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谷山的传说(之一)

                                           

温泉街道钱谷山路西杻河村张家素食巨幅壁画《风情钱谷山》

                                                                染鸿沟的来历


        钱谷山西麓,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深沟,这里就是染鸿沟。

        染鸿沟,绿树婆娑绿竹如云,水草茂盛涧水清灵,鸟语花香仙气缭绕。在半山腰沟水的发源处,坐落着一个四、五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它就是染鸿沟村。染,当地方言发音yan,后来有人根据方言发音,又结合地形特点,逐渐把“染鸿沟”写成了现在的“演洪沟”了。

        染鸿沟的来历,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说起来还与牛郎织女有关呢。

        当年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拆散,织女被抓回天宫软禁了起来。由于苦苦思念着凡间的牛郎和一双儿女,织女日日眺望云端以泪洗面。天上众仙见织女如此可怜,便相约一起来到王母娘娘面前求情。

        咱悄悄的说,别让王母娘娘听见——我听说呀很久以前,人家玉皇大帝就跟王母娘娘分居了,只不过为了天威不受影响,玉帝才没有跟她打离婚罢了,把她一个人凉在西天,冷冷清清过日子,要不怎么能叫“西王母”呢。却说王母娘娘自打受了玉皇大帝的冷落,心里那个气呀就不用说了。从此,王母娘娘看到天上人间谁跟谁恩爱,就如同眼里揉进了一把沙子,这不,她今天拆散董永和七仙女,明天棒打刘彦昌和华山圣母……弄的天上的神仙没有一个敢结婚的,就连吴刚和嫦娥一同住在广寒宫里这么些年岁儿,也没敢弄出点风流韵事呢。倒好来,天上不用设计划生育机构了呢。听说这王母娘娘可不是一般的坏法呢,这么跟你说吧,有一年她头顶生了一个疮,派太白金星下界来到咱钱谷山请“胡三太爷”上天医治,“胡三太爷”一看,哇塞,只见她头顶上生的一个疮,连脚底都跟着流脓,所以,有句话叫做“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就是打这儿来的呢。

        王母娘娘见众仙求情,假惺惺答应要是织女能在七月初七那天一大早,将彩锦织满天穹,就让她和牛郎每年的这一天相会。王母娘娘当时想,仅有半年多一点的日子,量你织女纵有天大的能耐,也不会把云锦织满天的。

        从此,织女没日没夜的飞梭织锦,盼望着天河相会。喜鹊姐姐把这个消息传回人间,人间善良的人们纷纷想办法帮助织女。话说“灵山老母”有两只鸿蒙鸟,也受老母之意遍访仙山炼造七彩花液好偷偷在七月初七前夕洒满天际。鸿蒙鸟飞啊飞,飞到了钱谷山上,见钱谷山奇花异草绚丽满山,就落下来在此采花炼液,并把炼好的花液分别储存在七个洞涵里。不料想,这事让王母娘娘知道了,碍于自己和“灵山老母”是干姊妹的面子,没有对“灵山老母”发威,就把两只鸿蒙鸟贬成了两座山—这就是染鸿沟上面的东鸿蒙山和西鸿蒙山。两座山相对而立,远远望去,真的就是两只巨鸟振翅欲飞呢。

      接着说人间吧。人间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一边忙着搔丝织锦,好让“灵山老母”带给织女;老爷们儿也不闲着,找来木头按照动物、飞禽、云锦、花叶等形象,雕刻成精细的磕子(ke,模具),让家里的老娘们儿做“百花”(bo hua),因须用铁锅烙,即墨方言叫煿,故称煿花,又称饽花)的面食,以寄托人们对牛郎织女相会的祝福(据说即墨葛村的磕子就是那时候火了起来呢),地上有修行的动物们也是蠢蠢欲动,加紧修炼,准备七月初七前夕飞上天去,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云霞……所以,有句老话叫做“七月七看巧云”,七月七前后,你看天上的云霞,看什么象什么,这下知道为什么了吧?

