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师父》改编自身兼导演、编剧、武术指导的徐皓峰同名短篇小说,该片刚刚在今年台湾金马奖斩获“最佳动作设计奖”。金马奖给予《师父》徐皓峰的得奖评价是:“身兼作家、导演、编剧、武术指导等多重身份,对于武侠文学和传统武术的深刻理解,让他的作品独树一格,师父对于拳法与兵器的巧妙诠释,即使是熟悉武侠功夫片的影迷也会大开眼界。”可见,《师父》一片有着徐皓峰浓厚的个人风格,正如导演娄烨观影后所言:“通过师父,徐皓峰已然开创了一个电影的神秘门派”。
先来说《师父》的故事,其设定背景在民国时期。徐皓峰说过:武侠文化虽自古就有,但真正的气候还是在民国。这可能也是他的作品为何基本都设定在民国二三十年代的原因。民国时期,国家处于民族危亡之际,饱受内忧外患,提高国人身体素质、强健体魄成为首要目的,因而带来了“尚武”倾向,习武之人盛多,也造成当时颇具声势的国术馆之风。《师父》就是描写当时天津各个武馆、武术派别之间的那些事。里面讲述的故事,与传统武侠有一定区分,更像是“武行电影”。 呈现给我们的“武林中人”是一个实在的行业,按照规矩、按照人情运作,而不是过往那种仙风道骨和英雄主义。
另外,正如徐皓峰所说:“武侠的魅力之一,是里头有中国人的样子”。电影《师父》这次更多地让观众感受到人文的力量,一种所谓的武功高人在平凡世界的感觉。如戏中廖凡饰演的师父,伤人不伤命,就体现出武术学的并不仅仅是武术、技法,还包括武德;戏中廖凡与戴立忍对决,惺惺相惜,败方赠与对方自己武器,这让我们明白到原来武术并不是狭隘的胜负,而是要服众;还有如《师父》中师徒关系也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对武林的想象,故事更多的描写师徒之间的竞争与恩怨。
当然《师父》里面还揭示了当时天津的社会结构。整个武林在电影里是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来写。民国30年代的天津,当时是全国武术中心,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一方面,从清末一直延续过来的“规矩“,仍然在运作,很多人信这个东西;但同时,社会结构在改变,中国由一个中央政府型社会开始变成了一个军阀割据型社会,导致这些规矩会变形。这个时候,徐皓峰就把里头的人性展现出来了。
他接受采访说:当一个人相信规矩,甚至于委屈要守这个规矩,到突然面对一个规矩已经变形,这个时候他是屈从于这个变化还是把自己的人性拿出来去和这个变形的规矩做一个抗争,这就是我拍《师父》想表达的。所以,《师父》这部作品不仅表现出对武术的崇尚,还刻画了当时各方力量的展示,官场、商场、名利场的较量,在一定侧面刻画了整个时代的危局和困境。
得益于徐皓峰早年走访考察全国众多武术界的师父,电影《师父》的武术设计扬弃以往传统武侠电影“华而不实”的特点,呈现一个艺术化写实之下的“真功夫”,使整个故事拍出来越过金庸、古龙的文人幻想,呈现更为真实的武林。影片更以零威亚、零替身和零特效的真武术风格独树一帜。从戏中使用招式来说,更尊重对“真实武林”生态的描述,让人感受到武术并不是“飞天遁地”,而是一招一式的胜负之间,同时本片也注重对拳法和兵器的展示。
徐皓峰在《师父》原著的自序中写道:“写着武侠小说。北方理念,刀法是防御技,刀背运用重于刀刃,因为人在刀背后。武侠小说是一棱刀背,幸好,有此藏身处。”不过藏身这么久,就会有“愧”,正如片中所言“肩负着一个门派的未来”,所以这次电影他“教真的”。希望他开创的这个电影的神秘门派能够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