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三十而立,很多人理解为在三十岁前应该成家立业,是这样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概括总结,孔子身世可怜,三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就去世了,他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的重担很早就压在了他的身上,十七岁时母亲也去世了,他一个人面对生活,十九岁时他娶妻生子。
孔子说他十五岁时立志做学问,经过十五年的摸爬滚打,历经生活磨练,达到「三十而立」的状态。所以说这里的「立」并不是成家立业的意思,因为孔子在三十岁之前早就开始工作养家糊口了。
究竟何为「立」?
刘宝南《论语正义》:「立,谓学立」;
皇侃《论语义疏》:「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经业——儒家经书的学业)。
我理解这个「立」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立身。即安身立命,能够养活自己或家庭,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具备完全行为能力。
二是立心。即学有所悟,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世原则,拥有独立的思维系统和心智模式。
立身是「立」的初级阶段,是立心的基础。立身要求我们参与社会劳动,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实现经济独立。
立心是「立」的高级阶段,是立身的升华。立心要求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启迪智慧、修炼品德,实现内心觉醒。
立身容易,立心难。
为什么很多人年过三十已经成家立业了,不但没有「三十而立」的成就感,而且时常陷入焦虑和迷茫?因为「身已定而心未定」——关于「我最想要什么,我的使命是什么,我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类似这些人生重大问题并没有想清楚。
个人价值观和心智模式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系统教育和内化重构两个阶段。系统教育需要通过家庭和学校来完成,而内化重构只能通过自己来完成。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两个过程完全可以交替同步进行啊。我的切身体会是——不行。因为内化重构的核心在于思考,但从小到大我们绝大多数的学习都不需要思考,我们需要的只是记忆,因为记住了就能考高分,我们习惯了在服从中成长,在记忆中学习。
因此,真正的知识内化和重构发生在我们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后,或二十二岁(本科),或二十五岁(研究生),我们通过努力工作获得收入,不再向父母伸手要钱,然后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三十岁出头,我们终于完成了上面讲的初级阶段——立身,可遗憾的是因为我们过于关注立身的问题,导致对立心的思考并不够。
讲了这么多,我只是想提醒自己以及和我一样有些焦躁的年轻人——慢慢来,四十而立才是我们要拥抱的节奏。
为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放下焦躁,慢即是快。
曾国藩说:「为学譬如熬肉,先需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以前在学校学习时有考试的压力在,不得不刻苦用功;而如今内化重构的过程是慢火温,不再有考试,也没有标准答案,全在一个“悟”字。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克服急躁心理,要立足长远,在基础上下功夫,在实践中多磨练。古人云:「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此乃为学和修心的要义。
二、善于取舍,少即是多。
很多时候,我们难有建树并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不够傻,就像那个挖了一地的井孔却没找到水的人,总是半途而废。俗话说:「贪多嚼不烂」,什么都想做结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取舍和聚焦,朝着一个方向精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生活中也要学会做减法,远离无效的交际和不良嗜好,把精力用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比如读书、写作、运动、陪伴家人等。
三、抓住重点,基础即是高深。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学习要抓住重点。什么是重点?一是基础的,比如哲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等,这些学科蕴藏着「普世智慧」,掌握这些学科的基本思维模型,去建构我们的心智。二是经典的,比如孔子、朱熹、曾国藩、富兰克林等圣人之学,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之学,查理·芒格、瑞·达利欧等聪明人之学。这些基础或经典的书籍记录着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最实用的方法论,能让我们更快地找到人生的定位和方向。
孔子曾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如果你跟我一样年过三十,请不用焦虑,因为四十而立并不迟;或者你和八年前的我一样刚刚步入社会,那么请找回思考的能力,多关照你的内心,努力像孔圣人一样实现三十而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与君共勉。
关注公众号阅读相关文章:我如何从中年焦虑走上通往自由的试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