        说书的嘴,唱戏的腿。一转眼好多好多年过去了。有年秋天,小山村的人们在田野里忙秋收,忽然,人们看见从东面飞来两只大大的奇鸟,老人们说莫非是当年灵山老母的鸿蒙鸟复活了?两只大鸟飞下深沟就不见了。过了一会,从沟底飞起两只七彩的大鸟,大家感到很惊奇,一齐下到沟底打探情况。啊,只见沟底流出一条有着七色的溪水,那水色,比染布的颜色还要艳丽。还是老人们说,这一定就是当年鸿蒙鸟炼的花液渗出来了呢,那两只鸟就是鸿蒙神鸟呢。明代的时候,山下臧村有个举人叫张鸿儒,他来到小山村,听说了这段奇事,捻着胡须说:既然沟水可染鸿,自然便是染鸿沟。

      于是,这条山沟便有了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名字——染鸿沟。

      从此,村里的妇女们织好了布,就抱到沟里来漂染,生活一下子变得五彩缤纷了起来了。

                                                          “四郎爷”驯狼钱谷山


        钱谷山一带有句歇后语,叫做“得罪了山神爷—养不起小猪来。”这句话说的是过去的钱谷山上野狼纵横,很容易跑下山侵犯人畜,而山上的野兽生灵都归山神爷管,一旦得罪了山神爷,山神爷一生气来个“不作为”,那可真的是遭殃呢。在钱谷山周边,古往今来山上山下的人们和野狼似乎互不冒犯,相安无事。辈辈世世的老人们都说,这都是山神“四郎爷”驯狼的功劳,要不是“四郎爷”,钱谷山上野狼不知道会有多少成了精兴妖作怪呢。

        话说“四郎爷”被封为钱谷山山神后,担心山上的野狼祸害乡里,更担心野狼成精危害八方,日夜焦虑,想不出好办法来驯化它们。一天夜里,“四郎爷”正在伏案研究驯狼办法,一阵清风吹过,“四郎爷”抬眼一看,只见银须飘飘的“胡三太爷”小笑眯眯出现在面前。“胡三太爷”从袖中摸出一本书放在“四郎爷”的案牍上,“四郎爷”一看,两眼放光—原来“胡三太爷”给他送来了法宝《驯狼秘经》。从此后,“四郎爷”每天晚上都把山上的狼们召集在一起,诵经驯化,并命所有的野狼都要把脸型留在庙前的大青石上备查,一旦发现哪只狼的“脸”从石头上无故消失,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严重的将会用法术把狼脸永远定在青石上,那只狼就永远不得修行超生。于是,钱谷山周边便出现了人兽相安的和谐景象。“四郎爷”驯狼的事被传扬出去后,“玉皇大帝”便请“四郎爷”上天,专门把驯狼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这一去就是七八天。常言道:天上一日,地上三年。有一只快要成精了的野狼为了修炼成精,就趁机偷偷下了山。

        说是钱谷山西端有一个叫黄豆屯的小村子,村里面的人们大都姓黄。很早很早的时候的一年夏天的晌午,村子里一个叫黄达的中年人在炎炎烈日下,汗流浃背地锄谷子。这时,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打什么地方来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媳妇,红褂蓝裤,胳膊上拐着一个花包袱,悄没声地来到黄达谷子地的地堰上。

        小媳妇似乎是没话找话地说:“大哥你锄地啊。”

        黄达头也不抬回应道:“嗯”。

        小媳妇又道:“大哥你真勤快,大晌午都好吃饭了也不收工。”

        黄达边锄地边说:“剩不老点儿了。”

        小媳妇接着问道;“大哥你不回家,家里人不会等着你吃饭啊?”

        黄达瓮声瓮气地说道:“我就一个人,没人等。”

        小媳妇闻言,脸上不禁露出一点喜色:“大哥,咱们到地头上的大树下歇歇吧。”

      黄达抬头看看剩下没锄的谷子,又瞥了一眼眼前的小媳妇,感到她挺端庄的也没有什么坏意,就收起锄头跟在小媳妇后面,闷声不响地来到了大树旁坐了下来。黄达告诉小媳妇,自己住在村头山根下,爹娘去世得早,家里又穷,所以到现在依然是一个人过日子。小媳妇听了黄达的介绍,低着头思忖了一阵子,说自己娘家在东边岛里,嫁到了西边大沽河边的一个村子,因为过门三四年不能生孩子被休了,自己娘家也没有什么人了,还有就是被人家休了也没脸回娘家门。小媳妇动情地说:“大哥要是不嫌弃奴家,咱们就一块过吧,冬天你也好有个暖被窝的,五冬六夏你也能吃上热汤热饭。”

