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爸:
我看到你在受苦,很心疼你。你被情绪折磨之苦。
娃自主运动、你陪娃带娃,运动这事儿每次都点燃你的情绪。
青春期特点,自身想要获得更多的力量,更加狂热的追求掌控感控制欲。被他人操控很不爽,想从老师家长的掌控之中取得自控和他控的平衡,既要符合“你们的要求”听话,也要符合“我自己的心意”。
人都要有属于自己放空的时间,不被别人掌控,也不掌控自己,即在安全可靠的时间点体验彻底的“失控和虚无”。
你可能会问“彻底放空”,“体验失控和虚无”到底有什么意义 ?这是为了更好的掌控,为再次获得控制感续足能量。
就这件事而言,涉及到“如何培养孩子好习惯”,“如何引导孩子自律 ”。
如果孩子建立新习惯时,自己没有办法,没有能力的时候,家长的好情绪,好心情就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助推器。因娃向好习惯做出了努力,你会用喜悦的眼神儿、欣赏的目光看着娃,鼓励的语言,娃会更有信心,也更乐于接受和坚持。
反之,你责备“你为什么不坚持这个好习惯?你为什么不做?你为什么 ……”
这样一种语气,让娃觉得受到指责和伤害,娃不会再有勇气去尝试。反而会认为建立好习惯要与家长的坏情绪连接在一起,会抗拒,害怕,退缩。
如果你做过很多正向积极的努力,娃一直都不配合,这是要考虑家长是否与娃建立了足够的安全与信任,亲子关系是否有裂痕 先搞好或修复好亲子关系,这一定是第一位的。
聪明的老师家长都不与孩子们较劲,都知道先建立良性合作的关系,之后才会交给孩子知识或技能。
如果我们帮孩子建立好习惯时娃表现的一直抗拒,一定要记住这件事可以暂时先放下来 。我说的是“暂时”!不是说就永远不管了。
好习惯可以先放下,但万万不能破坏掉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好习惯的事儿,还会有机会有办法帮到孩子。但是亲子关系一旦破裂了,孩子的心门紧紧地关上了,家长就会失去一切教育引导的机会。
多沟通、倾听孩子,在建立好习惯上,孩子更有发言权 ,也许孩子他自己会有更多的办法。
所以就此,我们引到孩子自律的问题。引导孩子要对这件事有认识和反思,关键在于我们大人如何引导他们,我们对这件事的认识与看法 ,我们平常是怎么做的 。你要鼓励娃,肯定娃的尝试和努力,让娃觉得自己能行,放手让娃勇敢的去尝试,允许犯错,错误中可以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
就每天运动这件事,允许忘了做,允许偷懒不做。娃感受到这件事能自我掌控、有弹性、他是有自尊的,才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爱上运动 ,以后才可能坚持运动,形成自律。
不过,每次都用指责批评的方式,坚持使用“他律”的方式,娃是永远不可能学会“自律 ”。
和孩子有关的事儿可以和娃心平气和的聊天引导,不带情绪 。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和谐的气氛中,娃才会学到更多。
“用正能量影响孩子”不是一句说着玩儿的话 !而是我们家长心中有光,身体厉行引领、关心、帮助孩子,每天必须做的事情,尤其是青春期的家长。
给月月爸的几点建议
一,接纳自己、放下焦虑
问问自己,这份焦虑来自哪里?是因为对自己生活工作不满意导致的吗?看到哪里都觉得有问题,看到自己的孩子也总觉得娃哪里都是毛病,需要改正。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自己不满意 ,将对自己的不满投射到孩子和其他事物之中。
就算孩子哪里都是毛病、都需要改,也没有必要让自己陷入到情绪之中,这样情绪化,是没有办法帮助到自己和孩子的。
焦虑也是件好事,这提示你要提升自己了,是时候学习、修心 、提升自己的能量,让自己可以更好的面对焦虑。
这份焦虑是否来自你童年时期你的长辈的焦虑。那时的你,一旦有问题出现,他们总是表现出不耐烦和不接纳。如果真的是那样,你此刻正在传递那份家族的焦虑 。这份焦虑一直在家族中蔓延,你看到了也感觉到了它,只是没有勇气去面对它。焦虑本身没有对错,只是这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帮助和力量,也不能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
二,重新和孩子链接
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与关怀,和孩子玩耍,温暖关切的看着孩子,拉着他的手,抱抱孩子,倾听他的心声,与他多交流,看看他有哪些需求和帮助。这过程不要评判和指责。
三,表达爱与期望
不是要你去表达“你要求孩子做什么,不然你就很难受”。
那样去表达不是爱,不是期望。
要正向积极的表达,孩子们都听得懂。负面的、抱怨的,孩子们都是抗拒,厌恶和怀疑的。
例如,“我爱你,孩子,我希望你永远健康快乐,你可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自己保持活力与健康,吃健康绿色的食物,充足的睡眠,每天保持半小时以上的锻炼。当然除了爸爸热爱的拉伸运动,你也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来锻炼身体,你也可以叫上我和妈妈陪伴你 一起运动 ,我们也很期待哦!”
这仅仅是打个比方 ,相信你有更好的方法。
你看,没有抱怨,没有指责。孩子内心不抗拒,孩子会主动面对这个问题,而不是逃避。
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开始,一旦孩子准备好了与你合作,“建立好习惯”这件事就很容易解决了,这就不再是问题了。
四,如果以上有一个环节受阻,别急,从头再来,从改善自己的心情开始。解决问题相对来说是容易的,但一定要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不焦虑、不难过、不纠结。有的问题其实在伴随你放下焦虑的那一刻,就已经解决了。如果涉及孩子和家人,可以开家庭会议探讨,可以找其他有经验的朋友取经,可以找专业人士,办法总比问题多。
以上是我的想法,我知道你放下焦虑和担忧后会有更好的更适合你自己的方法,祝开心健康 !!
阿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