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对于青年,我敬重之不暇,往往给我十刀,我只还他一箭。”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以前总觉得先生离我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而现在再读,惊觉这都是差不多百年前的文章了。
这个月中旬,打算继续读《鲁迅全集》,今年读了前三卷,现在读第四卷。这卷包含了《三闲集》《二心集》和《伪自由书》。
在《三闲集》的序言中,先生谈到编这部“杂感”集的缘由,取名《三闲集》的原因,上面那段著名的话,就是在序言中,这是前半段,后半段是“然而后来我明白我倒是错了,这并非唯物史观的理论或革命文艺的作品盅惑我的,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的敬畏了。然而此后也还为初初上阵的青年们呐喊几声,不过也没有什么帮助。”
这本集子,大致就是为“初初上阵的青年们”呐喊的。
今天读了一九二七年写的文章,共8篇,其中《无声的中国》是在香港的演讲,讲明以后的中国,都是无声的不敢讲话的中国,现在的青年们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此后的两条路: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
我们终于是生存了,现在我们都是有白话文写作、讲话,而古文却也没有死掉,我们依然在中华传统的美文中的滋养着。我们是如先生所愿,说着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至于说的如何,另当别论。一百年前的声音,我们是绝对不会认为它太响亮太遥远的。
一九二七年的文章目录如下:
无声的中国
怎么写(夜记之一)
在钟楼上(夜记之二)
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并来信)
匪笔三篇
某笔两篇
述香港恭祝圣诞
吊与贺
摘录先生名言:
1、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
2、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无声的中国》)
3、一般的幻灭的悲哀,我以为不在假,而在以假为真。(《怎么写》)