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哪天在订阅群看了小伙伴分享的古典老师的订阅之后,开始决定要从第一天开始好好学习。于是让群里小伙伴给我分享了古典老师的专栏。
一直都有记笔记,不仅是古典老师的,其他几个老师的专栏也记了。
但是一直都仅限于记笔记,没有做深入的思考。很多时候我是想写点什么的,但是发现我没什么可写的。
今天看到了古典老师的《也许你的努力学习不是饿,而是馋》这一节的时候突然觉得我就是这样啊!
老师把学习分成了两大类:焦虑性学习和目标性学习
焦虑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现实工作的不满,但是想去做的又做不了,希望通过学点什么,来跳出原有的坑。
然而大部分人思考的不是“我的目标是什么,到底如何出坑”,而是“焦虑”——那快点学点什么啊!
焦虑和目标最大的区别是,焦虑是无方向的,目标是有方向的。
焦虑越多你越没法想目标,越是下意识地学习新东西——抓着一个就不放,然后看别人学,再抓一个。
现阶段的我就有这种焦虑,看到小伙伴读了那么多书,看了那么多牛人的专栏,就会惶恐,我都不知道,拼命想去了解,但是时间有限,永远不可能把所有好东西都尽收眼底。再加上,看过还记不住,更加焦虑了。
通过分析,发现很多人现在努力做的事情,和真正的发展关系不大。
你现在学的不是你需要学的,而是你最容易学的,学得最舒服的。
反思下自己:最怕的往往把它放在最后,比如理财的课程。而有时间往往找了本不要动脑筋的书来看。然后欺骗自己,让内心接受自己没有浪费时间。
目标性学习的思路是:
一、我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目标是希望成为某人那样,那么他的成功要素到底是什么呢?
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一直都没明确思考过。我都是走一步是一步,从来没认真做过职业规划。
毕业时糊里糊涂就进入私立学校,一教就是三年,三年后想离开,但最终还是没勇气离开,就这么又接了一届学生。三年又三年,眨眼间六年就结束了。
这个时候突然明确意识到,我要离开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可以学到东西,对自己的能力提升也有帮助。尤其是最后的三年,收获很多。但是我受不了长时间的跨度,所有的时间都被分割成一个个时间段。一整天真正没做多少事。
当我糊里糊涂(只是想摆脱原来的环境)考了特岗之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是有很大的差距。
私立学校最大的好处是你只要忙自己的专业即可,不需要干杂事。而小学校最大的特点是,你啥都得干。关键是各种要求还比较多。所以时间被分散,在专业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少。我很少认认真真去琢磨怎么上一节课。
现在回过头来,好好思考一下。
我到底想做什么?
答案还是当老师。现在既然已经考了特岗,那么就做好在下面待五年的准备。
这五年的目标:
首先是熟悉小学六年的课程,不得不说不同的年龄段教育方式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初中教学经验几乎用不上。
其次的目标是把教育学和心理学系统学一遍,尤其是心理学。计划中的心理咨询师证上半年是考不了了,看下半年的计划。
第三,关注教育这一块。具体还不明确。
还真没有特别想成为的人,已经有很久没看相关书籍了。努力做好自己吧!不断寻找榜样目标。
二,我今天学习的东西和达到的那个目标有关系吗?
我近段时间重点在看专栏,尤其古典、李笑来、薛兆丰三位老师的。和我的目标似乎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希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心智能力。
觉得收获很大。
三,如果有关系,现在的方式是我当前最好的选择吗?
目前来看,自己还算满意,可能日后会不断调整。
四、那下一步我该做点什么?
认真执行!
总结:
清晰的意识自己和目标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找到适合当前的策略。
理解自己是哪一个阶段。
然后才开始学习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