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7月. 1版1次
第一部分/受到诋毁的塞万提斯遗产(共10节)
1.
1935年,埃德蒙·胡塞尔在作关于欧洲人性危机的演讲中提出die Lebenswelt,因为欧洲的科学将世界缩减成科技与数学探索的一个简单对象,具有单边性。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人类既无法看清世界整体又无法看清自身,掉入胡塞尔的弟子海德格尔所说的“对存在的遗忘”中。
2.
·现代具有双重性:既堕落,又进步。
这在现代社会诞生之处就决定了。
·现代的奠基人不只是笛卡尔,而且还是塞万提斯。
因为小说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做了很多哲学与科学没做到的探索。
比如小说对时间的探索。
(e.g.塞万提斯时代探索了冒险,塞缪尔·理查森探索了感情的隐秘生活,巴尔扎克探索了人扎根于历史中,福楼拜探索了当时未知的生活土壤,托尔斯泰探索了非理性的作用)
·知识是小说的唯一道德。
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唯一存在的理由。(赫尔曼·布洛赫)
·只有超越国界的作品,其价值才可能被完全看清并被理解。
(作者带有一定“欧洲中心论”的思想)
3.
·上帝已死,唯一的、神圣的真理被分解为由人类分享的成百上千个相对真理,于是现代世界诞生,小说诞生。
·人们总是希望世间善恶分明,但事实并不尽如人意。小说致力于探索人性相对的善恶,认为世界是暧昧的,没有唯一的绝对的真理。于是小说也就难以被哪些希望看到善恶分明的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4.
·小说家们的视野越来越狭窄
(1)所处的时间无始无终,所处的空间漫无边界。代表:狄德罗《宿命论者雅克》
(2)遥远的视野被现代建筑遮住,该时代已登上历史的列车,上车容易下车难。代表:巴尔扎克
(3)视野更窄,似乎被围住。冒险已不再视野内,人们为此难以忍受。代表:爱玛·包法利
5.
·小说中不再有冒险;战争题材的没落
·时代的终极悖论
(1)笛卡尔的理性破坏了中世纪以来的价值观,纯粹的非理性反而可以大行其道
(2)人类致力于实现一体化,希望藉此找到永恒的和平,然而一体化带来的反而是无休止的战争。
·小说的目的应该是揭示真理。
6.
·小说不是社会和政治的预言
(作者在这里反对了奥威尔,即《1984》的作者)
·小说家应着眼于自己所处时代的特征,而不应该是未来的可能性,因为那是下一个时期的小说家的任务。
7.
·小说之死
所谓小说之死是指小说的历史停滞了,它只是不断地重复再重复,不断确证人们所说的某些“真理”。
小说之死一般发生于极权世界。这个时期的小说被称之为“小说历史终结之后的小说”。
8.
·小说是四种召唤
(1)游戏的召唤
(2)梦的召唤
(3)思想的召唤
(4)时间的召唤
如果小说真的应该消失,那并非是因为它已精疲力竭,而是因为它处于一个不再属于它的世界之中。
9.
大众媒体的精神与小说精神是相违背的。
小说精神是复杂而延续的,是一脉相承的。
(作者的思想有一定保守性,类似于老子的“小国寡民”)
10.
