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25了却第一次去青春气息澎湃的音乐节,我想是因为18到22岁在家里读书,错过了去音乐节的最佳年龄,而23岁到了上海以后,似乎更加喜欢一个人的安静,没有去这种闹腾场合的动力了。这次会去草莓音乐节也是因为20岁的弟弟感兴趣。
去了以后才知道,我来对了,这里有我喜欢的东西。发现很多App都有在这里做活动,其中小影的活动让我印象深刻,有唱歌领奖品等等。当然运营活动不是重点啦。
重点是发现了一个好喜欢的声音,胡德夫,更鬼使神差地买了他的签售专辑,一直喜欢这种诗意、沧桑、醇厚的声音。他来自于一个66岁的老头子,一直觉得歌如其人,人的阅历会丰富他的歌声,你能从一个人的声音中听到他的性格和阅历,听着太平洋的风我猜测这个老头子来自台湾,没想到居然猜对了。后来在唱到哈利路亚时我居然跟着身边的人应和起来,不由自主地被带入到这歌声中,这歌词里,这美妙的意境中。我懂得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寡淡和对热情的消磨,自然也就更明白琴瑟和鸣,情投意合的可贵与感动,并因此而更加珍惜那一刻我和歌手心灵的对话。
虽然只有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也感到特别满足,尤其是买唱片时遇到了心心相惜的“同僚”,更加觉得痛快。而对于特别闹腾的歌手,除了感觉心脏不舒服外,也就没有其他特别的感觉了,尤其是最后在爱舞台看的苏阳,天哪噜,我真的是多呆一秒都觉得无趣。这也让我明白我喜欢安静的声音,不喜欢特别闹腾的声音,但是我愿意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去接受别人对闹腾的喜爱。
越来越懂自己喜欢的,就可以拒绝自己不喜欢的。。。。。
Ps苏阳乐队里的贝斯手真的不是教疯狂英语的李阳么,长得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