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我,百无聊赖,决定整理一下之前那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往事沉淀。
真的没有一点点防备,随手查了一下机票,说走就走,无惧囊中羞涩……
机票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贵得遥不可及,决定也没有传说中的那样难以迈步。也是买好了机票,跟他说:“告诉你一件事,我明天要去成都,机票订好了。”
在疯狂面前,我大概是失去理智了,定好机票才想起工作大概是脱不了身的,疯狂这一周或许换来的是节衣缩食的一个月。但当冲动战胜理智的那一刻,什么都变得微不足道。毕竟,我是一个对诗和远方充满幻想的人。
来成都的第一晚,吃火锅,麻、辣、色、香、味都是绝佳,这酸爽不是盖的。
成都除了火锅出名,妹纸也美的不要不要的,皮肤白白嫩嫩(可惜没图)。成都的生活是悠闲的,即使在繁华的商城,也不妨碍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泡上一壶喜爱的茶,生活本应如此多娇。
风景篇
九寨沟的景致不挑手机,不挑人,随手一拍,都是醉人的景。翡翠一样的湖面,不知道是不是借用了天空的颜色,得以成全这样的纯粹。
半途上的牟尼沟,海拔4000多米,一边是对大自然的敬畏,生怕被高原反应找上门,一边是对景色的孜孜以求。不料,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妹妹一进去直接就hold不住了,头晕,眼睛发黑,气短,走不了路……一路上也没见有医疗点,心里只剩恐惧。
虚弱的身体大概是需要粮食的补充吧,见着别人吃桔子,她要吃桔子,别人吃苹果,她也想吃苹果,于是我变身成了一个“乞讨者”,桔子、苹果,都给她“讨"了回来,一路蹒跚,一个多小时总算走停车场,想想还是有点后怕,真是特别感谢那些好心人。
所幸我并没有放弃这些好景色,将之一一定格,不然还不知道是怎样的遗憾。
九寨沟里的芦苇荡,清新大气,有没有拍大片的赶脚。
地处高原上的牟尼沟,赤条条的树,泛黄的地衣,融不掉的雪渣……但是有一种萧瑟的美。
我的团友们,在游九寨沟的时候结伴而行,也算是难得的缘分吧。中间的大叔给我印象最深,在进九寨沟时排我后面,结果人太多一挤,我几乎是要跌倒了,大叔反应快一把抓住了我,得以幸免。大叔一看就是很和蔼很见多识广的人,后来在聊天中得知是一位海军老师,厉害!
这些人,都来自五湖四海,行程中我们谈笑风生,一起赏美景,分享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好不痛快!旅程结束,回归各自的生活,不会联系,也不会刻意想起,惟愿想起时,余温还在。
九寨沟因水的灵气而被世人称道,素有“九寨归来不看水”的美誉。湖水像被燃了颜色,美得让你怀疑它的真实性,同时又不得不对如此美景表示敬畏。
身为南方女子,雪自然并不多见,这些藏在山间的积雪,像是为大地盖上了厚厚的棉被,待春风日盛,它将还给大地一身崭新的妆容。
激动得南方女子忍不住用脚测量雪的厚度。
这大概是和我一样对雪接触并不多的阿姨们,童真的样子多可爱啊。
九寨沟里的藏区,有着伟岸的靠山,俯首看去,像是隐藏着无数的秘密。
清澈见底的蓝,不服不行。
从成都驱车快9个小时才抵达的阿坝州-九寨沟,高原地区的寒气大致总没有退去的意思,阳春三月,依然是流水成冰。没有红叶,没有充沛的水,可并不影响它的壮观。
长海,此时已结成冰河,天然的溜冰场,蓄积能量中……
人文篇
九寨沟的藏区,白塔、经幡、玛尼堆……这些藏族同胞们所信奉的神秘之物,自是随处可见的,这些信仰的东西,有时候只能致以尊重和敬畏了。
一副已经到达藏区的既视感,仿佛登上了冰山就能触碰到蓝天白天。我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大概都是与世无争的吧。
一进杜甫草堂,一股书香气扑鼻而来,带着汉语言文学出身的敏感,我细细体味着古代那个伟大诗人的生活滋味。尽管故居已被重新修葺,现代气息浓了几分,但是并不影响我的思想穿越到诗人生活的那个年代,想象着古人那种或清闲或忧愁或与世无争的生活。
杜甫草堂博物馆,阳春三月,桃花傲然绽放,是塔点缀了花还是花点缀了塔?
茅屋一间,庭院几许,篱笆织成的绿洲,有竹,有菊,有茶……
杜甫草堂一处清幽娴静的地方,游人并不多,一位俏姑娘正在泡茶,那该是怎样的宁静与悠闲,我甚至希望那个人是我,我也宁愿在这样的环境中泡上一壶茶,有人时奉上一杯清茗,无人时独自静静品味,闻闻花香,听听鸟叫,那该多好!
闲庭信步,走到杜甫的茅屋,此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犹然在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