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帖子:“为什么说你的存在就是一种价值”,心有戚戚焉。
文中阐述:在人际关系中,很多人为了获得别人的爱,在两个纬度上经常做大量努力:无意识讨好别人,和拼命地表现自己。
逻辑是:“我必须要对你好且不伤害你,你才不会讨厌我”,和“我只有表现得够优秀,别人才会爱我。”
真的吗?真的吗?真的吗?
反正我是受够了。以别人的评价别人的喜好作为自己行为的标竿,太累了,且不靠谱。这两个逻辑,对儿时获得身边重要他人的爱,可能是必须的生活武器(抱抱自己和有同感的朋友);对需要独立思考抗得住各方压力的成人来说,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我以前是不太相信自己存在就有价值的。还会因为朋友对自己太好而心头沉重:“君恩甚重,何以为报?”现在慢慢练习:就做这么真实平凡跟完美没有一毛钱关系的自己;被一些人讨厌,被一些人喜欢;就自自然然地付出,轻轻松松地接受;该来的就来,该走的就走;人心变幻,如天上浮云,手中流沙,抓得住么?不如元神归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唯我独尊”,不是自己比别人优越,而是做人做事以自己的道德价值观为准绳,有标准,有套路,有觉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这两天在做一个如何解决心理咨询师咨询时的道德两难案例,用的是行内人用的“黄金十步”(”Ethics i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Elizabeth Reynolds Welfel, 2013),受益非浅。
案例中,一位学校咨询师面对多重身份的道德两难:她的案主正好是同间学校教务处处长的儿子,因为近期情绪不稳和功课急剧退步被老师送到咨询室。开始案主沉默不语,直到咨询师再三保证咨询内容的保密性,他才透露父母吵架可能还会离婚的烦恼。另一厢案主爸爸也就是学校处长托一位老师(也是和这位咨询师私人关系很好的朋友)向咨询师打听儿子咨询时的情况,说为了更好地和咨询师配合来帮助孩子。
讲或不讲,就用下面的“黄金十步”分而解之:
步骤一:让自己对实务的道德层面保持敏锐
步骤二:找出当中的事实,社会文化环境和持份者
步骤三:定义道德两难的核心议题,列出可行选项
步骤四:参照相关专业操守,法例和规例
步骤五:寻找道德相关的学术文章
步骤六:应用基本的道德原则和理论到你的个案
步骤七:向同事咨询你的道德两难
步骤八:独立思考
步骤九:通知相关人员并实行你的决定
步骤十:反思你过去的行动
今天先说到这儿。太多内容,挤出时间来慢慢梳理。关于心理咨询我还在学习阶段,一点一滴的反思和梳理,偷不得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