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话题,[父母单凭一句'我肯定不会害你'就一定是正确的建议吗?]
电影《何以为家》里,小女孩萨哈在十一岁时被父母嫁给房东,在法庭上她父亲说,“我们都是为了她好,希望她嫁给一个好人家,不愁吃、有衣服穿、有电视看还有大床和被子”。
萨哈在嫁人两三个月后怀孕了,因为怀孕和缺少证件,萨哈在家人的“美好”期望下死在了医院门口,小女孩父亲在法庭上声泪俱下,“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发生这种事情”。
“这都是为了你好”、“我不会害你的”这样的话代表的是父母的“意图”,可是好的意图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小女孩父母的意图是希望她嫁个好人家、过得好,而这个意图的结果却是萨哈的死亡。
真正的为了“你”好,是设身处地以对方为中心,设身处地地考虑你需要什么,而不是想当然“我”觉得。
这个让我想到一个有趣的事,有个阿姨很爱自己的猫,冬天到了,她觉得地板冷,于是就给猫猫四个角套上了棉布,结果就是猫猫连路都不会走了。
我们的父母呢,总想让我们少走点弯路,于是一遍又一遍地向我们讲述着,他们的人生经验,这些经验就像手印,是父母的各种期待、方法,盖在我们身上。
它们有些随着年龄增长被替换,有的则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
人们都说父母爱是无私的,但不是所有的母爱都一定是无私的。
在父母生下我们那一刻起,他们并没有问过孩子的意见,是因为他们想要一个孩子,是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的降临能带给他们幸福,而不是因为我们想要来到这个世界。
今天那么多丁克的人,也是因为他们觉得不要孩子能让他们更幸福。
曾经有一个女孩子,妈妈对她充满了责骂,会不顾及她的面子在人群中大声指责她,会打得她浑身是伤,可她依然任劳任怨,礼貌地孝顺着。
当然父母也是普通人,我们或多或少都惹父母发过脾气,可是有一类父母却是持续性的,他们对弱小无助的孩子,肆无忌惮地宣泄着自己的情绪。
这让毫无防范、一切依赖父母的孩子来说,他们会以为是自己做错事了,然后感到愧疚,他们不停地想改变自己,以获得父母的欢心。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难以自己的价值,觉得自己不讨人喜欢而且一无是处,他们背负着深深的自卑感,可能即使在长大以后,还是忍不住讨好父母,把父母的感受凌驾于自己的感受之上,不敢与父母对抗。
但你是你,不属于你的父母,关于这点纪伯伦有一首诗《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