·小说的叛逆与作家的自信
小说已无法与现代的精神和平广场,它的进步就是“逆着世界的进步而上”。
作家在创作时始终坚信自己与真正的“时代精神”相一致。
小说家不要理会未来如何评判自己,那是保守与懦弱的表现。尽管接下前辈流传下来的经验。
我什么也不信赖,只信赖塞万提斯那份受到诋毁的财产。
第二部分/关于小说艺术的谈话
(本篇是克里斯蒂安·萨尔蒙对昆德拉的访谈记录。 萨尔蒙是法国著名文论家、法国《解放报》和《新观察家》周刊书评主笔,曾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及昆德拉的助手,是国际作家议会主要发起人。)
正文概要:
探索自我
- 任何时代的小说都关注自我之谜,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心理小说,但昆德拉的小说不是。
- 小说的基础是对自我的探索。因此,对有关“自我”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有不同倾向,甚至可以由此划出小说历史的不同阶段
- 薄伽丘时代,行动被认为是行动者本人的自画像(用中国话叫“文如其人”)
- 狄德罗时代,作家想通过行动展示“非我”的形象(将作品与作家分离),这是小说伟大的发现之一。
- 理查森时代,小说关注内心生活,“书信体”小说出现(人物用写信的方式表露想法和情感)。继承人有歌德、拉克洛、贡斯当以及后来的司汤达等人。在普鲁斯特和乔伊斯时期达到顶峰。普鲁斯特探索“失去的时间”,乔伊斯分析“现在时刻”。
- 对自我的探索最终以一个悖论结束:观察自我的显微镜的倍数越大,自我以及其唯一性就越来越远。灵魂被分解成原子之后,我们人人相同而没有差别。
- 所以,小说对自我的探索最终一定是以悖论式的不满足而告终,因为小说不能超越自身的局限。不过,了解小说自身的局限本身已经是很大的成功。
- 昆德拉反对一般人认为的现代小说有“三位一体”:普鲁斯特、乔伊斯和卡夫卡。因为卡夫卡开辟了新方向——后普鲁斯特方向。
区别:普鲁斯特的兴趣在于人的无限的内心世界,而卡夫卡的探索是“当人的内心世界无论如何也撼动不了外在世界时,人还有哪些可能性”。(昆德拉对极权世界有心理阴影) - 生活是个陷阱。世界趋向一体化,也就意味着未来人们不再有庇护所(比如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成为一家人,那么得罪其中一方的人除非跑到火星去,否则将无处容身)
- 昆德拉的小说不是心理小说,但人物同样有内心生活。贡布罗维奇的想法对昆德拉写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影响。贡布罗维奇认为个人重量取决于总人口数量,之前一个人的重量是十亿分之一,后来是二十亿分之一,地球人口的增加让每个人越来越无足轻重。
创作建议
- 昆德拉的小说人物没有内心独白,因为他不希望通过心理去把握自我。
- 创造小说人物的目的在于“实验”,是“实验性的自我”。而这种思考式的探询就是昆德拉所有小说构建的基础。
- 有关小说题目的选择,昆德拉倾向于用小说的主要范畴为题。
- 创作小说之前先写下一个定义(即让自己创作这部作品的动机)。
- 昆德拉的小说人物也没有外表,没有心理动机,不写人物历史(读者只能根据自己的想象脑补),他反对传统的心理写实主义,提倡只探索各种处境的本质。因为人物的生动与否不在于其信息有多么详细,而是他对处境和动机的挖掘程度。
- 昆德拉的创作原则:
- 极简: 历史背景以最大程度的简约来处理(因为对史实的忠实相对小说的价值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
- 精准:只采用能显示人物存在处境的背景。历史或许影响着人物,但我们不需要因此而对历史有任何介绍(就是这么霸气,读者喜欢就慢慢猜吧)
- 讲述不被正史记录的、已被众人遗忘的事件(比如苏联侵占捷克之后有过几次大规模的灭狗行动,而这个肯定不是正史所关心的,小说就可以写下来)(终于知道来自捷克的昆德拉为什么不喜欢苏联、集权和共产主义了)
- 历史本身也应该作为存在处境来理解、来分析。
- 所以,要了解昆德拉的小说不用准备太多,只要对欧洲历史有一定了解即可。
- 昆德拉认为自己的小说处于“终极悖论时期”的现代的最后一幕(对终极悖论时期的阐述参见第一章),虽然这个时期只是一种可能性而非现实。终结并非世界末日式的爆炸,也许是极度的平和(死寂)。
结语:
小说家既非历史学家,又非预言家:他是存在的探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