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你的手机里可能存了几百个甚至几千个人的微信,当你真正遇到困难,当你在午夜感到心烦的时候,你是否能够从这么多人中,找到一个可以耐心听你倾诉,真正关心你感受,并愿意提供帮助的人?
当你处在恋爱或者婚姻的状态中,你的伴侣是否愿意在你心情低落的时候给你安慰,在你开心的时候跟你一起庆祝,你是否能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他对你的爱?或者反过来,他能否真心感受到你的爱?
被爱和感觉被爱,是两种不一样的感受,可能你被人爱着,但你却感觉不到这种爱,就好像有时候你能够明确地意识到有人在关心自己,但你仍然没有被爱的感觉一样。
每个人都渴望被爱,但这种愿望并不总能实现。很多人内心里都有一道鸿沟,阻碍着自己给予爱和获得他人的爱。
心理学家珍妮·西格尔博士在《感受爱: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的艺术》这本书中就指出,我们内心的孤独、悲伤、愤怒和焦虑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我们无法感受到他人的爱,或者我们害怕失去他人的爱所产生的一种空虚感和不安全感。
很显然,一个人想要获得幸福,能否感受到爱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1、感觉到被爱,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感受到被爱是一种强大的体验,它对我们的健康和幸福产生着巨大的作用。
很多人在谈到幸福的时候,都会认为如果自己有足够的钱,就能够解决当下大部分的困境,就能够变得幸福。
关于这个问题,哈佛大学用了75年的时间,密切追踪了724位男性的生活,通过对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健康状况等进行研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幸福跟金钱没有太大关系,真正让人内心感到丰盈、感到幸福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就是说,即便你很有钱,但是如果你不懂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不懂得如何给予爱,或者不能感受到他人的爱,那么你仍然不会感到幸福。
感觉到被爱,是一种亲密感和安全感的深度联结。
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显然,难以感受到爱的人会更加彷徨无助,因为对他人缺少信任,所以他们不会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也不会打破内心的自我防御去主动跟他人攀谈,倾诉内心的苦闷。
他们倾向于或者已经习惯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自己解决,这无疑会带给他们巨大的痛苦和压力。
如果他们意志坚强,独自搞定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或许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强大,但由于一切都是自己解决的,没有跟他人产生互助联结,所以也让他们和别人有了一种更深的隔离感,而这会让人远离真正的幸福。
体验到爱的人会特别明白,当自己快要失控、内心无比悲痛,精神压力巨大的时候,如果自己所爱的人能够陪伴在自己的身边,提供安慰、支持和理解,给自己几个大大的拥抱,这都会帮助自己减轻压力,缓解焦虑。
当我们的恐惧和愤怒被他人理解,悲伤被他人安慰,我们就能够感受到一种平和、心安的体验。我们会感受到,即便在很糟糕的情况下,自己也仍然是被接纳的,被认为是好的、值得帮助的。
一个人能够感受到爱的前提,是他能够辨认、识别出爱的表现。
很多人都不知道被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因为他们没有体验过,所以他们也很难让别人感受到被爱。
反之,一个人感受到的爱越多,他会越愿意把这种爱传递出去,他身上爱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也会越强,而这种人会获得真正持久的幸福。
如同珍妮·西格尔博士在书中说的:“对我们的情绪造成影响的,并非是否拥有爱,而是能否感受到爱。”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失去了感觉爱的能力。一个长期感受不到幸福的人,其实就是长期感受不到爱。
2、哪些东西在阻止我们感受爱?
