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一词,我仔细查了下,是指女性要好、亲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之所以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昨天朋友圈里有位友人晒出了跟闺蜜的晚餐。
扪心自问,我没有闺蜜,这源于漫长而又复杂的历史原因。说起来颇有点儿令人伤感。
我出生于70年代,那时还不流行幼儿园。街里街坊的孩子们从光屁股就跑在一起,东家串串,西家坐坐,分不清男孩女孩,分不清谁与谁好,什么是闺蜜,什么是青梅竹马,完全不懂。可能有几个相熟的女孩子一起玩过跳皮筋,一起玩嘎啦哈(东北方言:羊拐,小女孩的玩具)、跳房子等等,但随着后来频繁的搬家,也淡忘了她们的脸。
小学和初中对女同学的记忆更是一片空白。想不出任何一张脸,与我有特别亲密、无话不谈的过往。只有很多男孩子在学习上一起比拼,在篮球场抑或滑冰场上一较高下,有点儿印象,哪里有闺蜜的半点儿影子。
高中确实有过几个知心好友。那时老师常常念叨的作文高手就那几个人,女生居多。因着对对方才华的景仰,我与其他几位女生都关系甚密。其中有个同姓氏的小女生,伶牙俐齿,时而娇憨,时而俏皮,时而锋利,时而童稚,惹人怜爱,交往颇多。高考后各奔东西,经年之后,始有联络。已经为人母,事业有成。虽各居异地,仍相眷相顾,但总称不上闺蜜二字。
还有一女,个性鲜明,嫉恶如仇,敏感犀利,文如其人。曾在最低落的时候彼此相伴,一起走过高中的起伏跌宕。后来虽然晚我三年进入大学,但她的家人待我如亲人,在物质生活贫乏的那年那月,带给我很多温暖和关爱,一刻未敢遗忘。后来虽然与她同居一城,但由于些许误会,淡了联络,少了沟通,竟这样无声无息了。
大学时的同桌,本来也是最亲密的人。同一个宿舍,同吃同住同习,感情深厚,本以为可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但却在毕业时遭遇信任危机:她独自找门路分配至帝都,却对我与另外两位男闺蜜三缄其口。以至于到最后形同陌路,百思不得其解。如今,同在一个城市,却少有联络。再好的友情也敌不过现实的残酷,虽然我们在毕业分配上不可能有竞争,她找她的门路,我回我的家乡,但那时,我却有个身在帝都的大学男友,两个人的前途和爱途都维系在分配的结果上。想来想去,可能也是怕我们知道她有门路而会求助于她吧!
我的同性缘如此浅薄,异性缘却是爆棚。所以到目前为止,我称不上有闺蜜,也顶多有几个蓝颜。平时谈的没有穿衣打扮,没有胭脂水粉,你侬我侬,只有跑步和运动。日子也不亦乐乎。
闺蜜要的无非是一种兴趣、志趣、心灵上的契合与交流,如果必须要委屈自己找一个出来,那么宁愿不要。这世间的蓝颜有很多,不拖泥带水,做事说话干脆利落,又能时常把你当成小女生关心一回,不争不抢,不嫉不妒,也可以重活抢着干,不用女生出来换饮水机上的水桶......所以,我宁要蓝颜,不要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