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柔克 原创
过去有一位国王,名叫“十奢”。王有四位夫人:大夫人所生长子,名叫“罗摩”;二夫人生一子,叫“罗漫”;三夫人生子名“婆罗陀”;四夫人生子名“灭怨恶”。太子罗摩天生神力,又有神弓神箭,武艺高强,无人能挡。第三夫人是十奢王所宠爱的,十奢王曾经对她说:“就算把所有的珍宝都给你,我也毫不可惜。你有何要求,随你所愿。”小夫人说:“我没有什么要求,以后有的话,再告诉大王吧。”
后来十奢王生了病,就立太子罗摩为王,替自己治理国家。太子用丝帛将头发束起,头戴王冠,仪容举止,一如王者的风范。小夫人见罗摩继承王位,心生妒忌。她自恃受到王的宠爱,乘十奢王病情稍好,探病时要求王实现从前的许诺:“请大王立我儿为王,废了罗摩。”十奢王听了这话,就像吃饭噎住了一样,吞也吞不得,吐也吐不得。要废长子,自己已立他为王;若是不废,又对夫人食言。但十奢王有生以来,从未失信于人。宗教上也规定,君无戏言,言出必行。考虑再三,十奢王还是废了罗摩,夺去他王者的衣冠。
弟弟罗漫对罗摩说:“兄长你有勇力,又有神弓神箭,为何不反抗,平白受辱呢?” 罗摩回答:“违背父王心愿,不是孝子。三夫人虽不是我生母,但父王敬爱她,也就如同我母亲一样。再说,弟弟婆罗陀为人和顺,这绝不是他的心意。我有勇力、神弓,难道可以用在自己的父母与弟弟的身上吗?”罗漫听了,默然无言。
十奢王将罗摩、罗漫流放到深山,要十二年后才准许回国。兄弟俩接受了父命,心无怨恨,拜别父母,远入深山去了。
那时婆罗陀在他国出行,很快被召回国,立为新王。回国时,十奢王已忧愤而死。婆罗陀这才知道自己母亲妄行废长立幼,并流放两位兄长的事。他与兄长们素来和睦,深加敬爱,就恼恨生母的所做作为,不向她跪拜,还说:“母亲,您怎能做出这么背理的事来!这是要毁掉我们家族呀!”他向罗摩的母亲大夫人跪拜,恭敬孝顺,更胜于往常。
于是婆罗陀带领军队,来到兄长隐居的山边。留众人在后,独自前往。罗漫远见军队,对哥哥说:“你先前总说弟弟礼让恭顺,今天他带兵来,是要杀死我们兄弟俩呀!”罗摩就问婆罗陀:“你为何带军队来?”回答说:“这是为了自卫和防备意外,并无他意。请哥哥与我回国,统理国政。”罗摩以不可违背父命,执意不回。
婆罗陀无奈,求得兄长的一双靴子归国,代行国政。平时将靴子放在王座上,早晚朝拜,就如兄长在眼前一样。这样至十二年满,罗摩归国,反复推让后,终于重登王位。自此兄弟和睦,教化百姓,国中人人自勉,崇尚孝敬。(据《杂宝藏经·十奢王缘》译述)
评
本篇故事来自《杂宝藏经》的“十奢王缘”,同样的故事也保存在南传的《十车王本生》中。“十奢王”、“十车王”只是音译的差别,其实是同一个人。这个故事赞扬孝悌、仁义礼让,再次体现了与中国伦理道德观念相同的因素。
正如季羡林先生等学者指出的,“十奢王缘”的故事其实是古印度伟大史诗《罗摩衍那》的原型之一,即所谓“原始的”《罗摩衍那》。史诗里的十车王,正是有四个儿子,他们是罗摩、罗什曼那(罗漫)、婆罗多(婆罗陀)、涉覩卢祗那(灭怨恶)。
《罗摩衍那》第二篇《阿踰陀篇》讲述:十车王年老,立罗摩为太子,继承王位。小王后吉迦伊则阴谋立自己的儿子婆罗多为太子,要求把罗摩流放山林十四年。十车王受制于从前的承诺,只得答应。罗摩为成全父亲,决心自己到山林流放。母亲和罗什曼劝阻无效,妻子悉多则决心随他同去。最终是罗摩、悉多、罗什曼三人在臣民的送别下,离开阿踰陀城。几天后,十车王忧郁而死。婆罗多在舅舅家被请回继承王位。他追赶罗摩并请归国不成,只得取鞋子回国,避开都城,供奉鞋子,代行王事,等待罗摩归来。
《罗摩衍那》成形于佛教产生之后,佛典中没有此书的记载,却有关于罗摩的传说。季羡林先生曾说:“佛经里的这些故事同《罗摩衍那》有什么关系呢?这些故事不是抄自《罗摩衍那》,《罗摩衍那》里的故事也不是抄自佛典。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来源,这就是印度古代的人民群众。”这些故事本是在印度民间创作流传的,其原始形态很早就出现在各处,后来才逐渐形成大规模的史诗。
佛经里的一些故事,是在印度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加上佛教的叙事方式与思想成分而形成的。因此,英国印度学家埃利奥特这样评价佛陀说:“他不仅传播了就严格意义而言的宗教,而且也传播了印度艺术和文学远及印度国境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