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二,学校安排打第二针疫苗,不用上学,一整天我们在一起,他和我说过两次“妈妈,答应我今天不和我发脾气啊。”
一、 事情是这样的。
一上午在家里,我收拾屋子,写材料,11点有个视频会,浩阳自己拼插机械动力积木,完成一个作品后,我提醒他抓紧完成今天的任务,快板、书法和作文,晚上好集中精力进行动物主题阅读。事实上他只完成了快板练习。
中午出发去打针,路上第一次和我说了那句话,提醒我不要和他生气。我嘴上答应着,心里在想,这孩子今天是想要干什么?是又想买垃圾食品了,还是想买玩具了?可能是最近买的有点多,又想再买点,提前打预防针呢。我这么猜测着。
同时也在想,是不是自己最近有些严苛,让他感觉不舒服?所以打完针,就带他去一个食品商店,自己选了两样喜欢吃的。也是为了让他打消疑虑,妈妈相信他,不会限制太多。
随后我们去办了些别的事情,就去了图书大厦,看书、买书,一直到晚上八点半才到家。进入小区后,他再一次强调,今天不许和他生气。我在想,这孩子心里一定有事,还没有解决掉。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催他快点洗漱,写作文。今天的主题是“风”,四季的风、古人笔下的风、他自己感受到的风……
自己在那儿吭哧半天,半个小时过去了,依然写不出来半个字。过了好久才问我:“妈妈,春天和秋天的风应该是温暖的吧?”
感觉酝酿好一会儿的火,这时憋不住了。“上午让你写,你不写,又拖到这么晚?看出来了吧?你不知道其他季节的风,那么现在这个季节的应该有感受吧?知道为什么让你多写,坚持刻意练习了吗?你一写就知道自己哪里有欠缺,哪里需要输入、观察和思考?不写永远不知道,就像系鞋带一样,不做永远学不会。”
二、 我的观察和思考
他就坐在我的对面,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半点思考,就脱口而出了。他一直盯着我,含着一汪泪水,眼神里写满委屈,仿佛在控诉“你不是答应我,不和我生气吗?”
刹那间,我明白了,他为什么两次提醒我不要和他生气,原来他一直有写作文的压力在。
上次写下雪的文章时,他一开始也不知道如何切入,爸爸耐心讲解之后,他越写兴致越高;写家门口公园的一年四季,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但是到了“风”这个主题,他一开始就畏难。我想了想,对于这个小男生来说,对于风的感受的确没那么强烈和敏锐,甚至有些抽象,远不如小动物之类的主题更有把握。
晚上他躺下了,我问他,是不是你害怕写这个主题的作文,猜我会生气,所以才反复提醒我。他说是这样的。
我常常和家长说,对孩子有挑战的事情,刚开始家长可以帮忙搭一架梯子。让他不那么恐慌。这件事上,我直接把浩阳推向了恐慌区,却没有给到适当的帮助,让他产生了抗拒和压力。
看他此刻已经平静下来了,于是我就和他做了沟通,从以下两件事着手改善。
一是,搭梯子。对于感觉太难的题目,就和妈妈主动沟通,妈妈帮忙搭把梯子,降低难度。例如关于风这个主题的作文,可以只写一两句话,描绘一下下大雪那天带给自己的感受;或者分析一下唐代李峤的《风》这首诗。
二是,妈妈开展7天不生气格物计划,并请他当监督员。
这件事给自己提了一个醒,家长要随时捕捉孩子释放出来的信号,然后调整自己的陪伴行为。
当孩子感受到压力的时候,家长要警惕起来,尤其孩子不太会表达,也不会分析自己究竟面临什么问题,反正是莫名感觉不对劲。及时帮助孩子孩子缓解压力,释放情绪,否则积攒久了,就会形成对外界的一种受害者心理:易怒、懦弱、多疑等等非理性的表现。
最后也提醒一下家长,即使是像浩阳这样,有海量阅读储备的孩子,一开始写作文,也会有畏难情绪,更别说那些阅读积累很少的孩子。所以,这时候一定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而是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