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组图片,真实得想哭。
扎心。
工作后,平均每3个月,就要被捅2684刀!!(不要问我怎么算出来的!)
真的好怀念,那张还没被工作日过的脸啊!!
为什么职场这么难?
因为职场就像月球表面——处处都是坑啊!!
有人就说,职场不是自习室,是考场。
你完全不知道,你哪句话没说好,哪件事没做好,就被扣分了……
如何和上级相处?
如何和同事相处?
如何第一时间获取职场信息,也就是同事的八卦!
每个问题,都好难!
所以最近,我采访了几位考官,有BAT的高管,有工作多年的HR……
请他们给职场新人提一些建议。
(还有一位连续被辞退三次的朋友,他也提供了一些反面意见……)
下面7条干货,就是职场小白,最容易被扣了分还不知道的地方!
所以来吧,为下周的考试,做点准备吧。
爱问并不是好习惯,可能只是懒。
在职场,发问原则是:先问自己,再问平级,最后再问上级。
其实,我们都很容易用提问替代思考。
但在职场,每个人都很忙。
别人把任务给你,是让你帮他节约时间。
不是花更多时间,给你答疑解惑啊。
你那么多问题,Siri都觉得烦呀。
而且,每个人心里,都会对自己的时间定价的。
尤其是上级,什么值得他花时间,什么不值得花时间,他评估得很清楚。
你问上级一个任何人都能回答的问题,他会觉得,你不尊重他的时间。
执行力,是最低级、也是最高级的能力。
什么叫执行力?
不是让你做什么,你乖乖做了。
执行力,是你克服困难的能力。
也就是说,交给你的任务,过程中有任何困难,你要去想办法解决。
而不是跑回来问,我又遇到了什么麻烦,怎么办?
即使最后不得不求助别人,也要带着你初步的解决思路。
把“怎么办”换成“这样做,你觉得可以吗?”
面对批评和误解,不要解释。
你的解释不会洗白自己。
你的解释只会让老板觉得,你不接受批评。
(此刻我想插播许嵩的一首歌——多余的解释)
甚至他会觉得,你是在否定他的批评和判断。
面对批评,先不要想“他说的对不对”,先想“如何改进?”
等做好了,再解释也不迟。
而且大部分时候,事情做好了,就不需要解释了。
不要用讨论替代思考。
很多时候,遇到了难题,卡住了。
我们会习惯性地说,那我们讨论一下吧。
但你一定要记住:“讨论一下”的意思是,每个人把想法拿出来交流。
而不是,每个人都没有想法,我们来看看能不能讨论出想法。
抱着抛砖引玉的心态,常常是,所有人都在抛砖。
毕竟不是所有的唠嗑扯淡,都能上升到讨论的高度。
比表明态度更好的做法是,表明行动。
比说“好厉害”更好的是“这个我要学起来。”
比说“我错了”更好的是“我去复盘下。”
比说“对不起”更好的是“我来想办法,看怎么补救一下。”
行动,才最好的表态。
收到一个任务,不要急着说“好的”。
我们接到了一个任务,但是感觉上级又没说清楚。
“这个到底找谁对接?”“这个大概做成什么样子?”
但是直接问,又怕上级觉得烦。
怕他觉得,给你布置个任务,怎么还得解释这么多?
那怎么办呢?
正确的做法是:你复述一遍任务,告诉对方,你打算怎么做。
如果你说的,和他要的有偏差,他会主动补充其他信息。
对方也许不知道,该告诉你多少信息。
但发现了你理解错了,他肯定会忍不住纠错。
毕竟,纠错是人的本能。
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你想成为谁,就听谁的意见。
刚入职场,我们会有很多关于职业规划的困惑。
比如,要不要做喜欢的工作?
比如,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
那这个时候要听谁的?
答案就是,你未来希望自己像谁一样?听他的!
他可能是你们公司的同事,也可能是你学校的师兄师姐。
总之,他的能力、他的状态是你希望自己未来达到的。
尤其是,你们的职业路径是相似的。
一旦你找到了那个人,就去找他帮忙。千万不要怕对方会拒绝你而不好意思求助。
因为从心理学上看,求助会拉近你和对方的距离。
这个现象叫富兰克林效应。
说的就是,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
好了……
我知道你看到这里,你们已经在对号入座、瑟瑟发抖了……
不瞒你们说,我采访这些老板、HR的时候,也是跪着采访的。
每一条都好扎心啊!!
每一条都是我踩过的坑啊!!
我也吓尿了好吗。
不过,大家别太紧张,写出来只是想给大家一些提醒~~
大家还是该吃吃,该喝喝。
反正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变成大人的过程就是这样,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咬牙前行。
现在有多难,以后回忆起来,就有多燃。
大家好,我是意晴。
不瞒大家说,我最近工作压力也很大。
因为也踩了很多坑,犯了很多错。
但是艰难的时刻……
我都安慰自己:没关系,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有很多失败经历、犯错经历。
就像这样……
要是没有点失败经历,以后媒体要报道你,真的都不知道该写点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还有,最近天气变冷了~~大家也一定要注意保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