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愁的很啊!一个女孩子偏要参加学校的足球兴趣班!害得没有时间去补习英语和奥数!钢琴也不好好练,你说我怎么办啊?”
“儿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及其不好,我都快绝望了!”
有些话我也就和你说说,照我儿子目前的情形,我真担心他高中考不上!”
期末考试一过,妈妈们的焦虑感倍增。聊天时就可以感觉到他们的担心、不安、急躁、失望、无助和迷茫。自己也是一名妈妈,我也清楚地记得这一年自己的心理感受。“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洪荒之力”都使出来了,但结果还是不甚满意,焦虑挥之不去!
家有学龄儿童的妈妈们,焦虑情绪颇为普遍。相比之下,爸爸们倒显得平静得多。对于中国式的妈妈,社会批判也较多,大多数人都说妈妈们不会科学地教育管理自己的孩子,要求过高,不仅是“自讨苦吃”,还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乃至引爆了家庭关系。说得妈妈们俨然成了“万恶之源”和种种问题的罪魁祸首!可谁又真正探究过妈妈们焦虑的根源,或者伸出手来拯救妈妈们于焦虑的痛苦桎梏之中。谁不想要平静祥和的生活,是谁把妈妈们推向了焦虑的深渊?
妈妈们的焦虑主要来源于在教育孩子时的势单力薄。
中国素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却没有一股脑地把事情全都推给妈妈去做。相反权贵和书香之家的教育大任都是父亲担当的。我们会读到《颜氏家训》、《谢觉哉家书》等等,都是育儿成功的男人们给世人留下的宝贵财富。《颜氏家训》教子篇中,明确指出“妇人之仁终败儿”、“溺爱等同于戕害”;古代帝王之家自皇子出生后都会让奶妈喂养,请老师教导,而减少皇子们与亲母的接触频率。此举如今听来似乎不近人性,但古人的东西多为经验,不伐合理的成分。而如今,父亲们把育儿的重任全权推给妈妈们,又有几个父亲曾思索过:“我要把我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的人”这样的问题。鄙视女人的时候都说“头发长见识短”和“小女子,大男人”之类的话,既然女人如此不才,又怎堪重任呢?
中国男孩多,男人少。有人将中国称为“巨婴”之国。这些男孩结婚生子之后还想事事依赖父母,还动不动发发脾气想要提醒说他是男人了,可以作一家之主了;这些男孩希望老婆像他老妈一样无怨无悔地容忍他,照顾他和家庭,嘴里不承认,心里却老拿老婆和老妈做对比。无法感到舒适时,找各种机会跑到老妈那里过“饭来张口 ”的“幸福”生活;这些男孩觉得带孩子是最大的麻烦事。他们可以把大把的时间和“所谓”的朋友泡在一起,也不抽出时间陪老婆和孩子;这些男孩时时以工作为借口,却不愿去承认老婆也有工作且也不比你挣得少,凭什么人家又要工作,又要做饭还又要带孩子?这些男孩自私地找时间去美化自己,却从来不找时间给自己的孩子教点东西.......
家庭教育中男人的不作为,无担当,没责任,和缺乏远见,使很多的妈妈们又当爹又当妈。她们是孩子的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美术老师、音乐老师、体育老师、心理老师......工作之余有这么多的兼职身份妈妈们怎能不焦虑?
妈妈们感到势单力薄的另一个方面来自于家里的老人。很多老人要么是不愿帮媳妇带孩子,要么是不会带。
干脆不带的,一点忙也不帮的婆婆最流氓,其中的辛苦的只有媳妇自己最清楚。说什么“手心手背都是肉”,全是扯蛋!人都有一时之困,媳妇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要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待到您年迈,腿脚不灵便的时候,又怎么能让媳妇心甘情愿地照顾你?你没有生过人家;你没有养过人家;你也没有和人家培养过感情!人家还在尽心尽力地培养你家族的后人!你旁敲侧击的那句“疼孙子有什么用?将来也指望不上!”只能说明你的自私和狭隘。你媳妇的那声“妈”,你又知道人家叫得多牵强!“30年河东,30年河西”,活了几十岁连这点人情世故都不懂,这样的婆婆就慢慢地作吧!
有的婆婆想尽心尽力地帮儿子和媳妇带孩子,但却死是个没文化!为了让孩子开心,什么垃圾食品都给孩子买来吃;为了让孩子开心,可以让孩子整天整天地看电视;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逗孩子能逗到大半夜,完全不顾孩子的作息习惯;为了让孩子喜欢自己,网络游戏都下到手机上,从感情上牵制孩子;追着喂饭,不帮忙协助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这样的老人看不得孩子受半点的约束和管制,因此还会在儿子面前说媳妇带孩子有问题,一不小心就引起了家庭矛盾。这样的婆婆就是“烫手的山芋”,媳妇们这面努力地教孩子,婆婆们那边不断地拆,最后的结果是教育收效甚微,还让孩子觉得“妈妈不如奶奶疼我”,从而影响了亲子关系!家里有这样的老人,年轻的妈妈们怎能不焦虑?这类老人总是说“隔代亲”,她们是不由自主地疼爱孩子!其实根源还是没文化!而且说难听点还自私。她们根本不去想她们的纵容和没有原则却给自己的儿子和媳妇将来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当然就孩子本身也是弊端重重的。她们把孩子惯坏后,过几年,两腿一翘,走了!儿子和媳妇的生活呢?孩子长大后的生活呢?还是好好反思这个“隔辈亲”吧!
当然也有既有爱又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老人也有。你如果遇上了,那才真是“家有一老,胜似一宝。”你就好好珍惜,别忘了每逢进庙要烧柱高香。
妈妈们的焦虑其次是来自于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
妈妈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出色的,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差人一等。孩子在没有上学之前,没有明显的比较对象和比较方面,所以妈妈们也都心态平和地享受着“母慈儿孝”的天伦之乐。但到孩子入学后,几番的考试测验下来后,就是“月亮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了。看到孩子不如自己想像和期望的那个样子时,要强的妈妈们的心都像在被缝纫机踏着一般,心中的那个焦虑啊,可真是“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这样的妈妈们,我们还是给自己和孩子做个重新的定位吧!毕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比咱们优秀的大有人在,咱们就认清自我,尽量做到“笨鸟先飞”。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是“智力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娃的智力遗传了咱们的基因,咱们就引导他们更努力踏实一点,使下限更接近上限呗。毕竟教育是长期慢工出细活的,我们还是要满怀信心等待奇迹吧。
妈妈们的焦虑还来自于社会。
现今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众多家庭也愈发注重孩子的“质量”。所以现在各种业余爱好培训班,在孩子和家长的生活舞台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我坚持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或专长,这样有助于自己的人生更加的丰富多彩,也有个闲暇之际消磨时光,不至于太多空虚无聊的事情。这也是对品质生活的一种追求。但大多数的孩子早期的爱好都没有长性,若让孩子从早培养一种爱好,其实是家长的坚持。
若要孩子“琴棋书画”样样都会,家长难免会有焦虑吧。我目前是做不到了,就让孩子在这方面残缺点吧。我和他能力都不济啊!不过就算时常给自己做心理安抚,但看到别人家的娃样样精通时,还会偶生焦虑的。
教育评价体制和舆论导向也会引起妈妈们的焦虑。
没耐心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