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罗兰
许多孩子很聪明,但学习状态不佳,成绩不好,特别遇到某些不喜欢的科目,便会心生退缩感,并且越学越差。
家长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把它归结成性格问题,试图通过打开孩子的个性,或者报各种补习班,试图提高孩子的成绩。
但实际上,效果却差强人意。其实,在学习中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应对这个科目,或者选择逃避和放弃,更可能是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太低而导致的。
一、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
通俗一点讲,就是关于“我能把这件事做好吗”的自我回答。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应对外在环境挑战的信念。
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孩子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对于不同的科目,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比如,有的人学习历史的课程,比学习数学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
也就是说: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他们相信自己能完成的任务,同时,也会回避那些他们认为自己会失败的任务。
如果孩子在一个领域有高的自我效能感,他会设立一个高目标,并更有可能付出更多的努力,面对挫折时的表现也会更好。
而一旦自我效能感过低,就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甚至会出现更严重的现象。
自我效能感不仅会影响到学习成绩,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肯定系统。
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儿童和成人更有韧性,较少焦虑和抑郁,他们还生活得更健康,并且有更高的学业成就。
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效能指引我们制定有挑战性的日标,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具有较强的毅力。一百多个研究显示,自我效能可以预测工人的生产力。当出现问题时,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会指引工人保持平静的心态并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反复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能力加坚持就能产生成就。
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社会认知学家发现,一些因素可以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主要包括:孩子以前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当下的情绪、家长和老师传递给他的信息、别人的成功和失败等等。
1.第一个影响因素是以往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这是影响孩子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比如,一个作文大赛得过一等奖的孩子,更有可能相信自己在文章写作方面能取得好成绩,或在某次征文比赛中获得名次。
而一旦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偶然的失败就不会造成太大的打击,因为他们有了“弹性的自我效能感”。
但是,如果一个人在一个领域持续的受打击,他们就很可能不会相信自己会在这方面取得成功。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孩子在一个学科中持续遭遇失败,往往对自己能在学校学到东西抱有极低的自我效能感。
比如,一个数学成绩不太优秀的孩子如果连续三次以上数学考试都不理想,他就会觉得,“我就不是学数学的料儿,我不喜欢学数学,我也学不好数学!”
2.第二个影响因素是当下的情绪状态
孩子的学习动机和情绪状态的关系非常紧密。
比如,当孩子在一次重大的考试前,如果极度焦虑,学生会把这种情绪解释成无法胜任这次考试的信号。
我们经常听说在某些大型考试中一些因为紧张、焦虑而发挥失常的孩子,在考试中,心境、焦虑和压力的程度,都会影响他们对手头任务的自我效能感。
在生活中,成人也会因为焦虑等情绪形成低的自我效能感。
比如,领导布置了一项任务,时间比较紧迫。很多人在接到任务时不会马上去做,而是陷入到焦虑情绪之中虚度时间。
一直焦虑,直到任务的最后期限,才被迫拾起了这项任务,加班加点做完。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自我效能感会非常低。
3.第三个影响因素是他人传递的信息
别人对孩子良好表现的夸奖,或者提供成功的可能性的保证,都能够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不止一个案例表示,某个孩子的一个学科学的很好,有可能就是因为在小学时有一位老师给了他充分的肯定。
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实验“便从这个方面说明了这个结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
事过半年,罗森塔尔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进步要不吝鼓励,一次小小的鼓励,很可能就让孩子有了比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4.第四个影响因素是他人的成功和失败
孩子会通过观察和自己相似的人,通过他的成败,来获取自己在一个新的任务的自我效能感信息。
比如,很多孩子在学习中会设置一个竞争对手,可能是成绩差不多的同学,也可能是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如果看到对手能很好的完成一项任务,那他自己也会提高完成任务的信心,榜样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作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家长理应肩负起榜样的责任,在生活中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形象。同时要引导孩子跟一些有正能量的伙伴交往。
三、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1.善于用鼓励的语言欣赏孩子
赞赏远不止是一种技术,更应该是一种态度。
许多家长认为,数落孩子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最要命的,不少父母会拿孩子的梦想作为打击的靶子。比如,孩子说:“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父母就会说:“呵,你要当科学家?!你数学就考50分,还要当科学家?拜托你先把你的数学成绩搞搞好吧!”
