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开始,家道中落父亲早亡的男子,在父亲众朋友的资助下成人,并背靠大树谋了份高薪闲差,第一人称,很有代入感。所谓闲差,自然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山间观景,茶楼品茗,看看书,散散步,乐得逍遥自在。一不小心,遇到一个鲜活亮眼的女子,砰然心动,不能自已。在此闲扯几句,谁说只有女子情窦初开时会特别热烈,郁达夫用细腻的笔触告诉我们,男子也是一样,那一种辗转的心思,比之女子也不差分毫。
好了继续说故事,男子的性格在现在看来也算是宅男一枚,独居,几乎无应酬交际,当然,也没什么机会接触异性。这样一来,一见钟情很正常,不自觉地尾随而行也自然属于自然了。
女子是初来乍到的戏园名伶,鬼使神差之下跟至戏园的男子,自然而然地就进去听戏。一听之下,更是如痴如醉,风雨无阻,场场不落,听戏成了每日的头等大事。也算是机缘巧合之下主动出击吧,探后台相识,而后顺势而为同住一家旅店,这个套路大家想必都懂:近水楼台先得月是也。
后来的街头偶遇,那就更顺理成章了,小城原本不大,同一家旅店出发,回同一家旅店,相遇的几率远大于不遇。一来二去的熟了,再一来二去的,女子竟然对男子也有了意思。
恰逢名伶之间的合作破裂,女子提出与男子双宿双飞,离开这是非之地,于是男子欣然应允,请了假,支了钱,说走就走。我想,但凡女人说出“带我走”这三个字,不说爱慕已深,单是略有心动的男人都会一口应承的吧。
二人日日相对,对女子的迷恋日益加深,而女子却并不甘于居家室内,只流连那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男子开始患得患失,动辄醋意大发,见不得女子与其他人谈天调笑,至后来,甚至见不得旁人落在女子身上的分毫欣赏目光。在爱里沉醉,以爱之名将内心的占有欲完全释放,只想要牢牢抓紧女子的全部注意,所有身心。每每不如其意,便始于抓狂发怒歇斯底里,终于哭泣哀求。终日在床第之间寻求发泄,只求换得女子的全部目光,生怕下一秒,女子便转投他人怀抱。
日复一日,男子一味痴缠于床第之间,身子自然渐渐虚弱了下去,再也不复初见时的意气风发,风轻云淡。某一天清晨,女子留下一纸留言消失不见,字里行间请男子疼惜自己的身子,自此之后不再相见。男子发现后几近崩溃,四处寻找而不得,终于生了一场大病,颓然放弃,只记录下此情始末。
看到很多评论,各种臆测女子离开的真实原因。一说因为太爱,不忍男子身体日益虚弱,忍痛离开;一说为痴缠所困不得自由,消磨了所有爱意,所以逃离;一说女子从未爱过,只是虚荣所致,离开是为了下一场繁华。在我看来,郁达夫先生刻意模糊了这一点,任人无限揣测,才是点睛之笔,而我也不打算妄加定论。
难怪乎人说爱情是永恒的,不论国内国外,经典名著还是一时流行,不管离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有多久远,那种遇到爱情的心情,互相之间的纠缠,相爱不相爱,结局好坏,不外乎如是。你似乎分分钟就能在身边任何一对情侣身上,找到或多或少的书中情节的影子。
人总是要在合适的时间做适合的事,该挽留时莫错过,该放手时须放手。在爱情里,切莫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无尽痴缠,芸芸众生那么多,谁也不是谁的所有物,也不是所有,唯有爱与不爱,愿与不愿,在与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