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我在这个年龄看到过一张人生计划图,贴在好朋友家的墙上。
A3纸上的坐标轴,横轴是年龄,纵轴是年份,每个阶段都有小目标。
从她高中一年级开始,写到了四五十岁。有些重要的时间点,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比如高一会考成绩达到优秀,高考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毕业找到一份热爱的工作,25岁成家,生两个孩子,最后步入上流社会。横纵轴连起来,就是一条缓缓上升的曲线。
当时我是震惊的,一方面觉得同样的年纪,我连学习都没有目标,更不要说人生计划,“上流社会”这只存在于电视剧中太遥不可及,这怎么会实现;另一方面好朋友对人生有这么清晰的认知,让我异常惊讶,16岁和16岁,好像都一样,但又完全不同。
后来她确如自己的规划一样,一步一步,通过努力考入心仪的大学,结识有趣的爱人,打拼事业,现在已经完成阶层跨越,在接近她的终极目标。当然任何一个阶段都离不来当下需要的努力、坚持和无所畏惧。
她目前的人生轨迹几乎和她16岁时写在墙上的愿望完全重合。
写下来的愿望更容易实现吗?在她这里,我觉得是的,这里面有一定的逻辑。
期待过,才会有愿望;
思考过,才会写下来;
有目标,才会去努力;
有计划,才会有效率;
悲哀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如此认真对待自己的愿望,包括我自己。
想想而已的愿望,就像在手机上看短视频,最快乐的就是手指滑动的那一刻,很快滑过,很快下一个。
为什么愿望要写下来呢?潇洒姐王潇在她的新书《写下来的愿望更容易实现》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写是一个和自己对话的过程,在写下来的文字背后,一定是一个巨大缜密的思考来支撑每一个字、每一个观点的输出。
王潇,1978年出生于北京,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毕业后,2001年在央视直播整点新闻,200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媒体专业研究生,2013年,创立“趁早”自有品牌。同时她还是畅销书作家,出版著作包括《女人明白要趁早》、《按自己的意愿过一身》、《三观易碎》、《米字路口问答》、等等,每本销量都很好,可见潇洒姐有多受人欢迎。
《写来的愿望更容易实现》是一本人生构建工具书,我最喜欢的是第四部分愿望清单,对于缺乏执行力的人来说,这个章节不仅告诉我们愿望具体怎么写,为什么要写这个愿望,还把愿望细化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整章看下来的感觉就是,竟然有这么多愿望想要呈现出来。
今生最值得你观看的电影:电影让我们在黑暗中变为化身,让我们哭,让我们笑,让我们等待,就像在体验自己的人生;
你今生希望抵达的目的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亲自去看一看
年度读书清单:不必拘泥,感兴趣的都可以读一读;
改变轨迹的决定性瞬间:我们的生活中就有无穷无尽的故事和诗意,我们早已是主人公;
今生最激荡你的十部传记:俯瞰别人的故事,使你有能力跳出当下,去俯瞰自己故事中的人与事;
生要企及的专业成就好赚钱方式:你的所知所学和性格特征,未来你在何处,可以贡献什么价值;
恋爱的我”这个清单,作者把关于恋爱的问题分了十个小节来一一探讨亲密关系,很有趣也很有用。
这本书颠覆了我对手账的认知,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用简单的手账,比如我工作中会提前把第二天要做的事写下来,等完成一件就打个钩,下班的时候看着满页的对钩,也很有成就感。
看了这本书,我也学会了可以把工作按优先级排列,或者按按紧急程度排列,或者根据工作性质自己设计,好过以前想一件写一件。
活到老,学到老,通过这本书又解锁了一个新技能。
播种动机,可以改变行为;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可以培育人格;
播种人格,可以掌握命运。
王潇很认同教育界的这句话,我更认同这句话也是她写这本书的终极目的。
命运掌控在谁之手?除了自己,别无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