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该不该结婚?
有人回复说:可以不结婚,前提是当外面烟花四起,街坊邻居家饭香四溢,一家人饭后牵手散步的时候,你能忍住不哭就行。其实结不结婚,都会后悔。就好像巷子里的猫,看似很自由却没有归宿。围墙里的狗,看似有归宿但终身都得低头。所以说,人生这道题,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读路遥的《人生》,令人不禁感慨万千。书中的高加林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民办教师的他突然被人替换,起先一度颓废丧气,村里的俊女子刘巧珍渐渐向他走近,如一股甘甜的泉水潺潺流淌到他身边。年轻人遇见年轻人的美好就顺势发生了。实际上高加林内心里那种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幻想之火,并没有根本熄灭。表面上他满身黄尘似乎已经认命当了农民,但总不相信他永远就是那个样子。转机如愿而来,他借着他二爸转业回到地区工作的东风被人以“走后门”的方式重新弄回了县里。刘巧珍含情脉脉,依依不舍送他离开。进县城后,他欣喜若狂之余浑身都干劲十足。他觉得自己不再是县城的一个匆匆过客了,而是已经成了县城的一员。就在这里,他重新遇到了高中同学黄亚萍。黄亚萍经常找他谈天说地,口若悬河,秀丽的脸庞对着高加林的脸,目光热烈。高加林不由得闪现出的念头是:要是能和亚萍结合,那一辈子的生活会是非常愉快的,共同语言又多,相互之间的理解能力都很强。反观刘巧珍,她没有文化,不识字,也不能像黄亚萍一样跟他有那些海阔天空的讨论。她只会说:庄里的水井修好了,老母猪下了十二个猪娃……比起黄亚萍,此时的她说的都是让高加林感到乏味无趣的话。后来,他做好了自己的思想工作,接受了有文化,聪敏,任性,家境又好的黄亚萍,彻底拒绝了对他痴心的刘巧珍。就在他憧憬着美好未来时,“走后门”的事儿被揭发,他将被遣送回原地。结局已定再无回天之力时,高加林才发现,他真正爱的其实是巧珍,但晚了,巧珍已经嫁人了。心就像金子一样的巧珍啊,高加林失去了才知道有多珍贵。书的最后,高加林扑倒在地,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
每个看《人生》的人 ,看的都好像是自己。我们和高加林一样,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内心不甘,诸多矛盾,既想做巷子里的猫有自由,又想做围墙里的狗,有归宿。高加林失去了县城里的工作回归到农民的身份时也就注定要失去黄亚萍,他离开土地别有一番天地时,也注定离巧珍越来越远。假如他工作还在,一切如愿。和像烈酒一样的黄亚萍共同生活时他也还是会想起巧珍的好。同样,和像泉水一样的巧珍共同生活时他也会惦念黄亚萍的好。所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怎么选,都不可能完美,怎么选,都有遗憾。
都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木子的婚后生活一团糟,似乎好运气都悄悄溜走了。退而其次选择的婚姻,从一开始木子心里就有个疙瘩。其实丈夫并不是她最想嫁的,似乎也谈不上有多喜欢。结婚就像是给自己,给父母完成了一个任务。那时候她心灰意冷,想着和谁都是过,只要人品不太差就行,但日久才见人心。对方婚前婚后的嘴脸差距太大,让木子一度心寒。宫外孕术后一年多未有孕,木子遭到了婆家人诸多的闲言碎语。愚孝的丈夫从来没有维护过她,还嫌她心眼小,爱计较。不幸的婚姻让木子总是想起她十六岁初遇的那个嘴角上扬,一笑仿佛世界静止的少年。当年毕业后还互相联系过一段时间,那时候的木子自卑,胆小怯懦,想靠近又不敢靠近对方。婚后木子无数次坐在空无一人的楼道一边舔舐伤口一边怀念少年,当再一次联系上对方时,少年如老友般问她是否一切都好,而木子怀抱着一岁多的小孩在手机屏幕的这一头失声痛哭。对方说,当年喝醉酒的那晚发来的消息是真心的,一如木子说要一起去领结婚证一样,都是真的。但为什么各自都后退了,大概只有自己知道原因了。少年发来一个笑脸的表情说:“少年已经成年,都是三十而立的大叔了,但依旧至今未婚。这一辈子动过一次结婚的念头但因为某些人的食言而错过了。既然错过,那就不结了。”
少年是懂木子的那个人,但当年的木子选择了陪伴。对于木子而言,懂得和陪伴也不可兼得,无论怎么选,都有遗憾。或许很多人的婚姻还能尚且貌合神离,而木子真的是貌离神更离。如今的木子,依旧在婚姻里拖着孩子苦苦挣扎,一地鸡毛的琐碎让她一度崩溃。结婚不可怕,最坏无非是离婚。真正可怕的是,结了婚生了孩子发现自己离不起,只能在这场想逃却又无路可逃的婚姻里耗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无数次问自己,假如当初勇敢一点,坚定自己内心,或许不至于这么糟糕,但又或许更糟糕。但一切没有重新来过的可能,两个人都没有机会再走近彼此。这漫漫人生啊,紧要处的这几步 ,她是一步错步步错。如果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我想木子一定会苦笑着说,但愿下辈子不会再选错了。
故事的结尾,心上人都在远方,单曲循环的歌词里满满都是遗憾,一如人生这道题,怎么选都会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