      黄达是个实在人,觉得小媳妇说的句句在情在理,于是,就把小找媳妇带回了家,请了几个尊长和街坊邻居坐了坐,就算大家见证了,两个人就这样过起了日子。

      没成想在别人家生不出孩子的小媳妇,和黄达才一年多光景竟然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取名大伟,让黄达觉得小日子儿过得越来越滋润,越来越有劲儿,小媳妇也会搭理家,家境一年年变得殷实了起来。转眼十七八年过去了,大伟长成了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在大家的张罗下娶上了媳妇,第二年也生下了一个白胖白胖的大胖小子。按理说黄达的日子过到了这个份上,应该很满足了,但是人们却常常看到黄达的脸上,挂满了阴阴的愁容。

      话说深秋的一天,大伟和父亲一起在地里干完活,回家的路上父亲被街坊请去帮忙了,大伟一个人赶着牲口推着农具回到了家。过去通常儿子结婚后,父母住正屋,儿子儿媳住厢屋,大伟进了屋,看到媳妇捏着一个耳环带着一脸恐惧在发愣,就问怎么回事。媳妇见大伟回来了,心有余悸地告诉大伟说:上午娘说牙不对劲儿,让我给她剔剔牙,我拿着绣花针就走到娘面前,娘一张嘴满嘴腥臭味,就像个血簸箕,舌头都是血红血红的,吓得我一屁股蹲倒在地上。后来我在她石牙缝里挑出了这只耳环......

      大伟来到正屋门前,刚要推门而入,忽然屋里传出一阵怪怪的声音,他屏住呼吸,蹑手蹑脚来到母亲的窗前,舔开窗户纸,往里这么一看,只见娘抱着小孙子,两眼紧闭着,鼻子里发出一阵嘤嘤戚戚的怪声,伸出长长的红红的舌头舔着胖孩儿的脸蛋,嘤嘤戚戚地笑声咕囔道:喷香肉肉,就是舍不得张口;喷香肉肉,就是不到时候......此情此景,把个大伟吓得是目瞪口呆,好久才反醒过来。

      第二天,大伟和父亲下地干活的时候,把媳妇和他看到的事跟父亲说了。黄达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长叹一声:“唉,爹有罪啊孩子!恁娘不是人,是一只狼精。其实在你出生的时候,我就发现恁娘不对劲儿,隔三差五在半夜时候悄悄起床出去,有一次我跟着她出去,刚走到大门口,她嗖的一下就轻飘飘跳墙而出。我跟着它先来到“四郎爷庙”下的一块大青石旁,只见她把脸在石头上一蹭,立马变成了一只大黑狼,接着就来到山根下的乱葬岗和别的狼一起扒吃死人......本来我早就打算想办法除了它,见它只是扒吃死人,也没有做什么大恶,加上你需要照顾.....现在看起来它作恶就在眼前,已经到了不除不行的时候了。”就这样,爷儿俩偷偷着手准备了起来。

      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爷儿俩手持利斧和砍刀,跟随那妇人来到了钱谷山,那妇人在大青石上蹭了一下,刚一现出黑狼之形,爷儿俩大喝一声上前欲砍。说时迟,那时快,忽见一道白色光影一闪,山神“四郎爷”出现在了面前。黑狼一见“四郎爷”,立马匍匐在地。“四郎爷”问明情况,知道是自己临行前没有约束好黑狼,深感愧疚,又见黑狼虽然私自下山但没做出什么不赦之恶,就对爷儿俩说道:黑狼下山兴妖,是我作为一山之主的责任,因其没有犯下深重的罪孽,且助你们成就了一份家业,这也算是功劳一件,死罪就免了吧,今后我会严加管教。

      从此以后,“四郎爷”对野狼的驯化,丝毫不敢懈怠,钱谷山一派人和动物飞鸟相安无事的和谐景象。那块狼留脸型的大石头,就是今天的“狼脸石”。听老人们说,有大智慧的人来到狼脸石前,会看的出哪只狼成了精、哪只狼在什么地方藏着呢。怎么样,要不你也来看看?

