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父亲的后座,你能想到什么?
我能想到父亲的摩托车️、电动车、面包车、小金刚、集装箱(货车类别名称)、小轿车。
没错,我的父亲是一名从业多年的老司机。记得我家买过各种类型的车车车,换来换去这其中也是货车居多。我算是一个和各种车打交道长大的女孩子。
小时候的我很顽皮,喜欢和同龄的小伙伴围着车爬上爬下翻滚着玩,货车的大轮胎和高度是小个子的我最喜欢征服的对象,每次能爬上车顶最高处就能感觉到莫大的胜利。从车前爬,车后爬,车侧爬,成为我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我一点都不像传统人家里被迫待家里乖乖排排坐看电视的淑女。即便这样,父亲也从未说过我什么,只是常叮咛要注意安全,教我怎么爬,抓哪儿,会比较安全。
因此我比较黏着父亲,每次他的车一启动,我就巴不得爬车上去跟着走。如果不是出远门,父亲一般不会拦着我,他和母亲会愿意带着我坐车出去运货,母亲说,那时候的我简直就是一个跟屁虫,车开哪儿跟哪儿。他们会为我在车上准备很多零食,饼干,牛奶,娃哈哈,八宝粥,干脆面……各种零食换着吃,也成了我这个吃货更爱跟车的一个理由。那时父亲的货车驾驶室有两排,后座长长的,铺上被子就能睡觉。每次开心地跟着父亲出门,惬意地靠窗晒着太阳吹着风,有时候还听妈妈一路哼着歌,很是惬意,也觉得甚是幸福。
上学以后,我能跟车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坐得最多的是父亲的摩托车后座。母亲说,我这个大懒虫酷爱睡觉,现在也是如此。那时候没有手机闹钟,每次我能清醒地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快踩点上课了,于是乎,耐心的父亲会在每一次快迟到的时候骑摩托车送我去上学,大约1公里的路每次坐上摩托车分分钟就到了。渐渐地,父亲骑摩托车送我和弟弟去学校的事成了一个惯例,他只要在家,就可以各种理由送我——天气不好,“我送你吧”;快迟到了,“我送你吧”。我成了附近最让同学们羡慕的对象,父亲高大伟岸的形象也从此被我同学记住了,似乎只有我的父亲是最有空的。我也是现在才明白,并不是父亲最闲,是他舍得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最多。
坐在父亲的摩托车后座有几次印象最深的事。一次是跟他去山上运红薯,他绑了满满一大袋红薯,给我挤了一小块后座坐。山路颠簸,我紧紧地拽着车尾还是快掉了,我跟父亲讲,他让我坚持下马上到家了,他可能忘记了我是个手弱的女孩子。到完全坚持不住的时候,我想着与其不知道在哪儿摔下去不如选块平坦的泥巴路跳下去,免得撞到石头,于是我跳车了,一点点擦伤。结果回去父亲因为这个被母亲好好地批评了一顿,我之后也很少坐这么高难度的后座了。
还有几次是初中时期补课的周末,湖南的冬天非常冷,特别是打霜期,骑摩托简直就在被风割脸。我家离坐班车的地方有两公里,父亲每次送我过去脸上都吹满了霜露,胡子上、眉毛上和脸颊的汗毛上都是细小的白霜,远看像极了年轻版圣诞爷爷,滑稽又可爱。运气好的时候我们在候车处等上十分钟客车就来了,有时候过去碰上车子正从眼前开走,父亲就会加大油门去追客车。我把头掩在父亲的后背上,一边跟着他喊“加油”,一边祈祷着客车前面停停上客吧,让我赶紧追上。显然,父亲的车技是毋庸置疑的,每次追车似乎都是一场赛车游戏,惊险又刺激。
后来我上大学了,家里也慢慢地换过面包车,小轿车,父亲也开始从司机变成了“教练”,教我和弟弟开摩托车,开小轿车,父亲说我们这代人生活在21世纪了,会开车是一项必备技能,不分男女。
所以我在17岁那年学会了男士摩托车,开一二十公里不成问题,成了当时周边地区回头率最高的女司机。后来准备考驾照的时候父亲拿他的货车、面包车给我练手,更是让我体验从未有过的霸气。他总说“名师出高徒”,确实,后来的驾考中我和弟弟都很顺利一把过,没有多花钱。
昨天放假,父亲一下班就开心地骑着他的小毛驴载我和妈妈出去溜达,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坐在父亲后座上的惬意,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广州夜里的微风吹着,温度刚刚好,似乎还夹杂着一丝甜甜的气息。
我深知,父亲的后座很不一般,它没有一丁点儿重男轻女的意思,它给了我很多童年美好的记忆,它陪着我长大,它把我一次一次送出了那个小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