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第二
解释: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深入思考问题,就会茫然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产生困惑;
什么是学习?学就是学知识、文化、技术、才能等。习就是将学到的知识、文化、技术、才能等不断的练习运用。但是学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未必容易。《中庸》里说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说学习要广泛的涉猎;然后有针对的提问请教;学会周全的思考,行成清晰的判断力。最后用学来的知识和思想来指导实践。任何的学习都是要经过这五个步骤的。就像牛吃草的过程。我们知道:牛在吃草时,除了很长的草,否则我们是看不到它咀嚼的,只看到时它把草不停的咬进嘴巴里。但是当它一旦停下咬草,我们就会发现它的嘴巴在不停的咀嚼。这是因为牛是反刍动物,反刍动物在采食过程中不会去充分咀嚼,直接将食物吞咽到瘤胃(反刍动物的胃分为四个胃室,分别为瘤胃,网胃,重瓣胃和皱胃),在瘤胃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和软化,再通过逆呕返回到口腔,重新咀嚼并混入唾液,然后重新吞咽经过瘤胃到时重瓣胃,进行脱水,然后送到皱胃,最后送入小肠进行吸收。而我们学习也是一样的,先是在大量的学,学完之后我们就要仔细思考,不断提问,然后把有用的、精华部分运用到现实中来。这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相反,如果我们广泛的去学,却没有用仔细思考,那可能就不能把所学的东西正确的动用起来,要么只支“纸上谈兵”,要么就会“张冠李戴”,产生困惑。
就比如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可能有的人一听传统文化就会联想到封建迷信,觉得它们之间是相联的。但事实这是一个误解。传统文化里确实有些内容是不适用于当今社会,而有些内容却是因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曲解,而扭曲了其本身的含义。但是,传统文化里面绝大部分内容还都是精华。否则我们的习总书记也不会推崇国学,我们的语文课本也不会纳入那么多的国学内容。任何文化,都有它的精华和不足。而对于我们学习者来说,我们要做的是广泛的学习,然后自己思考,选择精华部分或者自己认为有用的内容来吸收运用。就像我们不会因为手机有辐射、对眼睛不好,而选择放弃使用手机。学习也是一样,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不足而不去学。当我们去学、去了解了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对它有所认识。而如果我们不去学,就只能永远停留在对它的偏见或误解上,那我们也无法学习到它的精髓,对它的理解永远都是迷惑的。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大多数人会觉是不是学了半部《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了?那这显然是夸大的《论语》的真正意义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其实是有很多争议的。因为这句话讲的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宰相,叫赵普。而在宋朝的所有书藉中都没有这句话的记录,而是到了元代时才出现的。而这句话最戏剧性的出现就是:出在元代时期著名戏曲作家高文秀所著的《好酒遇上皇》的杂剧曲文中的第三折,内容是:“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还有说法是:北宋时期的赵普,因为读书少,当再次当宰相后,宋太宗问他是不是只读了《论语》这本书时,赵普毫不隐瞒的说:“臣生平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而另有故事说是:967年(宋太祖乾德五年),赵匡胤君臣几个人谈起年号来,赵匡胤对“乾德”这个年号相当得意,宰相赵普就跟着说好,还列举了几年来不少好事,然后归功于赵匡胤改的这个年号。但站在一旁的翰林学士卢多逊非常有学问,他很看不上赵普这样的人,他等赵普使劲拍完马屁后,不动声色的说了一句:“可惜,乾德是伪蜀用过的年号。”这进宋太祖大吃一惊,马上命人去查。结果真是前蜀的年号,而且是亡国的年号。这一下赵匡胤恼羞成怒。想:赵普这家伙身为宰相,却这么的无知,让自己在臣民前出了这么大的丑。于是皇帝阴着脸坐了好久,然后向赵普招手叫到:“赵普,你过来。”赵普战战兢兢地走到皇帝身边,本以为要受太祖的象牙柄水晶头的斧头揍了,没想到太祖拿起御笔,蘸饱了黑墨,在赵普脸上一阵狂写乱画,弄得他浑身上下翰墨淋漓。赵匡胤一边画一边骂到:“你不学无术,怎比得上卢多逊?”赵普受了如此奇耻大辱,从引开始发愤读书。他有一个书匣子,不许别人动,人们只看到他每天拿出一本书来读,却不知道他读的是什么书。直到赵普去世,人们打开他的书匣子,才发现里面只有《论语》的前半部。所以就有了后来人们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了。
当然,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要讨论是不是真的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了。我们要说的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学习传统文化,我们要理性的学,在学的过程中要去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不因为它有不适合的内容而去排斥它。毕竟中化民族的文化是渊源悠长、博大精深的。但我们也不一味的接收,毕竟时代不同了,需求也不同了,这就需要我们打开心扉去了解传统文化,才能学传统文化,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运用传统文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既要:“学而思”,还要:“思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