                                                              秃尾龙血染卧龙岭


      钱谷山东麓有一道长长的山岭,名唤“红岭子”。说起这红岭的确是很奇特,长岭沿途周边皆为正常褐色土壤,唯独这道岭上的土壤石头却独为红色,因此而得名。红岭子,自古文人称之为“卧龙岭”。明代的时候“卧龙岭”东北低洼处建有一个小村庄,后来宋、隋、黄三姓因这里是“龙头”,地气(风水)好,相继迁来,因地处卧龙岭下,故村名为卧龙村。

      据说这卧龙岗是当年“秃尾巴老李”的鲜血染红的呢。“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已经被咱即墨申请为国家级的“非遗”了,所以咱的故事就从他出生的时候说起吧。

      即墨城东有一山曰“小龙山”,又称“天井山”。龙山北麓有一村庄名“大村”,村南有一条小河(即留村河,为墨水河支流)静静流过,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黑龙王--“秃尾巴老李”就诞生在这个地方。却说“秃尾巴老李”出生后,正伏在娘亲的怀里吃奶,长长的龙体一直延伸在明间里(即墨屋舍特点,有房门的房间为明间,有窗户的房间为“哨间”,通常在明间的两侧,可以观察从大门口到院子内的全部情况;哨间往里延伸,便是“里间”。)这时候,爹和舅舅砍柴回来了,推开门忽见一条长长的怪物的尾巴伸在门口,二人大惊失色,挥舞着镰刀砍刀就胡乱砍去,就这样把老李的尾巴上的麟甲砍得七零八落,尾巴也砍断了一截。“秃尾巴老李”疼痛难忍,窜出门来忽地一下腾空而起,朝着东海的方向飞去,飞着飞着,一个跟头跌落下来,把地上砸了一个大大的深坑,稍微一喘息,又跌跌撞撞飞起来,直到飞到钱谷山东麓的一道山岭上空,终于昏昏沉沉跌落了下来,龙头努力地朝着东北方向的水洼,不断地喝水补充能量。就这样,“秃尾巴老李”一直在岭上卧了七七四十九天,汩汩流出的鲜血,染红了整道山岭。这道山岭就是今天的“红岭子(卧龙岭)”;后来龙头喝水地方的村子就叫“卧龙村”;“秃尾巴老李”跌陷的那个大深坑,被人们称之为“龙湾”,湾头上有村庄,便是“龙湾头”了。

      且说钱谷山上的“胡三太爷”此间正在昆仑山采集仙药,有天晚上他忽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条黑龙有气无力地直蹭他,“胡三太爷”前指一算,暗叫一声不好,便腾云驾雾急匆匆赶回了钱谷山,远远看见一条大黑龙昏卧在岭上,“胡三太爷”心都酸了,赶紧下来涂药施救,过了好几天,黑龙终于苏醒了过来。又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秃尾巴老李”在“胡三太爷”的精心医治调理下,终于痊愈了。再后来,“秃尾巴老李”上了天庭,又被天庭派到东北大战小白龙,做了黑龙江主。

      “秃尾巴老李”是个传说中的神,但他也是即墨英雄好汉的代表和象征。没有尾巴的黑龙,实际就是经日晒雨淋皮肤黝黑的庄稼汉形象。他那勤劳朴实,孝亲敬老,刚强率直,惩恶扬善,不畏强暴的脾气,不正是代表即墨人的性格和品质吗!“孔孟之邦”的厚重仁义,加上濒海地域的开阔恢弘 ,陶冶了即墨人独特的性格。在黑龙江大战白龙,实际就是“秃尾巴老李”带领乡亲们,抵抗外侮,战胜沙俄的英雄壮举。即墨人是按自己的心目中的形象塑造了塑造了一位能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敢为老百姓说话办事的、自己理想中的“秃尾巴老李”的英雄形象。正因为如此,“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才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也被在东北的山东人奉为“保护神”。

                                                              “四郎爷”戴帽儿



      古代的时候,钱谷山一带流传着一句这样的民谚:“四郎爷带帽,不就下雨就下雹”。说起来,这四郎爷戴帽的民谚,最初是跟“秃尾巴老李”有关呢。

        当年,“秃尾巴老李”得到胡三太爷救治后上了天庭,被封为“哮天犬”,专门负责玉帝皇宫的守卫。老李是个孝子,上了天庭日夜思念家乡,加上五月十三是娘亲的忌日,他眼见娘亲忌日要到来了,期盼着能回家给娘亲上坟,可是自己现在成了“哮天犬”,不能开口说话无法表达自己的诉求,就一直在寻找有缘的神仙替他表达。话说吕洞宾跟玉皇大帝私交甚好,经常进出皇宫找玉皇大帝谈个经下个棋,喝个小酒聊个小天的,老李看出了吕洞宾和玉皇大帝的关系,于是每逢吕洞宾进宫,他就蹲在宫门口两眼可怜巴巴地看着他。有一天,老李远远看到吕洞宾朝皇宫走来,就跑到宫门中间站在那里看着他,也合着吕洞宾有事心急,一看哮天犬拦在宫门口中间,一脚把它踢到了一边,骂了一句“好狗不挡道”就急匆匆进了皇宫。

        老李心里那个气呀就甭提了:好一个吕洞宾,我就是想求你在玉帝面前给我求个情,让玉帝恩准我回家给娘亲上坟,你倒好!看你出来我不啃断你的腿,教你再整天笑话人家铁拐李!

