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这个在华夏大地上延续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大国,便是在一个又一个家庭的重叠交互中构建而成。如果说家庭是构成中国的细胞与组织结构,那么农耕文明便是贯穿其中的血脉。立国离不开农业,中国的家族形态也因此打上了农耕文明的烙印。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便诠释了中国的基层乡土性质如何影响着中国的家族形态,进而塑造一个传统的乡土礼俗社会。此书虽距今七十多年,但书中的观点并未过时,仍具有许多现代意义。透过这本“乡村社会学”著作,尚可窥见中国基层社会的缩影。
井然有序的差序格局是其主要特征之一。乡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远比现代都市人际关系紧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淳朴风气在如今的乡土社会中仍然存在,其背后的原因离不开社会文化的稳定性。然而,正如书中所提到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土地衍生出的具有差序格局的社会充斥着无数私人关系,每一个私人关系又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这种社会俗称“熟人社会”。因之,价值标准也难以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这就难免造成乡土社会中家族间,甚至村落间的互相包庇等现象出现,或者产生某些不合理的社会共识。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土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而乡土社会中的家庭是永远延续的。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家庭意识强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信条,间接促使基层乡土家庭规模的不断扩大。在革命战争期间,工农阶层更是充当了主力军的作用,这似乎也与乡土社会的家庭意识脱不了联系。在乡土社会中,“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从古至今,他们恪守这一原则,维系了一代又一代稳定的社会,“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于结束抚育。”他们的情感,简单专一,未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而复杂。
在社会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冲突和流弊也应运而生。“乡”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土”也演化成骂人的词汇。“乡土”在现代生活中似乎缺少一种归宿。浮士德式的现代社会,对乡土社会的接纳度显然不够。变化与安稳,法治与礼治,权利与意志,血缘与地缘......不禁让人感慨: 城市正飞速改变,而传统农村生活仍未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信息的爆炸式发展和城市文化的不断冲击正拓宽现代社会的边界,但农村依旧顽强保持原有的结构秩序。乡土礼俗延续千年,成为现代中国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而看似与乡土社会格格不入的都市社会,又何尝没有乡土的影子?《乡土中国》一书中所提到的男女有别、血缘亲疏、人情世故,在都市社会中亦是屡见不鲜。无论中国社会发生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乡土”似乎总是刻在人们骨子里的。我们的发展离不开乡土,成长离不开乡土文明,“乡土中国”一名,或许正暗示这一社会规律。
《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社会的分析如同鲁迅先生著作中对中国人的剖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乡土中国”的环境也许会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缓慢改变,但扎根乡土的礼俗传承或将长久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