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的妈妈读书会上,大家聊起当时正在频繁曝光的虐童和性侵事件,无不胆战心惊于世事的黑暗。妈妈们七嘴八舌地分享了自己听闻的各种恐怖新闻,听到某事件中的受害者家长们因分得一栋楼和小学随便挑的特权而转身告诉记者自己撒谎时,大家纷纷指责这些家长短视无知。
一位妈妈却说:“曾经的确有一位爸爸不肯收礼,坚持要给女儿讨回公道,结果被“投”进去十几年。出来后问他,他也后悔啊!因为之前他有很好的职业和前途,可以给女儿很好的物质补养和精神陪伴,可现在他什么都没了,女儿的公道也没讨回来!而且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他的女儿只怕受到的伤害更严重了。。。” 大家听完唏嘘一片,感叹个人的力量如此薄弱:“别说害人的家伙会迫害你,就是那些跟你有同样遭遇却接受'私了'的家长也会反对你,亲戚朋友都会跳出来阻止你,这些人的力量就足以把你淹没了!”
“是啊!当事情发生后,怎么做都是错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患于未然!”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小心陌生人啊!”
嗯,这通常是我们的第一反应,可避免陌生人真的能避免全部危险吗?
那部疯传的性教育视频中,演讲者周雅淳曾公布过一个惊人数据:来自陌生人的性暴力侵害,仅占到总事件的4%。那剩余九成以上施暴者显然全部是熟人!而事实上,数据公布的直系或旁系亲属迫害占比为25%~30%!看到这里,作为家长的你作何感想呢?
“绝对不能让姑父姨父跟我的孩子单独待在一个房间里,都给我出去!”——读书会一位妈妈激动地回应。
但是,真的要为了避免可能的危险,让孩子们整日提防自己的亲人吗?你确定能全方位无死角地时刻守护在孩子身边遮挡风险?即便真的做到了,孩子会理解吗?愿意吗?这样真的能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吗?......”
显然,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并且没人能保护另一个人一辈子,除了自己。
“这谁都知道!那到底该怎么办?!”
你相信吗?答案其实很简单,只要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感觉,就能让孩子为自己的安全负责。
北大心理学系副教授Dr.魏曾经说过:“人类天生有一些预防危险的机制。比如'害怕'这种情绪能让我们在感觉到危险的时候退缩、转身离开。”这并非是推测,而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的大脑构造中的:“我们天生的警觉系统,主要位于大脑右半球的前额叶和顶叶,由去甲肾上腺素调节。”
Dr.魏特别强调:“重视自己的警觉系统”,“危险当头,相信直觉”。我们不难理解这里所谓的“直觉”正是指“害怕”或“恐惧”的情绪或感受。
你可能会告诉孩子很多安全知识,但即便孩子全记住了,事到临头,只怕也来不及调出脑子里的抽象知识与眼前的现实作对比分析、理解判断,那样太复杂了,弄不好反而延误了最佳逃离时机。但一句“当你感觉不舒服时就大声说出来”、“当你感觉害怕时就马上跑开”却简单明白得多,因为那是日常生活中会频繁出现的感受。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里,作者分享了自己女儿的案例。她七岁的女儿某天穿着泳衣湿漉漉地跑回家,告诉妈妈:自己和好友在游泳池里遇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儿,“玩得很愉快”,之后男孩带他们去“有树的那边”,并问女儿可否舔她的脚趾,因为“这很好玩”。好友觉得好玩,但是女儿说“不知道”,就是“不想让他那么做”,所以跑回来了......作者胆战心惊地听完,为了不吓到孩子,她停顿片刻,然后鼓励道:“你相信自己的感觉,他们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对吗?”
你可能要问:单单依靠直觉来避害靠谱吗?万一错了怎么办?!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就涉及到下一个问题:怎样让孩子的“警报系统”充分发挥作用?
答案同样很简单,只要三步走:
1、重中之重:“看见”TA的感觉,从点滴做起。
这里说的“看见”,是指承认、相信和接纳。只有你先看见了,孩子才会相信自己的感受,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给你,而不用担心是否自己这样想不好?是否你会不相信他?
《正面管教》说:所有的情绪都可以有,包括生气害怕,没有好坏之分。情绪是感受的直观反应。也就是说:所有的感受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家长一旦从心底接受这样的观点,那么操作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当给你小宝宝递水,他推开说烫时,请别来一句“烫什么烫!”而是首先想到甚至说出来:“哦,我觉得不烫但是宝宝觉得烫。”进而顺势站在他的角度想想:是否他的皮肤太嫩了更容易感受热度?是否他被烫到过所以对热水有些恐惧?......倘若你还是不能理解,那就怀着好奇心问问呗!——“哎?你是怎么知道水烫的啊?”这句话首先表示:“我看见了你的感受,我承认你跟我的感受有所不同,但那并不表示你是错的。”记住哦!是放下自己的评判标准真正带着“想了解”的心态发问。
带孩子打疫苗或抽血做化验,孩子大哭说疼,请你不要否认“疼什么疼!这么点儿疼还算疼?!”——拜托,这么点疼也是疼啊!他明明感受过到疼痛,你偏要说不疼,你是想要他以后不相信你还是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呢?或许你希望他碰到困难不要躲避或者就只是单纯地希望快点打完走人,但这都不需要否认他的真是感受。事实上,只要你接纳了他的感受,就能让事情更顺利起来:“嗯,打针确实有点儿疼的。但我会一直陪着你。”
孩子在学校被老师责罚,回来跟你抱怨,你心疼孩子,恐怕心里对老师也有微词,但是请不要对孩子发泄“谁让你自己不争气,上课溜号、作业不做、整天就知道打游戏......”首先心平气和地承认:“嗯,被罚了你心里肯定难受,换做是我也会难受的。”
你可能会问:“这些容易啊!但有时候孩子明显在胡说八道,难道还要接受?!”