仔细想想,这种说法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对父母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有时候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会假设孩子也做不到,但矛盾的是,如果孩子真做不到,我们又不停地把他往那个方向推。
我们一方面希望孩子日后成功,可当孩子说我以后要当科学家,当亿万富翁时,我们又忍不住打击他说:“切,就你那熊样!”但真当孩子变成我们所说“熊样”之后,我们又会指责:“你怎么真的就变成这付熊样了呢?!”可是你已经说他很不争气了,他为什么还要争气给你看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婴幼儿期(0—6岁),是个体逐步体验到信任感、主动感、勤奋感,培养个体形成“希望”、“意志”和“目标”品质的关键期,幼儿与母亲之间良好的依恋关系是顺利完成此种成长的最为关键的条件之一,这种关系处理得好,便容易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角色认同和同一性;若关系处理失当,便容易造成儿童的怀疑感、羞耻感、内疚感,从而导致儿童产生自卑感和造成角色认同偏差和同一性混乱。成年后会逐渐表现为自我效能感低,自信心不高,对别人缺乏信任,不易敞开自己,不能进行充分的自我表达。
因此,在孩子效能感形成的过程中,语言鼓励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负面的语言评价会严重破坏孩子的效能感。
那怎样才能通过语言,帮孩子树立积极的效能感呢?答案是“真实的肯定”。
一说到肯定,很多家长会陷入另一个误区,就是盲目的称赞:“宝贝好棒啊!”“宝贝最能干了!”。
没有来由的夸奖听起来很虚,很浮夸,因为缺乏真实的根据。所以夸赞孩子不能过度,而要结合事实去肯定他的努力与进步,尤其努力通过语言去强化家长希望他拥有的品质。
比如刚上小学学写字的孩子,一开始写得非常难看,第一个月上学每次都得不到“优”,他很沮丧,有一段时间不想写了。第二个月的一次作业得了“优”,他很开心,恨不得把这个“优”贴在脑门上,家长便可以说:“哇,你这次真的得到优了,是不是很开心?”他说是的。
同时顺势引导:“我发现了,虽然你前段时间得了很多良,不太开心,但是你不放弃,反复地练习,所以越写越好了”。他就很开心说:“是的”。后来他练字的过程便比以前更加自觉,得的“优”也逐渐多了起来。
所以,孩子的效能感其实就在潜移默化之中,接收外界的评价而来的。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的价值观方才得以形成。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相信自己尽最大努力能解决90%的问题。因此遇到问题时会问自己尽最大努力了吗?不允许没有尽最大努力就轻言放弃。如果尽了最大努力也没有解决那么他会接纳,也会请别人接纳。
2.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内部动机。这是我们很多家长都要思考的问题。内部动机一般来讲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也就是为什么而学习的问题。
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去探索人生意义,使孩子拥有一个理想,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让孩子学有目标,这样的孩子更能生成希望。很多家长不注重积极人生目标的树立,更多的是定下当下的目标,考多少分、考什么学校……,很少让她思考过什么样的生活,他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只有制定远期远大理想,有使命感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树立适合自己的近期学习目标,而且一定是和自己的能力相符而不是依据他人建议的目标,因为其能够达成从而觉得学习有希望、有成就感。
3.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挫败的经历,对自己提出了较高的目标或是家庭中对其期望高,而无法达成这样的一个超越自己现实能力的目标。这种挫败感导致了无助感。常年的恶性循环,无助就不想学,最终导致没有信心。
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一个适合他自己的目标,让他得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比如,在某些学科一点点解决问题,而且要让孩子真正能够享受到学习过程中这种探究的快乐,不要让孩子觉得成绩就是用来做比较的,成绩好不是为了讨好谁,不是让家长更有面子,不是只关注学习成绩这个结果,而是要引导孩子去研究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及怎么解决问题,然后生成那种胜任感。对孩子来说,这些哪怕很小的成功,也会给他成功的体验,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让孩子在不断的实现目标中有成功体验,不断积累自信。
4.提供一些和他背景很相似的榜样。同质的榜样能够给他信心。找那些和他相同相似背景的孩子,通过怎样的努力,最终完成了目标获得成功,有更大的激励性。
通过这些方法,孩子已经很努力了,还是无法提升成绩,这就是孩子学习策略的问题了。这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去客观分析,找到应对方法,配置相关资源,去帮助孩子一起慢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