      话分两头。吕洞宾跟玉帝说完了事,忽然想起了哮天犬的事,就跟玉帝说:那个哮天犬太不像话了,我每次进出皇宫,天兵天将都不阻拦,唯独哮天犬每次我来他都瞪着我,今天竟然跑到门口中间阻拦我,让我狠狠踢了一脚。玉帝一听哈哈大笑:老吕啊,这下你的事大了。那哮天犬原本是一条来自人间的黑龙,是个大孝子,他来到天庭想着五月十三老母的忌日,对你并无恶意,其实就是想让你在我面前求个情,让他回家给母亲上坟,你今天踢了他,看你出宫的时候他怎样报复你。

      吕洞宾闻言深感自责,同时一股恐惧感也袭上了心头。玉帝看着他,笑了笑说:你出去的时候告诉他,就说你已经在我面前给他讲了情,我已经答应每年五月十三让他回乡,料也无妨。吕洞宾捏着一把汗走出皇宫来到门口,见哮天犬横眉冷目蹲在门口中央。老李一见吕洞宾走出了门口,追上去就咬,吕洞宾一边躲闪,一边大声嚷道:你你你别不识好人心,我已经在玉帝面前给你讲了情,玉帝恩准你每年五月十三回家给你老母上坟了......老李闻听此言,感激地匍匐在地。

      五月十三,正是麦黄豆黄时节,“秃尾巴老李”因思乡心切,化作黑龙之躯,风风火火朝着家乡的方向就是一路狂奔。这一急不要紧,一路上风呼雨啸冰雹相随。这可苦了沿途的百姓,眼睁睁看着将要收获的麦子和豌豆,惨遭风卷雹打一片狼藉。钱谷山一带的老百姓纷纷上山求山神“四郎爷”保佑。“四郎爷”也不明就里,就找“胡三太爷”讨教。“胡三太爷”知道“秃尾巴老李”是因为刀、镰所伤,于是便伏在“四郎爷”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通。

      于是,“四郎爷”就给四乡八疃的人们托梦,看到钱谷山顶(当地人习惯称钱谷山最高峰为“四郎爷顶”,也称“四郎爷”)上面有乌云罩着了,就赶紧往天井(农舍院子)扔菜刀镰刀等利器,就不会刮大风下冰雹了。乌云着在“四郎爷”顶上,活像“四郎爷”头顶上戴上了一个大帽子,大家很亲切地称为“四郎爷戴帽儿”。这事很快就传开了,大家每到麦黄豆黄的时节,一看到“四郎爷”戴帽,就知道将有大雨降临,做好防雨、保墒,到了五月十三这天,一看到“四郎爷”戴帽儿了,所有的家庭都会叮叮当当往天井里扔菜刀镰刀等铁家什。天上正风风火火而行的“秃尾巴老李”,一看乡亲们往外扔菜刀什么的,突然悔悟:原来自己只顾着心急火燎往家赶,一路上自然风雨冰雹相随,给沿途百姓造成了灾害,深感有愧,从此每次回乡,都化为人形,就这样,胶东半岛这一带再也没有了冰雹之灾。

      再后来,“四郎爷戴帽,不就下雨就下雹”的民谚,变成了“四郎爷戴黑帽,大雨马上就来到”和“四郎爷戴灰帽儿,下雨只下一小瓢儿”了呢。

     

      唐太宗钦封“胡三太爷”


        自古道:凡人封道,天子封仙。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狐(狐狸)、黄(黄鼠狼)、白(刺猬)、柳(蛇)、灰(老鼠)这些民间称之为“仙”的动物讨封的事儿。在民间有个讲究,遇这些讨封的,可以装作没看见,但是要留口德,不可以妄断了它们的慧命。修炼了百年以上的动物,经过凡人口封即可得了道号,得了道的动物经过帝王之封,方能成仙。

