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考试中最怕的就是阅读理解部分,特别是找中心思想。我的理解,总是和标准答案不一样。
英语考试中也有阅读理解,不过主要是考察信息和观点,这一点都不难。
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很少考察信息和观点这样简单的问题,总是让你猜猜猜,作者想表达什么隐含的意思?
经典的题目之一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中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老师说要是我们也这样写,肯定被批成“病句”,但鲁迅先生那样写,肯定另有深意。让我们思考,鲁迅先生的“深意”是什么?我们的答案往往令老师不满意。
我想只有鲁迅先生能说得清吧。所谓的标准答案,也许和鲁迅先生的本意并不相同呢?再说,也有可能是鲁迅先生无意识地写了出来,自己也并没有考究过“深意”吧?
《文心》第一节《忽然做了大人和古人了》中讲阅读理解:
小孩子读大人或者古人的文章,看不懂,是因为未能达到大人或古人的那种经验程度。这个经验分为两种:1)外面的经验,譬如景物,差不多是人人共同的,最容易明白;2)内部的经验,是作者对景物的感想,因人而异。
关于这些内外经验,你们能懂得多少,就懂多少,从文字里去收得经验,学习经验的方法。要练习自己的思考力和想象力。
我们读到了一篇文章,沉入到作者文字营造中的情境中,有了自己的收获,这就是“从文字里去收得经验”。比如一道菜,叫做“猪肉炖粉条”,喜欢吃肉的人,觉得猪肉好吃;喜欢吃粉条的人,觉得粉条好吃。这也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种层次的阅读理解,主要是靠自己的“吸收”能力。
-02-
《文心》第三十节《鉴赏座谈会》 中讲鉴赏的意义:
鉴赏,就是“看”:见,见到;视,还有观察的意思;观,观念,观感,人生观之类的。
见,看到,只知道某人曾作过这么一篇文章或一幅画,其中曾写着什么而已。
对于这一篇文章或一幅画去辨别它的结构、主旨等等,是“视”,比“见”进了一步。
再进一步,身入其境地用了整个的心去和它相对,是“观”。
见只是感觉器官上的事,视是知识思辨上的事,观是整个的心理活动。不论看文章或看绘画,要到了“观”的境界,才够得上称“鉴赏”。
我们在手机上看新闻看文章,常常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消磨时间。看了也就看了,过后就忘了。这样看文章,长眼睛就行了。
如果文中有一些内容,自己比较感兴趣,特别留意,稍微“琢磨”了一下,有了自己的判断。这样看文章,需要动脑子。
如果觉得文章特别好,自己沉入到作者营造的情境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共鸣和观想,这样就是“走心”了。
这也算鉴赏的三个层次吧。我读书,一般是先走马观花地看一看,觉得有意思的话,再仔细读一遍,把觉得比较好的部分摘录下来或者做上记号,捞干货。然后再回来读第三遍,对着“干货”认真思考,努力吸收,把别人的文章或者思想,变成自己的“干货”。
打个比喻吧。人家都说购物很治愈。每次逛网上商城,都会浏览很多感兴趣的东西,觉得不错的,就放入收藏夹。然后再从收藏夹中,挑选一些觉得真的想要的,放入购物车。接着再精简购物车,下单付款。东西到了后,要么束之高阁,要么用起来。只有那些真正用起来的,才算是买得值。如果是衣服,买了穿在身上,穿出自己的风格与韵味,那就更值了。
-03-
《文心》第三十节《鉴赏座谈会》 中讲鉴赏的态度:
鉴赏,有时也称玩赏或玩味。一篇好的文章,或一本好的小说,非到全体内容前后关系明了以后,决不能“玩”。.......从读过的文章中,把自己喜欢的抄在一本小册子里,短篇的,如诗词类的全抄,长篇的只选抄一节或几句,带在身边,无事时独自读着背着玩,随时觉有新意味可以发现呢。
深以为然。好文章不仅让人想看,还耐看,耐人寻味。
-04-
《文心》第三十节《鉴赏座谈会》 中讲鉴赏与共鸣:
我心中早有此意见或感想,可是写不出来,现在却由作者替我写出来了,这时候我就感到一种愉快。我们平常所谓“欣赏”者,大概就是这愉快的心情吧。........我以为鉴赏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共鸣作用,读者的程度如果和作者相差太远了,鉴赏的作用就无从成立。这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鉴赏的本体是“我”,我们应该把这“我”来努力修养锻炼才好。
........
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之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
要鉴赏,先要提高自我素养。这个素养呢,也是要通过多阅读多思考,多吸收来修炼的。
在简书上看文章,也喜欢看评论。有时候评论比正文更有意思。同一篇文章,有的人这样看,有的人那样看,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也不知道作者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评论,作何感想。遇着抨击的评论,不必介怀;遇着“马屁拍在马腿上”的评论,也不必愕然。因为读者的世界,如作者多有不同。
-05-
《文心》第三十节《鉴赏座谈会》 中讲鉴赏的预备知识:
对于一篇作品,如果要好好地鉴赏,预备知识是必要的。作者的生平,作品的缘起,以及其他种种与这作品有关联的事件,最好能先知道一些。这种知识本身原不是鉴赏,却能作我们鉴赏上的帮助,不可轻视的。
常常在评论区看到作者这样回复评论者:“麻烦你看完文章再来评论”,“麻烦你先百度一下相关知识,再来评论”......挺有意思。
这两天,朋友圈流行晒18岁的照片。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流行这个呢?后来,我百度了一下,原来是因为第一批00后今年成年了,有人发了感慨,引起了一些共鸣,开始晒18岁照片,再后来晒18岁照片引发了众人跟风。
我们看文章,看新闻,看的是“既成事实”。比如“流行晒18岁照片”事件,我看到的是这么一个事实。然而其背后的感慨,却未必人人都知道。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有很多流传甚广的“哽”,你要是不了解这个“哽”背后的故事,就会发现,无法加入朋友圈的聊天。
社交需要下功夫,读文章更需下功夫。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任务重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