果。因此,我初步规划:10-15分钟限时训练;10分钟组内自行纠错,组长统计汇总;宣布答案,讲解高频错题。
总而言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唯有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愿听,爱学。同时,应深知“坚持学生主体作用”不仅是一句口号,而应真正落实于每节常规课中;教学并非表演,而是一辈子都在用心上好每一节课,只精抓“公开课”,而忽略“常规课”,只埋头苦教,不勤于反思,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受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