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方案正焦头烂,弹出一个新邮件提醒——清明放假通知。暗自感叹时间好快,自然而然拿起水杯,喝一口来自于家乡的浓茶......
待到春来二月下,家家户户忙采茶。
在我们这里,每年最早的一批茶被我们茶农称为毛尖,这个阶段有十五天左右。是早春时节,春意萌发枯树残枝新叶新芽。这个时候身处茶园,看那一棵棵茶树上的嫩绿,就能感受到“毛尖”这个词语中所蕴含的智慧。毛尖阶段过去后,就是春茶,这个阶段有四十天左右。是大地真正苏醒,万物竞盛花草树木焕然全新。这个时候身处茶园,就能感受到“春茶”所蕴含的生机勃发。然后就是夏茶,这个阶段有半个月左右。是临近初夏,万物盛放姹紫嫣红暑热风行。夏茶是整个茶期中的后期,这个阶段的茶不太受到我们茶农的重视,夏茶“体格”巨大,制出来的茶叶口感略差。所以其带给我们茶农的经济价值就相对而言较低。
茶期前后两个多月,对于我们茶农而言,能卖上价钱的,也就是最开始的十几天。那十几天的时间,是紧张又刺激,茶叶一天一个价。过了最开始的几天,价钱变化更是快得离谱,有时候一天变三次价。那阵子一天都不敢耽搁,耽搁一天可能就要损失几百块钱。不仅不能耽搁,还要一家老小齐上阵。
去采茶之前,工具得备好。采茶不需要特别的工具,有手就行,从树上摘叶子嘛。只不过摘下来的茶叶得有地方放,总不能摘下来扔地上。大人们采茶工具通常都是一个大一点的竹篮,也有用斜挎的布兜子的,啥东西用着趁手,就用哪样,全看个人喜好。我们小孩的采茶工具是五花八门,有拿布兜子的,有拿竹篓的,有拿盆的,有自己拿大的饮料瓶用线串起来挂身上的,还有啥都不拿,把衣服挽起来用衣服兜住的。不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比较小。孩子到底是孩子,采茶时,哪怕手脚并用,也采不过那些大人。
我采茶时用的一般是个小竹篮。我不喜欢用布兜子。布兜子挎在身上,每次采下的茶叶放进兜子的时候,都需要用手把布兜子的开口给拉开,再小心翼翼往里放茶叶,不能直接扔进去,直接扔的话很容易就扔到地上。而用竹篮的时候,采下茶叶直接往篮子里扔。采、扔、采、扔......手是一刻不停,眼是目不转睛。遇到长势喜人的茶树,可以把篮子放地上,双手齐上……稍微有点累了,低头看看篮子里的茶叶,已经铺满篮底了!已经堆成小山了!已经感受到分量了!成就感立马就来了,于是愈发起劲儿。
用竹篮也有“翻车”的时候。有时候把竹篮放地上,如果没有放对一个合适的位置,可能来一阵风就会把竹篮吹翻。又或者有其他人从旁边经过,把竹篮附近的泥土踩得移动了一点位置,就会导致竹篮往山下滚。还有的时候,采茶没有把握好节奏,往篮子里扔茶叶的时候,碰到提手,也会把竹篮打翻。这个时候就是最混乱的时候,得赶紧把翻滚的篮子给抓住,尽可能避免篮子滚下山,还有要避免篮子里的茶叶全倒地上。如果没有第一时间抓住,篮子往下滚再碰到其他人的篮子,那就更麻烦了。抓住篮子后,要小心翼翼地把地上的茶叶重新挑拣进篮子里,挑拣的时候,注意只拣茶叶,而不能把泥土也带进篮子。去卖茶的时候,如果被茶贩发现茶里混杂的有沙子、泥土这些东西,那么以后这家人的茶就没有任何茶贩再要了,这家人在村里也是茶余饭后被讨论的对象。不过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听说过谁家出过这样的事情。
茶树在茶园是一排排种植的。采茶时,经常是一人负责采一排。有的人采得快,有的人采得慢。有时别人两排茶树都采完了,我这一排才到尾巴上。有时候我在这一排看到另外一排有长势非常好的茶树,就会突然袭击那一棵茶树。采那样的茶树是非常令人兴奋的,手拿把掐,茶树上的一尖尖嫩绿,就都进入了我的小竹篮里,就那一棵茶树,能让我的小竹篮里再堆起一个小小山。
采毛尖茶的时候,可以节奏快一点,只要是茶树上的新芽,都可以采下来,只要注意采下来的茶“体格”别太大就好。毛尖茶给人的感觉就是小巧精致,“体格”太大的茶,混在毛尖里,就有点格格不入的意味。不过在毛尖茶的阶段,也很少见“体格”大的茶叶。到了春茶阶段,采茶就要注意质量了。采春茶讲究“一芽一叶”,由于有“一芽一叶”的要求,在采茶的时候,节奏就没有那么快了。采茶的时候要先去找到芽和叶,然后看准一个尖芽,带一片小叶,然后掐下来,就算采下了。每次出手、采下、放入竹篮这个过程,都需要格外留神,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多采一片或者两片叶子,这样采下的茶叶就是不符合人家的要求。去茶贩那里卖茶的时候,还要再挑拣。我至今都不理解,为什么有人在这种要求下,还是又快又好,感觉这种人简直就是采茶的天才。常常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练出他们的这种本领......
