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熋:熋,音【nài】,同“耐”音,在开江方言中表示“烫”的意思,运用于川东达州、广安地区方言中,常用比如:“这水好熋哦!”《集韵》、《类篇》:囊来切,音能。热也。《正字通》同熊。俗书分两音两义。误。按熊,熋似为一字而异文。然熋於字为能火。集韵,类篇,训作热。当亦有据。今两存之。
2.潽:潽,音【pū】,在开江方言中表示溢出的意思,如:“灶上的稀饭都潽出来了,还不关火!。“潽”不见于古代字书。著名语言学家、词典学家王光汉《词典问题研究—合肥方言单音动词考释一》指出:《说文》:“鬻,炊釜沸溢也。”段玉裁注:“今江苏俗谓火盛水沸溢出为‘铺’出,鬻之转语也,正当作鬻字。”《广韵》音“蒲没切”。开江方言中,还有一个“湓 ”字,音Pén,也是溢出的意思,“湓”还有“满”的意思,表示一种充满,装满的静止状态,稍不同于潽只表示一种动态的意思。
3.扥:扥,音【dèn】,在开江方言中表示.“拉,拽”,“猛放”和“竖直放置和站立”的意思,同扽【dèn】,比如“我一扥,衣服线就断了。”,“他把东西扥在桌子上,一句话也不说,气鼓鼓的。”,“你就像根木头扥在那里嘛!”《唐韵》《集韵》:都困切,音顿。撼也。又《博雅》引也。一曰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