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经过去了六分之一了,你的年度计划进展如何?
我今年的计划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身体健康、写作、英语。之所以有英语学习计划,我官方的解释是在我不长的阅读历史中,英译本的翻译质量一直不能让我满意,所以我打算自己看原文。但其实更深刻的原因在于英语一直我内心的一道坎,我一直学不好它。大学的时候,当大家纷纷败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化工原理这些难点科目之下时,我均能安全通过。反而是大家觉得小菜一碟的大学英语,我挂了一次,补考了两次,而且补考的时候还是好基友代考的(在此为姚筱磊同学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所以今年我希望能突破自己,安排了这样一个计划。不过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形势不容乐观:虽然也在按原定计划进行,但是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甚至开始有了抵触的情绪,开始怀疑我这个计划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英语,我为什么总做不好?
或许你要安慰我说:其实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不一样,或许我就是比较擅长逻辑分析,而对语言学习缺乏应有的天分。我也曾这样安慰自己,但仔细回想自己的经历,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首先,我天生是一个双语使用者,根本不存在缺乏天分这一说法。我是少数民族,在没有接受学校教育之前,我的生活中使用的是壮语,这是一种类似于泰国语的一种语言,与汉语是完全不同的语言。现在我也能随意的在汉语与壮语之间自由切换,所以说缺乏语言天分实在说不过去。
其次,在使用壮语、汉语之后,我高中学习了桂柳话,一种与四川话相似的语言。在2015年的时候,又学习了粤语,虽然不能说很流利,但是完全能满足各类交流的需求。所以说我的语言学习能力并没有因为自己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
最后,我也曾怀疑过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有问题,但是谁又能给我一个百分之百的学习方法呢?
我不断的回想自己以前学习语言的经历,想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坐在我的小桌子前,手上拿着竹条,如果听写的汉字写不对,或者念不对,竹条就会和我的小手掌来一次亲密接触,现在想起手心还隐隐作痛;想起高中的时候,拉着好基友一起躲在学校的后山,不停的练习那句“凑司马咧”,以至于现在我与他在一堆使用使用壮话交谈的人群中仍然装逼的使用桂柳话沟通;想起大学的时候,有耻于自己低沉的声线和不标准的普通话,每次和别人交谈都要一句句的重复,成为大家的笑料。于是每天就撵在两个安徽的同学后面,让他们尽量耻笑,但一定要纠正自己的发音,到最后慢慢开始上台说相声,成就感油然而生;想到前年在梧州的时候,明明已经喝得神志模糊,但还是要搂着一个本地的员工,用蹩脚的粤语进行交谈,而且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再到后来不停的刷TVB的连续剧,再到离开的时候已经能很顺利的知道他们是不是再说我坏话了。
我突然发现,我学不好英语,最根本在于英语不是我的刚需。上学的时候,我其他的科目成绩足够好,就算英语差点,自己也能保证自己的学霸的称号。到工作了,各种各样的翻译工具,让英语技能更变成一个有就更好,没有好像也不是很要紧的鸡肋。
使用“刚需”这个概念,就完全能解释我为什么能学好其他的语言而唯独学不会英语了。因为其他的语言对我来说都是刚需,学不好汉语就要被打手掌,学不会桂柳话就会被排斥在朋友圈之外,说不好普通话就要一直被人拿做暖气氛的话题,不会粤语就完全不能与手底下的员工交流。这些都是影响着那时候生活每一分每一秒的刚性需求,所以学得快,学得好。甚至,没学会,没学好的时候,也要凑合着用,然后“用着用着就真的用熟练了”。
如果我们再把“刚需”这个概念延伸出语言学习这个范畴,其实不论是英语、健身还是任何其他的生活技能,当它无法影响我们的生活时,我们都不能感受到它的必要性。它就不会成为我们生活的刚需,所以我们也不可能将它做好。
这些年,我一直给我身边的人推销阅读这个习惯,但是不论我费了多少口舌,写了多少文章去反驳读书无用论,总是起效甚微,这让我甚感孤独和焦虑,但又无可奈何。但是昨天我突然发现嫂子突然晒了几张我那个顽固不化的好基友看书的相片,一问才知因为嫂子怀孕了,所以他学些孕妇保健的知识,所以去买了几本相关的书回来看。所以说爸爸这个称号能改变一个男人,此言不假。但其实更深的原因就是读书获取知识变成了他的一个刚需,所以他可以开始阅读。而以前他所说的那些天生条件弱,周围环境不好,其实都只是借口,重要的是能不能找到一个非做不可的理由,让这个想学的技能,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刚需。
那他为什么会选择阅读而不是其他的方式呢?这与我不停的给他展示的阅读的好处不无关系。但以前他的脑海里只有学生时代对于书本挫败和厌恶的印象,所以就算偶尔阅读也不能坚持多久。我也确信以后他一定会越来越喜欢阅读,因为当一个人真心喜欢做某件事,通过这件事真正感受到了好处的时候,它对这个人来说就是刚需。就好比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从来不是痛苦,而是根本停不下来的乐趣;对喜欢锻炼的人来说,健身从来不是煎熬,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曾经看过一本叫《The Secret》的书,号称历史上最畅销的心灵励志书籍,创美国出版史记录,在美国至今销售超800万本,全球销量已经超过1500万本。它核心的观念就是——吸引力法则。基本原理是这样的:人类所有的思维活动,都会产生某种特定的频率(脑电波),而这种频率就好比杜鹃用于求爱的信号、蝙蝠用来探路的超声波。它会吸引同样的频率,引发共振,从而将我们思维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任何事物吸引到我们的面前。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摒弃一切负面的思维活动,每天只想着正面的、我们所期待的事物,这样最终我们才能走向成功。我一直觉得这也太扯蛋了,毕竟就算我将自己的渴望明确到“我要拥有一组连号的五百万人民币”,它也不可能出现在我的眼前。但是让我更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这么空洞的书籍能让那么多牛人来推荐?
现在发觉,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理解这本书,将“吸引力法则”理解成“刚需法则”——你希望获得什么,就将它转换成自己生活的刚需,那你就能不断的接近自己的目标,并最终实现它。就好像我的刚需定为:“我需要一组连号的五百万人民币,因为它是我活下去唯一的动力和信念”。因为是刚需,就和不吃饭就饿一样,如果没有我就会死去,那我想我可以为此付出任何除了生命以外的代价。于此,五百万并不难。
2017年的年度计划你进行的如何了?如果你觉得后继乏力,自我驱动力不足,不妨想想:之于自己,什么是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