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四岁,对于她的教育,我从超级自信,发展到临渊履薄。
偶然,看到下面的这个好文章,让我的早晨变得清明。需要全文转述在这里,分享给更多愿意持恒、自我教育的有缘人~
作者不仅在谈孩子的教育,更是在谈成年人的自我教育。这是一个我更有热情分享的点:成年人的自我教育。
创业6年,小有成就。一路上,看过很多合伙人,来来去去,最终能够留下来,创造持续收入、实现财务自由的,无一不是“持恒的自我教育者”。
当然,我这里说的“自我教育”,不是狭隘的读书,而是古人说的: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阅人无数,自己去悟。
写到这里,心中很大的了然,正是那句了然于胸。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很愿意说它是伟大的时代,因为它极大的抹平了信息的沟壑,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每一个平凡人兜兜转转,起起落落,可是只要持恒,只要坚持自我教育,并且教育的指向是“洞察世事,人情练达”。必定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下面是原文,请慢慢品读吧~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当把这句诗敲在屏幕上的时候,已经记不起这是哪位诗人的原创。但我还是要引用,因为在十几年前,她已经为我指明了一条做学问、写文章的正途。我也把从中领悟到的真理,概括为“写生活”三个字,早早的传给了女儿。现在,女儿的作文虽然稚嫩,但也是满满的生活气息。
一句诗影响了两代人,而且受益匪浅,当然要引用。只不过,这次的引用,不是做学问、写文章的探讨,而是对她从另一个视角再思考的结果。这个视角,就是教育。
这里的教育,不光是指家庭教育,更要推广至社会的教育,终身的教育。这里的教育,不光是来自他人的教育,更要强调的是自我的教育。
教育是什么,答案犹如晴朗夜空里的繁星,又如春天花园里的百花,各色各式,数不胜数。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有利于认知、理解、把握和践行。我把教育,简化为两件事情的有机统一:做人与做事。这种简化,也是得益于那句诗。
诗,是作者观察世界、体察人情后的玄妙表达。她在让人感知到艺术独特魅力的同时,又暗含着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读诗、品诗、用诗,其实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借助语言这个载体,进行视野的比照、观点的碰撞、方法的交流、心灵的交融,作者寄存在诗里的一切,都会对读者产生影响,或者引起共鸣,或者引发思考,又或者,只是莞尔一笑。
当我读到那句诗的时候,感觉在作者的眼里,整个世界,在世人眼里纷繁复杂的整个世界,完全可以化作“世事”和“人情”这两个因素。既然世界就是由“世事”和“人情”组成的,那么,教育就是把这两个因素认识清楚、理性把握、灵活运用罢了。从诗中有了这个感悟,我的世界也变得简单起来,不就是“人情”和“世事”嘛!当然,我的教育观也跟着发生了简单化的过程,最后,归结到了做人与做事这两件事情上来。再也不用焦虑地喊着“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两只眼睛,两件事情,一对一,哈哈,足够了。
就这样,我不但解决了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还同时解决了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这个问题。原来世界本来就是简单的,何必把它人为整的那么复杂。原来教育本来也是简单的,只是世人过于重视之后,把它看得复杂了。原来唐僧说话是那么干脆利落,并不是连牛虱妖都受不了的超级碎碎念(大话西游有感)。
洞察与练达。诗中的这四个字,可谓妙不可言。作者要传达的,该是一种精致的、实用的、有效的观察世界、认知世界的方法吧。反正,我是这样理解的。甚至,我会把它升级为一种方法论,而非只是一种方法。
《道德经》有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里面的“为大于其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与“洞察”二字,岂不是不谋而合?最近,在一本书里看到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名为罗伯特·舒乐的宗教领袖,某日突发奇想,要在美国加州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菲利普·约翰逊给他这个奇想的估价是700万美元。更为奇妙的是,舒乐为这座估价700万美元的水晶大教堂准备的资金,竟然是零!更更让人感到奇妙的是,舒乐竟然用一种叫做“目标分解法”的办法,把700万美元的建设资金,化作了“每月支付50美元,分14个月付清”的分期捐赠的办法,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预算资金就ok了。
看吧,“洞察”二字,可否配得上一种方法论?洞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句话,用在教育上,实在是太适合不过了。教育是一件难事、大事,这恐怕无人否认。做教育,要从容易的小事开始,这恐怕也是无人否认的,而且,也是每一个教育者必定在做的事情。无论他教,还是自教,都是如此。教育者观察受教育者,是从细微处开始的。自我教育者观察自我,也是从细微处开始的。举例最有说服力。要给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从孩子写第一个字的第一个笔画开始的;要给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是从孩子的洒扫洗漱开始的。一个想培养自己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一定会要求自己,先从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然后,持之以恒、推而广之。
对啦,一旦定了,就要持之以恒、推而广之,这就是“练达”的意思了。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事情,想要达到“练达”的境界,就要按照“练达”的意思去做。《礼记》有言,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可见,“练达”是“道”,能化愚为明、变弱卫强,其间妙处,只在持恒。
教育,更是如此。谁都知道,教育,可不是粗枝大叶者能做的事情,不是投机取巧者能做的事情,也不是心急火燎者能做的事情,教育,只属于那些有细心、有耐心、有恒心、甘于寂寞的人。“洞察”和“练达”之意,自在其中。教育者若不能从中领会真意,想要干好教育,实在是难。
结果更能让人产生信任。诗中“学问”“文章”便是结果指向。把世界分为“世事”和“人情”,方法是“洞察”和“练达”,结果呢?就是“学问”与“文章”。看呐,寥寥十四个字,多么完整的指引教育的逻辑链。只是,大家千万不要把“学问”“文章”狭隘地理解为“三篇文章两首诗”,那就大错而特错了。那是做人的道理,那是做事的本事,那是做人与做事的有机融合。
所以,我说,读懂了这句诗,教育就可以回归正途。
最后,为啥是“回归正途”呢?当下教育,在认知上存在着“重事不重人”的错误倾向,只管孩子考了多少分,只管职工做了多少事,至于孩子如何待人、职工怎样处世,却是漠不关心;在方法论指导上存在着“喜大好功”“拔苗助长”的错误动机,高分学生成了噱头、学习不够成了由头,唯独少了春风化雨、雨润无声的细腻和静谧;在结果预期上存在着争名夺利、数字定论的错误期盼,以至于丢了大多数、疯了极少数,红了数字、扔了实绩。而“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诗里包含的,正好可以对症下药,治疗教育染上的各种顽疾,还教育一个健康的体魄。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