我们在学校也有采茶的机会。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我们两次或者三次“勤工俭学”活动。在我们那里,“勤工俭学”的内容就是上山采茶。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特别兴奋,终于可以离开教室,去和大自然做最亲密的接触了。
爬山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拿手的事情,采茶亦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技能。上到茶山,我们聚是一个班,散就跑满山。一旦进入采茶的状态,就会发现,只消一小会儿,无论是前坡还是后山,到处都是我们的同学。一个个寻摸着自己中意的茶树,可劲儿地填满自己的篮子。也会有不好好采茶的捣蛋鬼,避开老师,找那些好说话的同学,软磨硬泡,哄吓兼施,想方设法让同学送给自己一把两把茶叶,慢慢地自己篮子里的茶叶也有不少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大家都下山到集合点,一个个让茶山的师傅检查、称重自己的篮子。我们小孩子采的茶叶要分等级,简单来说就上中下三等。上等价钱最高,中等略低,下等最低。分法也很简单,就是看篮子里茶叶的大小、整齐程度、干净程度。茶山师傅就简单一扒拉,就把一篮子的茶叶定了性。扒拉完后,就用电子秤称一下,然后报:“1斤3两,上”。周围好多围观的同学,如果有人采了很多,还是上等,旁边就有各种声音:真牛、你咋这么厉害呢、厉害厉害、嗨,我差一点儿......如果有人采了下等,就会受到同学的调侃:你采这茶狗都不喝、拉低我们班的档次了、采慢点儿就好了、你别着急啊......
每次“勤工俭学”活动结束,都会对活动进行总结,会给采茶又快又好的同学发奖。奖品通常是一套文具。我看着旁边采茶能手领来的奖品,可羡慕了。遗憾的是我从来都没有拿到过这个奖品。
随着年龄的变化,采茶这件事好像就离我越来越远。
小学的时候,天天回家,有时下午放学还上山采一会儿。初中的时候,一个星期回一次家,偶尔在周末和大人一起上山采茶。上高中的时候,一个月回一次家,父母心疼我在校劳累,即使遇到采茶季节,也都让我在家看书学习。上大学后,半年回一次家。每次家里采茶的时候,我都远在离家一千公里外的城市。从学校毕业后,每年回家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基本都是过年了回去,也就没有再上山采茶了。
格子间喝茶,氛围所限,喝茶的方式极其简单——玻璃杯,放茶,加水,稍待,然后是喝掉它。喝完了继续添水,直到感觉淡然无味同白开水时,这泡茶也就可以换新了。杯子里的茶是正月出门的时候,我特意叮嘱父母亲要从家带来的。父母亲本就准备了一斤茶让我带着,听我叮嘱后,又多准备了好几斤。于是我正月离家的时候,行李箱里有小半箱子茶叶——够我喝半年了。
又往杯子里添了水,这是这泡茶的第三次加水,淡香拂面。屏幕上的方案还有一些关键的地方没有设计好,明天上午十点就是截止日期,今晚好像又需要加班了。
抿一口杯子里的茶水,放下水杯,视线又聚焦屏幕上的文档......此时,家里人是不是也正在茶山采茶呢?
停键离屏抓水杯,漾起商山采茶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