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艺术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这是人类文明意识的提高,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曾听一位家长说:“我感觉美术可有可无。”其实美术在生活中,是最普遍的存在,也是必不可少的。美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各个领域,任何的服装、化妆、整体造型、机械外观设计、室内室外装潢、产品外观设计、舞台设计、书籍设计、汽车外观设计、广告设计等等等等。走在大街上,凡是能看见的人造物,都跟美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简单来说:
1 衣食住行离不开美术,人类发展已经从温饱转向追求美。
2 美术是人类意识通过社会实践产生的,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3 美术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4 学习美术是对优秀历史的传承。
美术是追求美、表达美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如果没有美术,世界就会变得简陋而枯燥。任何东西和事物在最原始状态下经过人为的修饰和装潢,它将变得光彩夺目,令人赏心悦目。所以美术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将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升华为美。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对物质的改造来达到服务于人的精神意识享受的目的。说通俗一点,美术可以让事物变得美丽,让人的心灵变得美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如果对各人发展来说,学好了美术可以让你在这个竞争激烈又极为残酷的社会有了更多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学好美术后,可以从事产品设计、包装设计、服装、化妆、整体造型设计、舞台设计、灯光设计、室内室外设计、游戏开发、摄影、教育等等。美术覆盖面很广,渗透力也相当的强。无论是商场的大小商品还是繁华街市上的广告招牌都多多少少映射出美术的魅力。很多朋友结婚的时候都请人为她们设计请柬,设计出来的才是真正属于她们的,独一无二。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多看名人名家的作品,多留意身边的东西,哪怕是别人送给自己的一个精致小巧的礼物,都不要错过对它的观察与鉴赏。因为美无处不在,前阵子去丽江,导游对我们说,每个人对丽江的印象都不一样,关键是看自己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学习美术就是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画画使人聪明,增强了理解力,提高了审美力,让我们学会了用“心”去观察,净化心灵。生活到处都是美的,懂得欣赏自然就陶冶了情操,人就变得快乐、乐观、充满正能量,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美术,无处不在
儿童美术到底学什么呢?
这个问题每一个家长和美术老师内心都是存在疑问的,说技法的,说创意的,到底哪个对呢?
我们从孩子的整个成长轨迹和美学能力维度来分析一下,究竟应该学什么:
认知,认识和感知,涉及了多种感官的调动,是思维活动的基础;基础技法,则是是支撑创意和思维表达的基本能力。
艺术敏感度是孩子对于美术直觉和审美培养的基本素养,涉及了情感体验。我们看到一张画的时候产生的兴奋、冲击、舒适、崇拜、疑惑等情绪,就是艺术敏感度。
孩子们的绘画其实包括两部分:
1:观察、思考、联想和发散的能力,统称为思维能力。
2:造型,构图,色彩、画种,统称为绘画表达能力。
绘画的进步是,两种能力提升,才能在也就是画面上看到进步。以上能力直接和画面有关,还有一些间接关系的能力,专注力、记忆力、感受力,自信心、情商、精细动作、耐心等等。
绘画的进步是阶梯式的,孩子们的进步,需要两个方面思维能力和绘画能力。两种能力可能是同时提升,也可能是交替提升,当一方面提升,进步是很缓慢的,甚至停滞。
所以,对于孩子绘画的进步,其实无须那么在意,进步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最关键是,保持绘画兴趣,爱画,敢画。让孩子们把他的见识、体验和感受,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创造力其实来源于对知识的理解基础上,运用新的方式和方法,弄出新的东西。创造力来源于生活的。
为什么孩子有创造力呢?其实是因为孩子思维能力不够完善,会随机的把很多不相关的东西都画到自己的画面上,好像就很有创造力的原因。
所以不必盲目迷信创造力,科学引导孩子的思维方法、绘画方法,更为重要。
孩子有没有在课堂中,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没有个人思考和想法在画面里面,有没有用到这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发挥,有没有新的思考角度,有没有个人的见解,甚至,有没有合作,竞争,争论等环节。用有趣的绘画体验,开心快乐的画完一张作品,才是美育带给孩子们最大的享受。
就像李佳妍老师说的,通过美术课,孩子们能够学会观察生活,并热爱生活。
我见过最艺术的行为,是一个孩子拿着根小木块想象成各种物品玩了1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