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巡视”的思考
“东北虎扑人”“东北虎一掌拍碎车窗”……4月23日,一只野生东北虎闯入黑龙江省密山市一个村庄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据媒体报道, 4月23日7时左右,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白鱼湾镇临湖村有群众报警发现一只老虎。
鸡西边境管理支队白鱼湾边境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老虎正趴在一处弃置空房夹缝处。经初步判定,应该是成年野生东北虎。
视频显示,老虎体长约2米,高1米左右。一名村民在临湖村二组大地旁被咬伤,送往医院治疗无生命危险。
当晚9点左右,工作人员对老虎打了麻醉枪,随后将其控制。后该老虎被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运走。
新闻寥寥数句,很快结束了报道,个中细节语焉不详。从早上7点被首次发现,到晚上9点被注射麻醉剂带走,前后历经14个小时。在这段时间,既不见老虎伤害家畜用以果腹,又未见其刻意寻找村民复仇,村里也没有让其一见钟情的伴侣。不禁让人疑惑,“大王”下山巡视究竟意欲何为?
“新华视点”记者了解到,半年以来,黑龙江、吉林等地频现野生东北虎踪迹,甚至出现“人虎相遇”。
看到这些报道,看官们定会询问“大王”为何频频“下山”进村?当遭遇猛虎之时究竟如何应对?
对此,我们到底是该开心还是忧虑呢。开心在于这几年退耕还林、休养生息,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于是,野生动物的种群快速繁衍、壮大。忧虑在于,老虎都有自己的领地,数量壮大,意味着它们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间,饭后溜达的半径变得更广,于是乎,一不小心就进入了人类生活的区域。
此前多次都是老虎主动退了,这次的虎是在人类帮助下被动撤退的,谁又知道以后进村的虎是否会以之为据点,盘踞不去呢。
我们没有武松之能,况且当前空有武松之能,你又敢否使用暴力呢?君不见 “严禁打架,打赢坐牢,打输住院” 的标语随处可见吗?!面对东北虎不时前来“巡视”、乃至“驻守”的情况,我们人类又当如何自处呢?
太湖禁渔的现实
大家还记得2007年的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吗?2007年5、6月间,中国江苏的太湖区域爆发严重蓝藻污染,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超市、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
2007年爆发的太湖蓝藻危机,为太湖的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按下快进键。此后的12年,从水中到岸上,城乡污水处理、工农业污染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以及太湖蓝藻水质监测预警等举措,渐渐让太湖恢复本来面目。
贡湖湾湿地公园就是生态恢复的实验场,一堤之隔,二个世界。
2020年9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第12号公告显示,从2020年10月1日起,收回太湖渔业生产者捕捞权,在太湖水域的渔业生产者应当全部停止捕捞作业。
太湖保护区将是无限期的禁捕,而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将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太湖渔业资源评估以后,制定新的捕捞政策。太湖三白等湖鲜的捕捞需要在捕捞的时间、捕捞的规模、捕捞的方式方法加以改变。
就在此前的2020年1月初,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面对长江已经“无鱼”的窘境和日益恶化的生态,十年禁渔,才能生存延续,十年禁渔堪称保护长江的百年大计。
没有身处其中的我们,难以想象蓝藻给周边居民带来的危害,难以感受全面禁捕对世代渔民带来的影响。车行在进入太湖西山岛的大桥上,湖面上停泊着几艘当年的渔船,用以展示、纪念那段曾经辉煌的捕鱼时光。码头上虽然停泊着“船”,当你走近细看才发现都是水泥船,船上的囍字及旁边的鸡鸭舍显示这里是渔民居住的地方。禁捕后,渔民都交船上岸了。年轻些的下了船可能转行做了其他营生,很多世代捕鱼的渔民已年老体衰,有的没了自己岸上的房子,索性就住在了水泥船上。攀谈起来,他们亦有怨言,毕竟转变太快,但也理解全面禁捕的初衷。个个都是历经风雨沧桑的人,已经无法从脸上看出他们内心的波澜。牺牲一代人的利益,换取后代人的生存,虽是阵痛,却得长久。
人鸟之争的残酷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被一片片的黄花所吸引,如同蜜蜂采蜜般地寻香而去。忽见一小片桃林,掩映在黄花簇拥之中,那一簇簇的繁花你拥着我我拥着你,深红的蕊、粉红的瓣像一张张笑脸争奇斗艳。“呀,好吓人”老婆喊了起来。我寻声望去,发现在美丽的桃林之上竟然倒悬着几只鸟儿的尸体,仔细观察是一张细细的透明渔网把它们缠住了。“那只还活着”,儿子喊了一声。也许,被老婆的声音惊吓,也许是听到了希望,一直倒垂的一只鸽子竟然扑棱起翅膀。
我急忙推开围栏,快步走到网下。一手紧紧托住鸽子,一手摸索着缠在鸽子身上的细细网线。可以想象,被捕之时它们也许正像我们一样悠闲地欣赏美景,许是亦被桃花吸引放低了高度,不曾想一头撞在了网上。头穿了过去,身子被紧紧地箍住。它使劲地挣扎,希望摆脱束缚,无奈越挣扎越紧,竟然连翅膀也被缠到了网扣里,细细的线一点点地勒到肉里,钻心的痛。它不想放弃,现实却困住了它飞翔的力量,最终它无奈地垂下了头,倒挂在网上,只有偶尔扑腾几下还预示着它活着。
“不着急,我来救你了”,望着鸽子那双小眼睛,我一边寻找线索一边跟它聊着。也许它根本听不懂我的话,也许它明白我在救它,两只小爪紧紧地抓住我的手指。握着鸽子温暖的身体,手指感受到它那强劲的心脏在咚咚地跳动,我的心里有些酸楚。既为那设置网拦鸟的人感到愤慨,也为它及已经死去的鸟儿,仿佛它们就是我的朋友。挣脱渔网的一瞬间,鸽子立马活跃起来,任凭脖子上的羽毛纷纷落下。
后面才知道,这是桃园的主人设置的,专为拦截过来吃食桃子的鸟儿。农民生活不易,每年的收成有限,水蜜桃是其主要经济来源,被鸟儿啄食的桃子无法售卖,哪怕仅仅一口。于是,农民想到竖起隔离网,如同田间立起的稻草人,机场旁的拦截网。
这里就涉及到人类与鸟儿关于食物的争夺之战。鸟儿争食面临的可能是死亡,人类失败面临的是减产歉收。从结果的严重程度看,好似人类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自主权。比如,村庄迁移、渔民转行、农民转业等。
环境生态需要处于平衡之中,动植物物种作为环境生态的重要成员更需维持动态平衡,主要包括总量的平衡和结构平衡。目前,老虎、鱼类、鸟儿在人类面前处于天平的弱势群体,所谓脆弱的一方,都是需要被人类保护的对象。物种保护、生态改善是一个长期动态演变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保护的办法也应当具备一定的柔性、弹性。随着族群的壮大,一旦总量与结构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向着另外一个极端转变,将会带来另外的灾害。比如,美国的亚洲鲤鱼、德国的小龙虾泛滥,古巴的螃蟹泛滥、印度的黑鱼、越南的罗氏虾成灾,都是在某些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失衡,意即从总量上未必失衡,但在那段时间和那处空间上却失去平衡。
保护物种、改善生态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反脆弱的历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做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