      钱谷山上的“胡三太爷”,是来自马山狐仙家族的一位得了千年道号的狐狸,同家族一样,通过广施仁举、悬壶济世来不断修行。“胡三太爷”在钱谷山修行了好几百年后,终于得到了真龙天子封号,成了远近闻名的狐仙。

      据传当年唐太宗御驾亲征高句(gou)丽,率领十万大军准备东渡渤海收复辽东。经过即墨的时候,唐太宗突发脑疾疼痛难忍,随军的御医们束手无策,太宗身边的大臣们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寻访民间名医。有一天晚上,太宗皇帝昏卧病榻,恍惚间一位白袍白须的老者来到床前,对着太宗皇帝的脑门吹了一口气,太宗皇帝顿觉气爽神清。梦中太宗皇帝问老者谓谁从何而来,老者微微一笑:天子莫问我是谁,我本太虚陵上仙;欲除顽疾收东海,访医问道钱谷山。

      太宗皇帝一觉醒来,思想着夜间的梦境,感到非常蹊跷。于是,召集几个近臣布衣草履,徒步登上了钱谷山。刚上的山来,就听到山顶上传来一阵洪亮的歌声——

        歌谣千里春长暖,

        丝管高台日正圆。

        紫气祥光起东方,

        山川秀美逍遥汉。

        早晨问道崂山里,

        夜晚饮露钱谷山。

        云里雾里尝百草,

        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太宗听罢,心里感叹道:好一个问道访仙的逍遥汉。几个人循着声音来到山神庙(四郎爷庙)西面的一个山洞处,见一白胡子老头儿正在山顶平地上晾晒草药,便走了过去。

      老者正是“胡三太爷”。“胡三太爷”早就算出太宗世民皇帝东征高句丽会经过这里,而且他这些日子也知道太宗皇帝忽发头疾到处寻医问药,早已准备好了治疗太宗皇帝头疾的良药,但是自己若是冒昧登堂,担心犯了太宗皇帝的忌讳,就一直山顶洞府等待时机。昨天晚上,他梦见一条金龙飞上山来,掐指一算,知道今天真龙天子将驾临钱谷山,因此早早就用钱谷山野茶配上灵药制成了仙茶,专等太宗皇帝驾临。

      “胡三太爷”引导太宗皇帝在大树底下的石桌前坐下来,敬上专制的仙茶,太宗皇帝只喝了一杯,就感到神清气爽,一股氤氲之气从丹田一直萦绕到了百会,只觉得任督二脉经络运作,全身上下有说不出的畅快。

    “胡三太爷”问:“客官饮了小道的茶有何感觉?”太宗皇帝说:“此茶从未饮过,不知是何处所产?”“胡三太爷”答道:“此乃小道所采钱谷山野茶,配以数十味灵药所制,专门调制各类头疼顽疾。”太宗皇帝闻言,不禁思忖道:此人自称为道,又专献此茶,分明是一个有着极高道行之人,今天要是医好了我头疼的顽疾,多少要封他一下。想到这里,太宗皇帝开口问道:“不知我的经年顽疾能否医好?”“胡三太爷”把了一下太宗皇帝的脉搏:“客官的顽疾已经痊愈,无需担心再犯。”一个大臣闻言,高兴地说:“先生真乃神医啊!”

      太宗皇帝问:“不知先生尊姓?”“胡三太爷”施了一礼道:“小道本姓胡,在家行三”。太宗皇帝脱口道:“胡三真乃神仙也!”“胡三太爷”跪地叩拜:“小仙胡三叩谢万岁!”太宗皇帝一看这情形,明白了自己已经封了一个神仙,金口玉言又不能收回,就干脆顺水推舟,说:“既然朕已经封你为仙,就再封你个仙号,你既行三,就叫胡三太爷吧”。

        这时,天地间仙乐飘飘,山上诸神舞蹈庆贺。“胡三太爷”得了封号,长跪谢恩。

      从此,“胡三太爷”位列仙班,在天地三界之中声名鹊起。

      从此,钱谷山上仙乐回荡,钱谷山下民丰物阜,康乐安宁。

      从此,钱谷山声播久远,闻名遐迩!