很多人觉得自己离爱很远,甚至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获得爱。
这是因为,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在阻碍我们获得爱和感受爱。
① 童年经历,会影响我们建立情感联结的能力
一个人最原始、最初的爱的体验是跟他的养育者建立起来的,一个人被养育的经历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他余生的亲密关系。
如果他能够跟养育者(通常是妈妈),建立一个非常安全、亲密、愉快的情感联结,那么他在社交的时候,会很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他人的圈子中,而不会感到太多的不稳定感和恐惧感。
反之,如果他没有跟妈妈或者其他养育者建立一个亲密的依恋关系,那么他会倾向于在社交关系中退缩,对他人感到不信任,对世界感到不安全。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有些人在童年时期并没有获得父母的爱,比如说在家暴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但他们经过自我疗愈、自我成长后,也能够感受到爱,获得幸福的关系,这是因为情感联结不是一种绝对的、先天的东西,它是一种技能,而技能是能够后天学会的。
可以肯定的是,在早期教育中没有得到过爱或者对爱匮乏的孩子,在后天的成长中,他们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去学习如何感受爱和给予爱。
② 沉迷于虚拟的互联网关系,可能会造成人与人之间更严重的隔离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在网上花的时间,已经严重超过跟家人、朋友在一起面对面相处的时间。
我们可能会不自觉地认为,在网上跟人聊天,也是一种社交活动,但作者在书中指出,屏幕交流看上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它并不能创造令人满意、令人感到真正幸福的关系,它甚至会影响一个人感觉被爱的沟通能力。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虚拟交流并没有像面对面交流那样,产生非语言沟通。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75%的沟通其实都是非言语沟通,比如说话的语气、交流时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这些都比说话的内容更重要,因为它能够传递出更多的情感信息,而且比网络文字更有温度,也更加真实可靠。
我们可以回想,当我们非常想念一个人的时候,脑海中回忆的不会是那些在微信上发送的静态文字,而是对方温情的眼神,撒娇时的可爱动作等等这些动态的记忆,而这些东西是虚拟世界没有办法提供的。
如果一个人完全沉溺在虚拟的交流中,他个人的情绪感受会慢慢弱化或者受限。
他可能对真实世界中的非言语信息不再那么敏感,他可能会变得更加自恋,对他人缺乏共情能力,从而无法创造深厚的人际关系,无法获得情感上的真正满足,因为爱的语言更多地产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
③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会阻挡被爱的感觉
现代人由于生存压力,总会行色匆匆,不停地做计划,给自己制定各种各样的任务。当一个人过于沉浸在自己的思维里,忙于自己的事务时,就会阻碍他人的意识进入到自己的世界里,由此错过很多凝视他人、跟他人交流,理解他人以及感受到被爱的机会。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跟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中产生的。如果一个人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缺少跟他人的情感沟通,那么他感受不到被爱也是很正常的。
3、如何感受到他人的爱?
想要感受到他人的爱,或者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爱,我们需要做出一些努力。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以下方法。
① 管理好自己的压力,保持情绪的平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不管是来自外部的,还是来自内部的。
如果所承受的压力在一个可控的、可接受的范围,那么这样的压力会帮助我们处于一种警觉、专注和上进的状态。
如果压力过大,就会破坏我们的情绪体验,它会让我们变得焦虑、退缩、麻木、逃避、抑郁、恐惧,甚至变得自我中心和自私自利,从而无法跟他人好好沟通,也无法清楚地思考和理解他人,这会关闭或者弱化我们感受被爱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旅行、阅读等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来降低压力水平,但这还不够,当真正有威胁的压力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可能仍然会控制不住自己,自动化地产生激烈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还要懂得识别自己的压力反应模式。
比如你可能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总是喜欢退缩和逃避,与外界隔绝,一旦你能够快速觉察并识别自己的压力反应,那么你就能够在这些反应完全占据你的心灵之前,把自己的情绪状态带到一个平衡状态。
② 无论何时,不要紧闭心门,要保持一个开放的沟通渠道
一个内心脆弱敏感的人,被爱拒绝之后,他会很容易对爱失望,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再爱了,也不可能有人再爱自己了,从而紧闭心门,远离社交和人群,不再给他人机会了解真正的自己,这样做只会让自己陷入爱的悲剧和绝望中。
想要感受到他人的爱,我们就要有勇气去接触他人,保持一个开放的沟通渠道,这世间除了家人的关系,其他的关系都是自己去创造的,一个人不给他人机会,就是不给自己机会。
在经典名著《远大前程》中,女主角艾斯黛拉冷艳高贵,受过高等的教育,但却有一颗冰冷的心,以玩弄他人为乐。
男主角皮普从孩童时代起就一直深深地爱着她,但由于艾斯黛拉从小就没有感受过爱,她也不爱任何人,所以艾斯黛拉对皮普一直忽冷忽热。
之后,艾丝黛拉嫁给了一个并不喜欢的势利小人,并受尽折磨,亲手毁了自己的幸福,好在最后她幡然醒悟,意识到皮普对她的爱,两人有了一个不错的结局。
这世间成功的定义有千万种,但我觉得,最成功的终点就是爱与被爱,它能够让我们获得内心所需的安全和温暖,能够给予我们强大的力量去战胜压力和困难。所谓幸福的源泉,就是我们能够源源不断地感觉到被他人所爱,同时我们也有能力让他人感觉到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