《解放》反复提到“感觉是一种事实”,孩子们的“感受是可以改变的,但只要感受到这些感觉,它们就是实际存在的”,作者告诉自己的孩子:“如果我感觉到什么,那么可能会确有其事”。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即便孩子的感受明显与客观事实不符,在当时当下对孩子来说,那就是他感觉到的事实。更意味着不要用耳朵听孩子在说什么,而是用心体会孩子感受到的是什么。
所以当孩子说“我讨厌妈妈/爸爸”时,请你用心体会孩子真正的感受,并理解孩子的语言不够丰富,你也有义务帮助他丰富自己的语言:“嗯,看来你很生气,因为妈妈不给你买冰淇淋”或者“你很气爸爸打你”,然后跟他确认:“是这样吗?”相信我,孩子接着就会告诉你更多他的想法来验证你的推测,而不单单是一句“讨厌”。
这些场景全部来自于生活中鸡毛蒜皮,不管最终你决定怎么做,都请首先看见孩子的感受。让他体会到:我的感受是值得被相信的。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愿意主动打开自己的感官去感受这个世界,才能让警觉系统在关键时刻发挥至关重要的报警作用。
如果这一步你做好了,那相当于盖房子打好了稳固的地基,接下来该搭建框架了。
2、给孩子触探外界风险的机会
这并不是要你毫无保留地把孩子扔进危险中,而是要给他机会亲自参与到社交中来,你需要做的,只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不干扰,并且在他需要你的时候,给予接纳和支持。
去年国庆节回家,DD爸在亲戚开的棋牌室打麻将,我让DD带我去找爸爸,4岁半的DD前一天跟着爸爸去过那里,倒是还记得路,没几分钟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门口的婶婶看见DD,立刻笑着迎出来:“哈哈哈~你来做什么啊!找你爸爸吗?你爸爸不在这里啊!。。。”婶婶一边自问自答,一边环保双臂睨着DD,瞬间DD周围凑过来四五个人看热闹。
小家伙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一愣,停下脚步,甚至一只脚悄悄向后挪了半个脚掌,我没出声,以为他会回头看我,于是脸上挂着笑盯着他后脑勺等着。不曾想DD始终没回头,也不说话,就这样两脚半错开地站定,抬着小脑袋慢慢环顾四周。大家又说笑了些什么,DD也不搭腔。
过一会儿,似乎已经确定了这里还算安全,他后撤的脚再次向前迈进,步子越来越快地向屋里走去,边走边大声说:“哼!我爸爸肯定在这儿!爸爸~爸爸~” 爸爸总算应了一声,DD高兴极了,循声找到人,迅速爬到爸爸腿上。回头笑咪咪地对那位婶婶宣布:“你说错~~~!”我特别庆幸自己当时没横插一杠。
朋友,当你准备把孩子介绍给熟人时,却发现孩子正死命地往你身后躲,先别急着强拉孩子打招呼,只要告诉你的朋友:宝宝还没准备好。轻拍孩子的小手以示安抚,然后自顾自跟你的朋友聊天就好,孩子会通过你的表情神态和肢体语言判断对方是否安全的。当然,也有可能直到最后孩子都没来打招呼让你觉得很没面子,甚而觉得“这孩子以后怎么得了!”——亲,你真觉得他永远都不会跟人打招呼吗?至于面子,呵呵,与孩子的安全感相比,孰轻孰重啊!
3、通过游戏给孩子建立安全意识
倘若你的钢架结构已经在搭建了,别忘了同时添砖加瓦哦!
一方面,我们说警觉系统可以帮助孩子避开直接的危险,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这系统启动太晚,当感觉到时,孩子恐怕已经在危险的边缘了。所以,我们还需要给孩子的系统里植入提前判断危险的指令。同时,还要教孩子:面对危险,我们还可以怎样自保。
市面上有很多安全教育的绘本,比如《我不跟你走》《我不会走丢》等等、还有动画片或专门设计给孩子看的视频、歌谣,这些都是不错的方式,这里我尤其推荐给大家运用游戏来植入安全意识。
正如《游戏力》所说:“游戏是孩子们的语言”。你想让孩子听到你的话,就要用他的语言说。角色扮演或布偶剧场都是比较常见也容易操作的游戏。过程中,多用启发式思考模式来进行,允许孩子自己决定怎么做,不做任何评价,你可以根据剧情呈现出后果给他看,让孩子在不断试错中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
如果孩子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你再稍作引导也不迟啊!我的意思是:尽量让孩子自己思考。毕竟,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危险演示给孩子看,只有孩子自己启动思考模式,才能真正帮助他应对复杂的社会。
除了上面这三条,还有一点不可忽视:以身作则。“言传”永远比不得“身教”的力量啊!
说了这么多,我依然想要强调:重中之重在于“看见孩子的感觉”,只要做好这一步,后面的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家长,你要试试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