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热切地期望诸侯国的统治者走“保民而王”的道路,要求他们“解民于倒悬”,尽快改善人民在现实社会中陷泥坠火的处境。
为此,他设计过改革政治的方案,提出了行“仁政”的理想,他建议国君了解下情,做到与民同忧,与民同乐。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孟子根据“士人”、“商贾”、“旅客”、“农人”和一般民众的不同情况,要求国君分别制定具体措施,修改规章,减轻税敛,使他们各尽其用,皆有所安(《公孙丑上》)。其中,他对于怎样改善农民境遇的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积极主张封建统治者给予农民一块足以自养的固定田产,说“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王上》)
又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滕文公上》)孟子用想象,把农民取得恒产后的美满光景,反复作过生动的描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
衣食自足,农时不误,老有所归,幼有所养,孟子这里描绘的,显然是一幅带有理想色彩的图画。他认为,诸侯国的统治者若能把这个理想变成现实,那就是“王道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