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国庆假期,女儿的老师推荐了一本书是袁梅的《聪明妈妈像傻瓜》,10月2日书到,还在和孩子一起复习作业,就没有开卷。想来余老师强力推荐的书一定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就一直期盼着!
2. 开卷有益
果然,开卷后作者的陪伴孩子的心路历程,也印证了我们一路走来的很多共同的场景和感悟颇多共鸣。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质,不能一刀切的,但有些规律和共性的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印象深的是:
准备
1.工具书:作者是知识准备,我们是在孩子成长中累积的相关专业人员(比如儿保检查的专家,从他们那里可以获取比较系统的专业建议)、身边的朋友最好是年龄相隔不是很远的和同龄的(一定要与他们交流,尤其是没有做好的方面,这样才能及时调整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2.陪伴:其实这是对孩子而言的从出生就开始了,不管你喜不喜欢。对我们自己而言就是修心!心态调整好,就是享受,只是这修心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当然有老人陪伴的孩子或许父母的时间相对好安排些,但做父母的这个过程和责任还是偷不的懒的,毕竟隔代陪伴和照顾的孩子,与父母陪伴的孩子还是有不同的。
3.教育:都是一个自我教育、共同成长的过程,这个心态一定要尽快建立起来。我们的体会是从情绪控制、身体适应和坚持自律三方面开始。首先是我们自己要调整和控制好情绪,真正和孩子做朋友、蹲下了、静下心来,这一点很不容易但一定要一步一步的去做;第二、我们一定要身体力行,不仅为了工作、在陪伴孩子时也是需要将身体锻炼和调整好才能适应的;就是我们要孩子锻炼身体,我们自己不坚持孩子一样不会听我们的;第三、一定要自律,只要我们不自律,看电视、刷手机,你要孩子认真做作业、坚持锻炼身体、按时休息可能吗?时间上来不及而且孩子也不会听的,自然是恶性循环了。
规则
——命好不如习惯好。都这么认为,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需要长期训练和坚持。
1.真实(诚实)——我们在工作和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深刻的认识到,只有真实面对才有力量,孩子才能相信你,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判断。我们言不由衷时,孩子们是完全能够感应得到的,不用刻意掩饰,但交流沟通要讲技巧。记得我们在女小时给她报兴趣爱好班,但她并不喜欢,又不会表达,就一直不停的要我们放《爸爸妈妈听我说》这首歌,当时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听了一段时间才知道她不想要报这么多的兴趣班。
2.沟通——要在成长中不断磨合有效的沟通方式,尤其是要控制情绪、保持连贯,切忌当着孩子面争吵和政出多门(多人说等于不说)、意见不统一。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时段再来补救、调整会费力很多、而且还不一定改的回来。
3.平等——孩子没有依靠的,他(她)们最近的就是父母、最先相信的也是父母,当然因为诸多因素因我们放手他们就只能去依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到学校后就依靠老师了,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放下身段尽最大努力用赞美的方式与孩子们沟通。尊重这个感觉太重要了,我们就是因为前面没有做好,现在稍微有点不对女儿就很愤怒,就认为我们是在嘲笑她,一旦进入这样的模式短时间内就无法有效沟通。在这样的情景中我女儿是将两只耳朵捂住的、要不就是做自己的事不理你。这时的我们更要耐心和平和,变换方式沟通、迂回解决。
4.专注——我们的方式就是在特定时间内做单一的事,无选(完成时间选择在15-25秒内)。
5.顺势——用玩的方式在过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自主思考、自己找答案;这时千万不要限定一个答案,一定要尊重和了解孩子的答案。
6.需要——孩子的需要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一定固定,只有孩子当下的需要最能引导他们自己,我们只要鼓励他们坚持完成就好,然后安排时间一起回顾总结提示就好了。
7.信任——相信孩子:在确认安全的范围内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的事,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适合他们的工具、给出一个时间范围。
8.认错——当我们出现错误时一定要及时当面真诚的认错。你是否敷衍、孩子们是感受得到的,别敷衍!
9.成就感——一定要由易到难,用小的确幸给孩子成就感才能继续往下走。
10.挫折——当孩子出现傲娇的状态和遇到挫折时,不要回避一定要让他们直接面对,千万不要去找别的理由和原因,或者去怪别人。这一方面我们曾有过很大的教训,用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才在逐渐改回来的路上。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而且是终身的老师,我们陪伴一、两个孩子都如此摸索前行;学校的老师们要面对50多个孩子他们的责任和压力更大。我们更愿意创造一个愉快、畅通的沟通氛围,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