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发展与阅读的关系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阅读随笔二
//行言 20210411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这个认知中有两个关键的要素——智力发展和阅读能力,我认为有必要探讨一下。
一阅读能力
先谈谈“阅读能力”。
在文章中,这位杰出的教育家指出,这里的“阅读能力”指的是有理解的阅读,即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也就是说,苏霍姆林斯基所谓的阅读,重在思考!认识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这种阅读能力会带给学生什么好处呢?我梳理了以下四点:
其一,避免了死记硬背。
其二,能够清晰地领会对象的整体和组成部分、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
其三,使思考更为精细,而这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
其四,不会在学业上落后。
我们老古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与思的关系,学与思必须要相辅相成,紧密联系,而现在这里的“读”与“思”依然也是要紧密联系,要能“读”与“思”结合,边读边思,边思边读,这其实就是理解的读,理解的学。只有当对要读的内容有了更好的理解,其记忆才会自然而深刻。这显然比死记硬背要好得多,因为死记硬背并不能很快就形成有效记忆,且记忆的长效性也是大打折扣的,它对思维的发展肯定不如理解的情况下来得好。
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一般都强调学生要理解着去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式的记忆,特别是数理化科目,更是强调理解记忆,因为死记硬背必然会导致不懂实际应用,不能举一反三。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尤其是正在自读自学新知识的过程中,读通了读懂了,乃至会用了,那也就意味着学会了。当学生大多都是靠自读自学就能掌握就能学会时,他的智力也必然会得到较好的发展,这样形成良性发展趋势后,学习就必会越来越轻松,学业上自然也就不会落后了。
这位教育家还指明了检验“阅读能力”的标准: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
既然这“有理解的阅读”这么好,那么学生能具备吗?或者说老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培养出这种阅读能力呢?
苏霍姆林斯基的办法是制定并完成两个目标。一是大的总体目标,即到四年级结束时,使儿童掌握迅速地半自动化地书写的能力;二是具体的目标,即给学生讲述一点什么,让他们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你所讲述的内容,而同时,还要把他自己的思想简明扼要的写出来,这应当在三年级时就教会他们做到。
具体目标中含有具体的方法,总目标中含有对培养这种阅读能力的时间的规定,通过两个目标的相继实现,从而达到完成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目的。
那么,接下来我想说,既然“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那是不是可以认为一旦掌握了这种“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的智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对于小学阶段,尤其是一至四年级阶段而言,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想要赶补上来,获得优良的成绩,是不是说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呢?如果一个小学生在五年级或六年级时完全拥有这种“良好的阅读能力”,那么是不是说他就能把以前各年级段的知识都学会,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输于其他成绩优异的学生?如果是的,那这是不是能理解成这样一个命题——似乎小学阶段,只要把学生的“良好的阅读能力”培养出来,一切学习的问题都会变得顺畅了?相信大家都会不大赞同吧。
经过这样的辩证思考,我们就可以更多一点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教育名言了,我的理解如下。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其实是为了更加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强调良好的阅读能力对学生在智力发展和学习知识上的强大帮助作用。
的确,阅读有着很多的好处。
阅读使人聪明,是因为在阅读中能够学到他人包括古圣先贤在内的经验智慧,少走弯路;阅读可以使人的思维能力更加强大,使人的思想认识更为深刻,由现象抵达本质,透过浮华洞见真醇;阅读也能使人增广见闻,扩展知识面,让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思考问题更敏捷,并且举一反三。等等的这些诸多好处,都会让人们尤其是一个孩子变得更加智慧。
如果一个孩子爱上了阅读,而且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谓的有理解的阅读,包括了文学阅读与自然科学阅读等诸多类型在内的对学生学习科目紧密关联又大有帮助的阅读,那么这个孩子也就必然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学习的态度会发生质的改变,变得喜好思考,喜欢发问,喜爱学习。因为他在阅读中收获了惊奇和赞叹,获得了认知的快乐与学习的收获,于是这种正确的阅读、学习态度,就会使他学习起来得心应手。是差生,会很快赶补上去,走出差生之列;是尖子生,就会优中更优,学习更优秀。
二智力发展
再说“智力发展”。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这句话,并不是等于说“良好的阅读能力”决定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大众的认知以及众多的资料显示,对智力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应该有两个——遗传和环境。遗传的问题,有些玄乎,好像和天赋还有关联,暂且不谈;但环境的作用却是大家普遍认同的。
古语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等,无不是在强调环境的作用。所以,要想学生的智力得以良性发展,教育,更多的还在于学校和老师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小学生,因为小学生更具有可塑性,受环境的影响会更大。试想,如果学校、教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小组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沉浸在阅读的喜悦与收获之中,他们又怎会不爱上阅读;而爱上了阅读,也就从此为他们的人生找到了高尚与纯净的方向,不但在学习上有不错的成绩,而且在优秀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养成上,在继承我们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汲取世界各民族知识与精神等的宝贵财富上,也都会有巨大的作用。
立德树人,德才兼备,不正是我们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的追求吗?
三从教育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的阅读
再者,苏霍姆林斯基不只是在这句话中流露了对阅读作用的推崇,他还在很多的方面都流露出了对阅读的盛赞。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所有对阅读的认知,都是从教育,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的。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他基于几十年的教育经验,语重心长又极为恳切真诚的说的这句教育名言——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我们一定要放在教育的框架内,放在学生智力发展的话题中去理解,以此来认识到“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一个小学生的重要作用。用这位教育家的话说,就是“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的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
而“高年级学生在学习上落伍,这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如果学生能够“有理解地阅读”,也即学会了学习,那他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这位教育家还断言:“实践证明,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
所以他这里的阅读,指的是有“良好的阅读能力”的阅读,其实就是“有理解的阅读”,即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只有这种阅读,才会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起到决定的作用。
我们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对于阅读的钟情之深,肯定之深,所以让学生从小就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吧,那样他会有属于自我的独立学习的能力,也会有精彩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