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识人处事”
在看完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品三国》系列中的曹操篇(1-12集),我似乎对于“识人”这一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以前我认为人其实是极其复杂的,难以洞察的,但是在曹操眼中,人似乎非常简单,他似乎总有一种神奇的能力,总能
“洞察人心,洞悉人性”。
也许在三国中,凡是具有大智慧之人,都不乏识人之能,如诸葛亮识刘备将会是明君之人,才与其在隆中商讨三分天下之事;如贾诩识曹操是要成大事不拘小节之人,才放心让张秀投降于曹操。
其实我认为曹操之所以有“识人”之能,这无不与他年轻时在洛阳中为官有着重大的关系,由于当时洛阳是东汉时期的国都,因此在此聚集了不少富商豪强、皇宫贵族,一方面要维护当地的治安,另一方面又要与这些势力进行来往交涉;这就在无形中练就其看人入木三分之能。这不仅仅为其当时官途起着极大的作用,而且也为其日后吸引天下英才奠定了基础。
其实曹操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是相当优秀的。
在当时正处于军阀割据,群雄并起;身为天子的刘协,衣食住行形同乞丐。曹操当时便将“天子”接到许县,并以天子礼仪对待,将先帝赏赐给他曹家的锅碗瓢盆全部返还给刘协使用,这对于刘协来说真的就是感动得不得再感动了。在这里体现了曹操做人情的诀窍:
千万不要让对方觉得你在做人情,不要让对方觉得欠了你的。
但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都不会做人情,钱没少花,还老提醒人家自己送过哪些东西。
早在兖州时期曹操为了安抚冀州牧袁绍,上表汉献帝刘协,封其为太尉。袁绍又不肯位列曹操之下,甚至被曹操背盟举动所激怒,最后曹操便让汉献帝封袁绍为大将军。由此可见曹操为人处世之高明:
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
曹操将大将军这一头衔让于袁绍,将天子紧紧地握在手中,相当于自己拥有了一面正义的旗帜,自然出师有名;再加上有了天子这一张底牌的加持,在政治上可谓是占尽了优势,以后等到时机成熟想撤去袁绍“大将军”这一官职易如反掌。只是现在袁绍兵力远胜于曹操,因此曹操只好不与其争这一虚名,而给自己带来实际的祸害罢了。
读儒学“修身养性”
儒家思想能够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足以证明其经典;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足以知晓其博大精深。儒家文化从古自今对于人们的熏陶影响至今,四书五经也是古代每一个学子必读之物。但是,相对于现在这个物质条件比以前要好的时代,人们的心灵日渐匮乏,从而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而早在两千多年孔老夫子就已经给出了答案了。
关于“修身养性”,孔子提出三个方面的境界
仁者不忧
智者不惧
勇者不惧
“仁”,是儒学中的核心理念;仁者爱人,关爱他人,便就是仁慈。其中延伸出的便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活之中其并没有太多过不去、放不下的事物,全部仅凭你的一念之间。
在我们的生活中偶尔会遭受到一些无聊的伤害,因此人会有两种态度去对待这些事情:
一种是一直将受到伤害的事情放在心中,因此每当自己回忆一次,便再重复一遍当时的伤害,然后情绪开始变得越发抑郁,最后导致整个人的生活质量下降。
另一种是让这件事尽快过得去,将其伤害降到最小,找一件更为积极的事情去抵消负面意义,这样便会腾出你更多有用的生命,更有价值的时间和一种更美好的心情,让你去做更多的事情。
“智”,论语中也曾提到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想要获取智慧而达到“不惑”的境界,这离不开平日里的学习与积累。
学习的态度上,孔子强调终身“好学不厌”,这不就与李笑来老师所倡导的做一个“终生学习者”不谋而合了吗?
学习的目的上,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读书的目的并不在于死记硬背,而是在于运用自如,能够举一反三地灵活地运用知识。
学习的方法上,则强调“学而时习之”,也就是温习的重要性;而温习的前提是“识”,即记住,只有记住了才能够复习巩固;在温习之后便是“知新”,当对知识又有了新的体会与感悟便能够进一步地将其升华、内化在生命之中。
态度、目的、方法,三位一体,互相促进。
“勇”,真正的勇敢不会是匹夫之勇,而是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内心自信与镇定。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在苏轼的留侯论中进一步诠释了对于勇者的概念,遇见屈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乃“匹夫之勇”也;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此乃真“勇者”也。这也是因为其胸怀极高的抱负,志向极其高远。韩信受胯下之辱不就将“勇者”这一词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吗?
这仅仅是我近日读书一点思想感悟不足为鉴。有些时候,我们将现实中的烦恼看得太重,对于不好的事情耿耿于怀,不正是缺少了坦然与淡定吗?心中不够富足饱满,便不能用内心鲜活的力量去弥补这些遗憾,这是“仁”之不足的体现。
有些时候,我们总是在学习上、工作上出现差错,但不能及时从错误中“学而时习之”,并在日后“温故而知新”,因此不能“好学不厌”,这是“智”之不足的体现。
有些时候,我们之所以不能够坚持地去做成一些事情,遇到突发的问题慌慌张张,不正是缺乏了恒心与定力,这心中的依据与底线,这是“勇”之不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