                                                                碾子涧参姑济世

        碾子涧,在钱谷山脚臧村水库西北方,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大山沟,很久以前,在山涧的一个平台上有一盘大石碾,不知何年何月何人所为,因此这条山涧就被称为“碾子涧”。

      碾子涧两旁的山上,长满了黑郁郁茂密的松林,林间开满了红红黄黄的山花,走在涧底,山溪清灵,流水淙淙,听着山林鸟语,闻着山花芬芳,间或会有一只红尾巴尖儿的狐狸从身边跳跃走过,走几步停下来回头看你几眼,那俊俏的小模样真的很是迷人。野兔就不同了,藏在密密匝匝的草丛里,远远听到人声,就腾地跳出来,慌不择路一溜烟儿地奔逃而去。苍鹰在天上盘旋,一见野兔奔跑,就一个俯冲下来,紧接着就会传来一阵阵凄厉的“吱吱吱吱”的叫声。

      据说早年间,碾子涧里有一棵谁也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的人参,乡亲们都把这棵人参当成神灵所赐,特意在人参的周边种上了花草树木,所以外人不会轻易发现。不知道过了几辈子了,人参在乡亲们的呵护下,越长越大,舒展的枝叶就像是一位舞蹈的神女,让人格外怜爱,大家都叫敬称它“参姑”。乡亲们担心参姑晚上孤单害怕,特意在涧里打了一个窝棚,每天晚上都会安排青壮劳力睡在窝棚和参姑作伴。

      有一年大旱,田里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乡亲们吃的是糠咽的是菜,老人们饿的弯了腰,小孩子肚皮都透明。一天半夜,几个在窝棚里陪伴人参的人,忽然听到一阵阵“吱哟吱哟”的碾子声,几个人不约而同地从窝棚里探出头,借着朦胧的月光,循着声音朝着大石碾的方向望去,只见月光下一个年轻的女子,穿着一身淡绿色的衣裳,轻盈地一圈圈推着碾子转啊转。几个人看了脑子都炸了:我的天哪,那碾子就是我们几个人使尽吃奶得劲儿,也不见得能这么轻松地推,况且这是一个三寸金莲四寸腰的女子。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妖精,所以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悄悄缩回了窝棚,直到山下传来公鸡叫,那女子才呼啦一下不见了。大家壮起胆子深一步浅一步走近大石碾,只见碾盘上平平整整铺满了厚厚一层碾好了的小米。其中一个人飞跑下山报告了族长,族长闻讯带领几个人来到碾子涧,这时候天已经放亮了,几位年长的人捧起一捧小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大家一齐想到了参姑,对,这一定是参姑来接济咱们了。于是,大家对参姑更是奉若神灵,更加小心翼翼地倍加呵护了起来,从此,乡亲们再也不愁填饱肚子了。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碾子涧参姑碾米济世的事情,不知道是谁给传了出去,引起了一个南方米商的注意。南方米商本来打算趁着大旱之年卖米狠狠赚上一笔,听说了这件事以后,他自己偷偷溜进碾子涧,好不容易找到了“参姑”的生长出,认出了这是一棵千年米参,便起了歹意。

      第二天,他偷偷来到碾子涧,用红丝线把米参的枝叶按照八卦方位绑起来,就这样把这棵米参挖走了,用黑瓷坛装了,坐船回到了南方。从此,深涧里只剩下了一盘石碾,再也见不到参姑碾米的身影了。当地百姓在石碾旁边修建了一座小庙,名曰“参姑庙”,永远纪念参姑碾米济世的功德。


闻名遐迩的即墨区温泉街道钱谷山路西杻河村的张家素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决定好了要出发,就意味着你将会开启一段新的际遇… 你的终点,谁说了都不算。 我,21岁,90后,如果非...
    灰马阅读 207评论 0 0
  • 故事的开始 五十多亿年前,地球还没有诞生。 在宇宙的一个角落有一个恒星,哦不它是行星,但它的质量大的惊人,已无法用...
    浩哲浩哲阅读 193评论 0 0
  •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很多人在冬天里已经准备好各种滋补品了。然而,有一个滋补品最廉价却又最有效——阳...
    四季龙阅读 329评论 0 0
  • 数据库指令 新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db_name; 查看数据库 SHOW DATABASES...
    喵吉呀呀阅读 236评论 0 1
  • 以前每次写关于外公的文章,总是眼泪婆娑,这一次,不知怎的,回忆那么清晰,却没有流一滴眼泪。 昨夜突然雷电交加,下了...
    恋枫林阅读 233评论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